老年复发性卵巢癌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

2020-02-07 13:29陈萍吴寒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肉眼腹水复发性

陈萍 吴寒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遵义 563000)

卵巢癌为妇科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为导致女性死亡率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乳腺癌史、子宫内膜癌史、不育、年龄、卵巢癌家族史等因素存在一定关联,具有生存率较低、复发率较高等特征〔1~3〕。而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其病情多已进展至晚期阶段,无法治愈,将对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导致预后效果并不理想〔4〕。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老年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旨在为临床防治提供有效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在遵义市地区医院接受治疗的118例老年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选者预后情况进行分组,分别为预后不良组(初次治疗后2年内复发,28例)与预后较好组(初次治疗后2年内未复发,90例)。预后不良组年龄63~82〔平均(72.83±4.13)〕岁;体重指数(BMI)18.3~24.7〔平均(21.69±1.02)〕kg/m2。预后较好组年龄62~82〔平均(71.97±3.85)〕岁;BMI 18.5~24.8〔平均(21.72±0.97)〕kg/m2。两组年龄与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入选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与《中华妇产科学(上册)》〔5〕内相关诊断标准符合者;②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均完整者;③年龄≥60周岁者;④肿瘤细胞减灭术(初次治疗方案)后残留肿瘤直径≤2 cm;⑤术后接受以铂类为主的足量、正规辅助化疗;⑥肿瘤无进展,生存期不低于6个月者。

1.2.2排除标准 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②凝血功能障碍者;③严重高血压与糖尿病者;④严重器官衰竭者;⑤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者;⑥过敏体质者;⑦表达障碍或精神疾病者;⑧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⑨先天性心脏病者。

1.3方法 对两组入选者一般资料给予详细记录,包括年龄、无肿瘤生存时间、复发灶部位(上腹部、盆腔、腹膜后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胸膜、颅脑)、肿瘤分期、组织分级、病理类型(黏液性癌、子宫内膜样癌、浆液性癌)、是否接受术中清扫术、化疗方案、化疗疗程、有无肉眼可见残瘤(初次术后)、妊娠次数、流产次数、是否存在肺管栓塞及是否腹水。化疗方案:①TC方案如下:第1天,静脉滴注135~175 mg/m2紫杉醇(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4299);第1天,静脉滴注卡铂(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008)。②TP方案如下:第1天,静脉滴注70 mg/m2顺铂(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43889);第1天,静脉滴注135~175 mg/m2紫杉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χ2、t检验,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无肿瘤生存时间 118例入选者的术后无肿瘤生存时间为8~78〔平均(43.68±5.91)〕个月。

2.2复发灶部位 118例入选者复发灶部位包括上腹部、盆腔、腹膜后淋巴结等,部分患者可见多处转移。盆腔(50.00%)为常见复发部位,次之为上腹部转移(29.66%),34例(28.81%)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其中腹膜后淋巴结28例,腹股沟淋巴结4例,锁骨上淋巴结2例),腹膜后淋巴结为常见淋巴结转移部位。复发部位胸膜2例,颅脑4例。

2.3单因素分析 预后较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年龄、病理类型、术中清扫、化疗方案、化疗疗程、妊娠次数及流产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肿瘤分期(Ⅳ期)、组织分级(低分化)、肉眼可见残瘤、肺管栓塞及恶性腹水占比均明显高于预后较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Logistic回归分析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Ⅳ期)、组织分级(低分化)、肉眼可见残瘤、肺管栓塞及恶性腹水为老年复发性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2。

表1 影响老年复发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n(%)〕

表2 影响老年复发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卵巢癌为现阶段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为1.40%左右,可扩散至机体大网膜、子宫等重要器官,将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6〕。手术+化疗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患者的主要方案,也可于新辅助化疗后接受手术治疗,但值得注意的是,卵巢癌初治后仍存在较高复发率,高达62.00%,导致预后效果并不理想,将进一步增加患者家庭与社会负担。

