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2020-02-07 13:05王春丽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水解高中化学化学

王春丽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化学的教学出现了新的瓶颈.如何使学生爱上化学,如何提升学生化学综合素养成为不少教师面临的问题.身为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应该紧抓化学核心素养这一“稻草”.众所周知,化学核心素养有五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教师应着重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高中化学教学的认识.

一、明确自身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在教学过程中,身为一名教师,课前要备足课案,明确教学目标.教师既要立足于课本了解目标,还要从实践和教学中深化并明确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切入每个知识点,深度探索与研究,这样目标才能更具体,目标的达成才能更高效.明确目标后,教师还要对目标中的重难点进行提炼,而所谓的重点就是每个同学都需要掌握的内容,所谓难点就是同学可能会存在困难的地方,抓住重难点,明确教学目标就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在讲解“化学与生活”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在课前备足了课案,明确自身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首先,教师要告诉学生乙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有机物,在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课上通过提出问题、讨论质疑、学习对比、推断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的应用,全面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艰辛与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一条主线: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制法、用途和使用.最后,在课后布置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有机物,锻炼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二、深入理解化学的本质

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有些实验的原理虽然较难理解,但其现象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在课堂开始时做一个小实验,引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印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原理”时,涉及“水解反应”,我们可以在课堂刚开始时制作一个“迷你”的泡沫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中的主要化学物质是碳酸氢钠与硫酸铝,互相促进水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铝沉淀,从而产生大量的泡沫.3HCO3-+Al3+3CO2↑+Al(OH)3↓,这就是一個典型的“双水解反应”:一般的水解反应并不能反应完全,而此反应中弱酸阴离子与弱碱阳离子在水溶液中互相促进水解,增大了反应程度,产生了我们可以利用的明显现象“大量泡沫”.为了讲清原理,我们由特殊情况向一般情况过渡:

既然有些互促水解反应不能完全进行,有些互促水解反应能完全进行,那么什么样的水解反应可以完全进行呢?首先我们来分析Al3+与HCO3-在水溶液中为什么能完全反应,而Mg2+与CO32-或HCO3-却完全反应?由于Al(OH)3溶解度非常小且H2CO3又不稳定易分解为CO2气体和水,即生成的水解产物能脱离反应体系,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水解反应向右进行,直至反应完全进行;但Mg(OH)2溶解度比 Al(OH)3大些,难以脱离反应体系,这样水解反应进行到较小程度就达到平衡,水解反应并不能完全进行.这样,化学知识的本质便明了许多,水解反应的程度与水解产物的溶解度密切相关.除了互相促进水解反应,还有相互抑制的水解反应,更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水解反应.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能否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呢?这里可以从名字入手,顾名思义“水解反应”就是将水分子H2O“分解开”,从水分子的结构式H-O-H来看,也很容易理解,只要分子、离子结合H+的能力比羟基OH-强,就可以将水分子中的H+替换下来,与羟基结合成水解产物.同理,若分子、离子结合羟基OH-的能力比H+弱,便倾向于和羟基结合.至此,水解反应的本质便呼之欲出:水解反应是一种取代反应,是溶剂解反应的一种.

三、培养学生自主实验能力

不拘泥于教材,鼓励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探索并尝试解决“新知”.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时也不要局限于一种方法,尽可能多角度,多策略地解决问题,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考视野,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来锻炼实践能力.

总之,想要让学生学好化学就需要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懂得化学原理的本质,拥有自主实践能力.通过这些,最终才会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化学这门奇妙的学科,树立学习化学这一门学科的信心,激发其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和学习成绩.

猜你喜欢
水解高中化学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番石榴中结合多酚碱水解与酸水解法提取工艺优化的比较
盐类的水解考点探究
盐类水解的原理及应用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远志水解产物的分离及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