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慢性前列腺炎的前列腺液病原菌、耐药性及危险因素

2020-02-07 13:29黄从军肖友平阮明娄强刘彬张开翔李鹏程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泌尿系前列腺炎革兰

黄从军 肖友平 阮明 娄强 刘彬 张开翔 李鹏程

(贵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3)

前列腺增生通常也称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性腺器官,而BPH属于老年男性的常见泌尿性系统疾病〔1〕。BPH是指前列腺两侧叶和中叶发生增生或肥大,突入尿道内及膀胱,膀胱颈部及尿道口受到压迫,引起的下尿路梗阻,表现症状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尿失禁及夜尿增多,随着年龄增长,排尿困难愈发明显〔2〕。临床研究显示,慢性前列腺炎与BPH密切相关,认为与BPH引起尿路梗阻有关,主要由于前列腺两侧叶和中叶发生增生或肥大,导致膀胱颈部、尿道口压迫,引起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导致前列腺分泌液细菌感染,最终导致前列腺炎性反应〔3〕。老年人群BPH并发慢性前列腺炎的致病病原体一般以细菌多见,临床表现形式复杂多样,症状表征也不典型,通常与基础疾病互相掩盖重叠,特别是致病菌所引起的前列腺炎症反应,在病情的起始、促进、转化等各个阶段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另外致病病原体在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5〕。本研究分析老年BPH并发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病原菌、耐药性及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医院医学伦委会同意后,选取贵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BPH并发慢性前列腺炎病例的前列腺液标本438份(时间范围: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纳入标准:①年龄>65周岁;②BPH治疗顺利,治疗期间均因疑似并发慢性前列腺炎而送前列腺液标本行病原菌检测;③家属或患者知情并自愿参与研究。标本排除标准。①治疗过程中病情进展或转院者;②疾病诊断存在争议者;③前列腺液标本为同一病例重复送检者。平均年龄(68.19±4.1)周岁(65~83周岁),平均体重指数(25.9±3.9)kg/m2(23~30 kg/m2),吸烟347例,糖尿病146例,高血压231例,高脂血症187例,慢性肾病42例,泌尿系结石89例,泌尿系肿瘤34例。

1.2致病菌及致病菌耐药性检测 采用ATB自动微生物鉴定仪(生产商:湖南长沙天地人公司)对前列腺液标本进行致病菌检测。菌株培养和分离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参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协会推荐的病原菌鉴定标准进行病原菌鉴定,分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杆菌统计,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阳性杆菌包括屎肠杆菌、粪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采用E-test 法进行各种病原菌的各种抗生素药敏试验,耐药性结果判断标准参照CLSI 2018版〔6〕。采用WHONET软件对各种病原菌的药敏实验结果进行耐药性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t或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

2 结 果

2.1病原菌检出结果 438份送检前列腺液标本共324份(73.97%)检出病原菌。324份病原菌感染前列腺液标本共检出病原菌489次,其中231份检出1种的病原菌,66份检出2种的病原菌,27份检出3种及3种以上的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检出293次(59.92%),革兰阳性杆菌检出196次(40.08%),差异具有显著性(χ2=38.483,P=0.000)。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共150次,总病原菌数占比30.67%),其次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共68次,总病原菌数占比13.91%)、变形菌属(共49次,总病原菌数占比10.02%)、铜绿假单胞菌(共26次,总病原菌数占比5.32%)。革兰阳性杆菌中以屎肠杆菌检出率最高(共82次,总病原菌数占比16.77%),其次依次为粪肠杆菌(共67次,总病原菌数占比13.71%),金黄色葡萄球菌(共47次,总病原菌数占比9.61%)。

2.2病原菌耐药性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类(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的耐药性均较高,均在85%以上。屎肠杆菌、粪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类(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的耐药性均较高,均在85%以上。见表1。

2.3前列腺液标本病原菌检出的单因素分析 前列腺液标本病原菌检出和未检出在体重指数、吸烟、高血压、高血脂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年龄、糖尿病、慢性肾病、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上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1 前列腺液标本病原菌的各类药物耐药性(%)

2.4前列腺液标本病原菌检出的多因素分析 前列腺液标本是否检出病原菌为因变量,以年龄、糖尿病、慢性肾病、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年龄、糖尿病、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为前列腺液标本检出致病菌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2 前列腺液标本病原菌检出的单因素分析

