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互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0-02-07 13:05杨礼坤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导学创设情境

杨礼坤

在我国素质教育全面深入的时代背景下,对学生创新意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愈加重视.“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导学互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应用,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求.

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与意义

1.“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定义.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主要有两大特征,即“导学结合”和“互动探究”,教学理念上主要遵循将传统教变为导,通过积极的引导促进学习,并在导学互动中加强学思结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就是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入新课程;第二部分通过互助合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形式;第三部分为“导学归纳”, 需要教师对教学知识进行简单概括,并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掌握;第四部分是要及时做到反馈训练,调研教学效果,从而进行后续的课堂训练和反馈指导.

2.“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及意义.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主要特征是以课堂为主线,通过“导学提纲” 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导学互动”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自学”,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学习互动.“互动”是“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导学互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引导,能够让学生深入地思考和分析初中数学问题,使数学教学难点迎刃而解.互动式、探究式的学习模式能够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自学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导学互动”模式有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导学互动模式的具体应用策略

1.创设学习氛围.

良好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可以促使学生学习思维的发散,有利于强化其思维创新能力.初中數学知识较为复杂,教师要通过积极引导,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交流实现思维的拓展,并在交流中互助学习、互助借鉴.通过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还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氛围真正活跃起来,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学习情境的创设要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例如,可以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情境创设中应让学生融入情境,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情境效果更加具有趣味性,从而使学生探究兴趣得到激发.

2.设计合适的导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设计导纲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使学生能够依据导纲自主进行学习,在保证数学知识的导入质量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应该通过导纲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通过学生自学导读和合作互动,真正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例如,在教授“函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解析法、列表法和图像法,理解分段函数中点、线段、曲线的相关概念,积极归纳总结函数解析式,这有助于学生构建完善的函数知识体系.

3.注重导学互动中的梯度性.

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难度具有一定的梯度性,知识点之间逻辑关系较为紧密,这就需要教学中注重导学互动,注重数学问题的梯度性,让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前提下,进行梯度式的深入研究和学习.例如,针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m(c+d)=mc+md,若是用(a+b)替换 m,则结果如何? ” 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主研究,引出教学重点的同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然后再进一步提出“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项与项相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通过梯度性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深入挖掘问题深层次内容,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引入导学互动模式并抓住该模式的优势,能够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与互动,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导学互动”教学,既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也有利于打造出高效、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未来教学中应积极响应教育新理念,不断革新和创新教学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导学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