卵巢癌患者初次通过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后,虽达至临床缓解效果,但经停止化疗6个月后,出现疾病复发即视作复发性卵巢癌〔7〕。该疾病患者复发部位较多,本研究中,盆腔为常见复发部位,次之为上腹部转移,腹膜后淋巴结为常见淋巴结转移部位。本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分期(Ⅳ期)、组织分级(低分化)、肉眼可见残瘤、肺管栓塞及恶性腹水为老年复发性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如下,临床分期越晚,患者肿瘤侵犯范围越大,且可能具有腹腔、盆腔多处种植现象,将对手术切除效果产生一定影响,难以将肉眼所见病灶完全切除,故肿瘤复发率越高〔8〕。因此,临床分期不同,患者复发率与复发时间均存在一定差异性,对于临床分期属于早期者,其复发率相对较低,对于晚期者,多可于初次治疗后1~2年内复发〔9〕。组织分级可通过肿瘤实体组织内乳头状或腺管状结构与实体区域实际占比进行分析,患者实行区域占比越高,则其分化越低,并且恶性程度越高〔10,11〕。因此,存在卵巢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需定期接受肿瘤标志物检测、超声检查以及盆腔检查等,以尽可能达到早治疗、早发现及控制预后风险的目的。此外,组织分级高低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机体内肿瘤细胞分裂能力、肿瘤细胞转移能力及异型性〔12〕。且有文献指出,分化程度与患者无肿瘤生存期存在一定关联,其分化越高,患者无肿瘤生存期越长,并且复发越晚〔13〕。初次治疗后残余肉眼可见残留大小不仅可促使患者机体内肿瘤进一步生长,同时,其机体内残留病灶越大,其体内肿瘤细胞对于临床化疗具有的敏感性将越低〔14〕。除此之外,对于较大体积癌灶而言,其血供不佳,经静脉化疗药物治疗后,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临床在手术过程中,应尽最大限度将肉眼可见病灶完全切除,以进一步帮助患者改善生存预后。肺管癌栓为镜下淋巴管、小静脉、小动脉内癌细胞于转移、繁殖及生长等过程中,促使血液凝血异常或堆积、侵袭血管与淋巴系统,致使血运运行障碍与血管功能障碍、血栓形成、异常凝血等,而后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种肿瘤并发症〔15〕。有研究认为,肺管栓塞为影响复发性卵巢癌预后的独立预后因子,且栓塞与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性血管生成存在密切关联〔16〕。因此,在临床实际治疗过程中,需对该疾病保持高度重视。部分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存在恶性腹水现象,而腹水多通过机体内下细胞侵袭腹膜广泛转移所引发,同时恶性腹水可进一步致使肿瘤细胞转移以及侵袭,形成恶性循环,最终致使腹水不断增多〔17〕。此外,增多腹水中多具有肿瘤细胞及间皮细胞(激活)、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及血管生成因子、炎症因子等其他成分因子,而该类因子同患者预后明显关联。

疾病病理类型的不同,患者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均存在一定差异性,有研究认为,与子宫内膜样癌、黏液性癌相较而言,浆液性癌更易复发〔18〕。但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不同病理类型患者预后无明显差异,可能与纳入例数较少存在一定关联,本研究拟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全面收集数据,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全面、有效的参考数据。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患者通过初次手术将癌灶尽可能切除,但并不能保证将所有肿瘤细胞消灭,且部分患者存在淋巴脉管浸润现象。因此,术后需进行结构合理性、正规性、足疗程辅助化疗,以保证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肿瘤分期、组织分级及肉眼可见残瘤等均为影响老年复发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临床可通过监测腹水情况,尽可能切除肉眼可见癌灶等方式,以减少风险,促使患者获益。

猜你喜欢
肉眼腹水复发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进展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肉鸡腹水咋防治
3C 273挑战肉眼可见的最远天体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疗经验
腹水浓缩回输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