表3 前列腺液标本病原菌检出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 论

BPH是中老年男性患者较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BPH也是前列腺衰老的体现,受年龄因素影响,患者前列腺逐渐增大,对尿道和膀胱出口产生压迫,产生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极易引起慢性前列腺炎并发〔7〕。据统计,老年BPH人群并发前列腺炎的概率高达60%以上,由下尿路梗阻引起排尿困难,增加残余尿量及致病菌感染造成〔8〕。在老年BPH并发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治疗中,由于经验性用药,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广泛应用,加之老年人群机体免疫力下降,不仅增加了病原菌导致感染的发生率,而且也为基础疾病BPH的临床诊治带来了困难〔9〕。目前老年BPH并发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发病相关因素包括致病菌感染〔10〕、病毒感染〔11〕、慢性肾病〔12〕等,其中致病菌感染是老年BPH并发慢性前列腺炎的最常见发病原因。研究显示,病菌感染可导致老年BPH患者特异性免疫反应,引起中性粒细胞浸润,尤其对于免疫能力低下的老年人而言,极易并发慢性前列腺炎,从而促进基础疾病BPH的进展〔13〕。

本研究结果与广东佛山、新疆石河子这两个地区〔5,14〕的文献报道相吻合。大肠埃希菌为一种多耐药性的非发酵性杆菌,其具备极强环境适应能力、高耐药性及高传播性,使其成为各种感染性炎性反应的重要病原菌,被称为细菌中的“超级细菌”〔15〕。本研究,革兰阳性杆菌的屎肠杆菌为老年BPH人群并发慢性前列腺炎的重要致病菌,其检出率高于广州市番禺地区的文献报道〔16〕结果(6.34%)。近年来,老年BPH人群并发慢性前列腺炎的前列腺液致病菌的抗生素耐药性不断增强,这已经成为老年BPH人群并发慢性前列腺炎临床治疗中的难题。本文结果显示,本地区老年BPH人群并发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各种病原菌对氨苄西林、头孢类(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的耐药性均较高,均在85%以上,因此建议临床治疗中应减少此类药物的应用。本研究中,老年BPH人群并发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各种病原菌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和庆大霉素的耐药性较低(均在40%以下),与湖北武汉地区的既往研究〔17〕相符,提示这三种药物均为本地区老年BPH人群并发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药物。目前庆大霉素在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中已经较少应用,但阿米卡星〔18〕、美罗培南〔19〕仍然在临床中较为常用,因此本地区老年BPH人群并发慢性前列腺炎临床抗生素应用推荐阿米卡星和美罗培南。

国外流行病学显示,约有63.8%的住院老年BPH人群并发慢性前列腺炎致病菌感染与患者自身情况,如年龄、体质和病史等有关〔20〕,可见患者自身情况为住院老年BPH人群并发慢性前列腺炎致病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年龄偏大住院BPH患者的并发慢性前列腺炎致病菌感染率显著较高,其原因可能与年龄偏大患者免疫能力更低下有关〔21〕。本文中糖尿病与老年BPH人群并发慢性前列腺炎致病菌感染相关,这与Kavanagh等〔22〕的研究一致。另外本研究中,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也为前列腺液标本检出致病菌的危险因素,这在既往研究中存在争议。如在徐伟等〔23〕研究中显示,有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病史患者的老年BPH人群前列腺液标本检出致病菌检出率并未显著提升,其回归分析显示支持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不是老年BPH人群并发慢性前列腺炎致病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而Comhaire等〔24〕回归分析显示结果与徐伟等〔24〕的研究结果相反,其认为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患者也存在一定的下尿路梗阻现象,这可为致病菌感染提供缓解,从而增加了致病菌感染风险。

综上,大肠埃希菌、屎肠杆菌为医院门诊和住院老年BPH并发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主要致病菌,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屎肠杆菌检出率高于其他地区。另外,各种病原菌均对头孢类药物耐药性较高,故本地区老年BPH人群并发慢性前列腺炎临床抗生素应用推荐耐药性较低的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同时年龄、糖尿病、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等均为老年BPH并发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致病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应给予这些危险因素以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泌尿系前列腺炎革兰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泌尿系结石治疗的方法及最新进展
前列腺炎和早泄有关系吗
什么是革兰阴性杆菌
如何预防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辨识真假慢性前列腺炎
《1例羊感染猪链球菌的诊断》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