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效能的措施

2020-02-07 13:05蔡其辉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粉笔课外物体

蔡其辉

物理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其中涉及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都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得到的.因此,实验是学好物理的重要研究方法,学生只有给予实验高度的重视,将理论学习与实验有机结合,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动态过程中才能实现物理学习的成功.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有关实验教学方面的拙见.

一、简化实验,开启教学篇章

简单易行的实验能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悬念和兴趣,然后通过接下来正式对知识的学习解决悬念.教师除了充分考虑并应用教材中的实验案件,还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条件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依据实际情况设计简单的实验配合教学.一节课的前十几分钟,是学生精力最旺盛的时期,精神亢奋有助于激发思维火花,注意力集中有利于快速引起注意,促进深入思考.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着重把握这十几分钟,根据教学内容,通过一些简单随手可做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

例如,在学习动量和冲量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就地取材,让两支完全相同的粉笔从同一高度分别落在桌面上与铺有厚毛巾的桌面上.通过直观的对比实验,发现结果大不相同:直接落在桌面上的粉笔发生断裂,而落在毛巾上的粉笔完好无损.两支粉笔落到桌面的瞬间到静止的短过程,碰撞的瞬间所受到的力都是相同的,只是作用时间不相同,铺设毛巾的粉笔从接触到停止运动的时间比直接落在桌面上的时间长.以此为契机,可以衍生到生活中打篮球时要选择橡胶球场而不是水泥球场.

课堂中的随机实验,排除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畏惧心理,可以让学生从简单操作观察中学习物理知识,从而加深对课本内容的深刻印象.

二、随机实验,串动课堂教学

简单实验开启课堂趣味篇章,随机实验则是维护课堂,推动课堂不断前进.在实际上课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当遇到抽象的概念性问题时,教师可采用随机性的实验促进课堂跌宕起伏,让学生惊喜不断.依托游戏或者口头比喻,通过各式各样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悟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理解物理无处不在.

例如,在学习串、并联电路的区别时,我让三个同学在课堂上亲自动手操作,体会两者的不同之处.在并联电路中,这三个同学手拉手排成一排,左右手依次交替.而当模拟并联电路时,则让其中一位同学的两只手同时握住另外两位同学的左右手,呈现出叠加状态.学生通过手拉手的对比实验,观察总结两次游戏的区别.随机实验增加了游戏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转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提高了学习效率.随机实验除了这些课堂游戏,也可以通过口头语言来引导,促进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例如,在学习势能时,可向学生调侃一个如小拇指大小石头从一楼向你头顶落下时,你会怎么办?要是一根羽毛呢?要是石子从十几层高楼落下呢?通过例子让学生感受物体的势能与物体的质量、高度差有关,并理解生活中建楼时要用一些措施进行隔离的原因.再如,在学习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时,可以采用如下比喻:班级45人挤在教室里,会显得比较拥挤,极容易发生碰撞,但是把人放在广场上,碰撞的机会就大大降低了.

三、课外实验,补充教学效果

随机实验串联教学课堂,课外实验补充课堂,因此适当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课外实验是十分有必要的.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且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可以利用矿泉水瓶的高绝缘性、易加工等特点,设计水流星和完全失重实验.借助手机拍摄自由落体频闪照片;利用玩具枪测量子弹发射的速度.借助这些简单易取的实验材料,通过简单的操作,让学生在动手之余,自然勾起兴趣.其次,课外实验并不是放任学生独自进行,教师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給出鼓励和意见.通过一系列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活跃物理学习气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学习欲望都能得到较好的满足.例如,在学习“力的作用效果”后,知道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是,学生因为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像木板、铁皮此类刚性物体发生的形变,会产生一定的遗憾.因此可以让学生思考是否可以设计一种可以观察钢性物体形变的仪器.课外实验补充了课堂实验,它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

实验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是学生创新思维和严谨科学态度培养的必要手段.所以,顺应时代的潮流紧握提高学习效率的命脉,教师需要及时、高效地开展实验教学.

猜你喜欢
粉笔课外物体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粉笔怎么来的
我们的“粉笔头”
粉笔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悬浮的鸡蛋
粉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