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

2020-02-07 13:05钱宇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微观化学核心

钱宇

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化学核心素养是指本学科给予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或能力.化学变化是化学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而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之一,也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因此“变化守恒”可以作为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不同于其他科学特征的思维方式,所以“宏微结合”可以作为初中化學的核心素养之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的特有语言,所以会认识化学符号,会用化学符号表征物质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科学的本质是探究,科学探究是化学家研究化学的方法,也是化学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方式,所以“实验与探究”是初中化学的又一核心素养之一.

我认为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变化守恒、宏微结合、实验与探究、绿色应用、符号表征、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另外由于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所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也要放在重要的位置.下面我谈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

一、培养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对策

1.加强结构性质的关联.化学是通过微观解释宏观性质的一门学科,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思维方式就是宏观和微观的联系.当前,化学标志已经成为了化学学科的通用标志,不仅可以通过微观说明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还可以通过宏观展示物质的形态和本质,可以说化学语言是连接宏观和微观的纽带.因此,加强结构性质的关联就是要强化化学中微观、宏观和标志三重世界的联合.

2.注重科学伦理的教育.人在自由生活的同时又要承担无法推卸的责任,不能因为谋私利而危害人们健康和安全,这是当前化学服务社会的科学伦理价值观取向.

3.着重化学思维的引导.每种学科都有不同是思维模式和方法,而化学思维拥有比能力和素养更高的地位.化学的思维模式要以“结构决定性质、决定应用”或者“应用反应性质、反应结构”为基础,才能为之后化学宏观、微观、标志的三重结合思维模式打下基础.

4.创建真实问题的情境.科学研究普遍都是由解决问题开始的,问题才是科学研究的起始,越真实的问题情境,越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化学物质的构成、性质和应用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实验,是实现研究的主要手段,也是重要渠道.所以,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要通过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真实情境设立问题,才能增加学生的思考兴趣.

二、利用多种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化学教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就是保证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利用兴趣来进行教学,只有当学生的兴趣被吸引上来,他们才更愿意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教学质量才能得以保证.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科的教学中,它能够利用图片、视频的形式把化学的知识用更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化学核心素养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更应该以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热爱生活为目标,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可以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化学、热爱社会的精神.例如,在教学“酸、碱知识”时,教师可以拿一些“恶意泼撒硫酸导致他人破相甚至失去生命”的新闻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由于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一旦我们的皮肤接触到它就会造成严重的烧伤,还有可能导致器官衰竭,通过硫酸的性质来告诉学生一定要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做有意义的事情,不要像一些不法分子“制作假鸡蛋”“硫酸泼人”来威胁他人的生命安全.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同时也能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四、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它也是学生探究化学理论来源的重要途径,如果教师不注重实验教学,只是一味地强调学生去记忆实验步骤的话,可能导致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都很难得以提升.因此,初中化学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去,让学生自己探究化学理论知识的来源,观察实验中会出现的一系列现象,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的效率.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的核心素养非常重要,它关系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只要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尊重学生,那么教学质量会越来越高.

猜你喜欢
微观化学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微观的山水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