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地方高校慕课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以江西某高校水文化慕课为例

2020-02-10 12:35程宇昌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学期文化教学

程宇昌

(南昌工程学院 水文化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99)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慕课教学的研究与应用日渐广泛,①关于慕课的定义,慕课是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音译,指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表明课程的特点具有大量性、开放性和在线性。慕课的不仅仅指视频课程,还包括与视频课程配套的慕课平台、辅助资料等,慕课平台指师生互动、课程学习、作业、监督、考试、评价与反馈及证书颁发等。 在国外,将2012年定为慕课的元年;在国内,将2013年定为慕课的元年,2015 年国家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自此,我国慕课进入井喷式发展。慕课教学与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水文化研究及其慕课也应运而生,②近年来,关于水文化的研究,学界主要聚焦于四个方面,一是关于水利文化与水利工程的研究。主要代表有郑振满、赵世瑜、胡英泽、徐斌等,他们从水利纠纷、水域宗族社会和水利社会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二是关于水文化内涵及其哲学思考。主要代表有葛剑雄、郑晓云、李宗新、赵爱国、尉天骄等,他们从水文化定义、内涵、概念和哲学方面进行探究。三是关于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主要代表有郑晓云、刘仲桂、周洁等,他们从水遗产保护、水文化弘扬方面进行了阐释,提出加强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双向互动性,实现遗产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四是关于水民俗与水上旅游开发的研究。主要有张士闪、温莹蕾、万志全等,提出以水为载体,打造水上旅游精品线路与民俗产品,推动水域地方社会的发展。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抹亮色。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华大地,慕课教学的适用性、实用性、便捷性和安全性凸显,成为高校实施教学手段的最佳选择。2017年,江西省某高校率先开设水文化慕课有三年余。2020年,水文化慕课教学成为该校“停课不停学”的重要工具之一。以江西某高校水文化慕课教学为例,探讨地方性高校慕课教学的实践与发展,探究线上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探寻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路径,恰好回应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45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作出的理论自觉与实践努力。

一 水文化慕课课程的教学设计

江西省某高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农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水利特色鲜明的地方本科高校。以水利为特色和办水利鲜明的特色大学是学校各届领导班子的共识与努力方向,水文化慕课的开设与上线,成为该校本科教学的一大亮点。

水文化慕课是通识教育课程,采取学分制,共1.0个学分,16个课时。课程分十个章节,分别是:一是何谓水文化。对文化的体系、本质、特征与功能予以梳理与阐述。二是水文化的哲学思考。从水与生命、水与政治、水与经济、水与生活四个层面进行阐释,深入揭示水思想与水哲学的文化意蕴。三是物态水文化。从水形态和水环境两个方面阐述,而水形态又从泉水文化、瀑布文化、冰雪文化三个层面概述;水环境从水环境危机、水环境文化内涵、古代水利工程、水利器械等四个方面阐述,以古鉴今。四是精神水文化。从水精神、水文学、水艺术、水民俗四个方面展开,其中水艺术分为水与音乐、水与绘画;水民俗分为风水民俗和水神信仰风俗。五是制度水文化。从水权制度、水利法规和民间水利组织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六是行为水文化。从亲水文化和亲水休闲两个方面探析,揭示人水关系和谐文化。七是河流水文化。从文明的起源——河流、水运文化、水运码头和河流的开发与利用四个方面探讨。八是湖泊水文化。从湖泊概况、湖泊人家及湖泊的功能与作用三个层面进行探究,揭示湖泊文化意蕴。九是海洋水文化。主要阐述航海文化,从元代民间航海家汪大渊到明代郑和下西洋等,深入阐述我国航海历史文化。十是水文化遗产。从水文化遗产基本常识到水文化遗产个案分析,论述水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在学习环节,每个章节设计了1-2 道章节测试题,及时检测学生在线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在线学习注意力。通过章节测试环节,使学生聚精会神的听完各章节内容。在水文化慕课内容框架设计中,除了在线学习和在线章节测试外,还安排了三次线下师生见面课,具体解答学生在线学习的问题与疑惑。三次见面课,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使得线上课程学习和线下课程交流、解答相衔接,有机建构水文化慕课课程体系。

为把控水文化慕课的教学与管理,及时疏导学生在线学习进度和状态,每个教学班级以行政班为单位,建立水文化慕课QQ学习群,主要是及时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有效干预进度落后的学生;布置水文化慕课作业,有效把控班级学员学习状态、掌握学习情况。截止2019 年底,江西省某高校共有11404 人选修了该门课程,共开设6个学期,本文以6个学期学生的选课状态、学习进度、学习人数流量和学习成绩的数据为样本,进行比对分析,力求探析地方高校大学生对水文化慕课学习的情景变化与实践效果。

二 水文化慕课教学实践主要特点

江西某高校水文化慕课采用智慧树平台,通过智慧树平台录制慕课与后台数据库维护管理。经过三年6 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水文化慕课教学表现出诸多态势。

(一)学生互动不强

2017年3月,该校水文化慕课全面上线,首次有学生3093人选课,互动9683次;2017年9月,有学生75 人选课,互动35 次;2018 年3 月,有学生3336 人选课,互动348 次;2018 年9 月,有学生98人选课,互动35次;2019年3月,有学生3317人选课,互动30 次;2019 年9 月,有学生1485 人选课,互动1873次。从选修学生数看,水文化慕课覆盖面较广,有四个年级不同专业学生选修。从学生互动情况看,11404 人共互动次数为12004 次,人均1.05次。其中,水文化慕课刚上线就有3093人选课且互动性较好,共9683次,人均互动3次,比率较高,表现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较高。自2017 年9 月至2019 年3 月,这4 个学期互动情况较差,6826 人共互动448 次,人均0.065 次。2019年9月,略有回升,1485人共互动1873次,人均1.26 次。显而易见,从水文化慕课3 年6 个学期的运行来看,学生学习热情有变化、互动性不强。

(二)学习进度不一

对水文化慕课学习进度图分析,在2017 至2019年3年6个学期中,2016-2017-2学期的学生进度高于计划的有2626 人,占总数的84.9%;低于计划的有455人,占总数的14.71%;没有学习的有12 人,占总数的0.39%。2017-2018-1 学期的学生进度高于计划的有69 人,占总数的92%;低于进度计划的有6人,占总数的8%;没有学习的0人。2017-2018-2学期的学生进度高于计划的有3109 人,占总数的93.2%;低于进度计划的有218人,占总数的6.53%;没有学习的有9人,占总数的0.27%。2018-2019-1 学期的学生进度高于计划的有82人,占总数的83.67%;低于进度计划的有16人,占总数的16.33%。2018-2019-2学期的学生进度高于计划的有2737 人,占总数比的82.51%;低于进度计划的有521 人,占总数比的15.71%;没有学习的有59 人,占总数比的1.78%。2019-2020-1 学期的学生进度高于计划的有1222 人,占总数比的82.29%;低于进度计划的有259人,占总数比的17.44%;没有学习的有4人,占总数比的0.27%。

从三年6个学期学生学习进度数据情况变化看,进度总体偏慢,6 个学期有4 个学期的学习进度保持在82%以上,有2 个学期学生学习进度较高,分别为92%、93.2%。说明学生水文化慕课的学习主动性不强,虽然大多数可以按照进度要求或高于进度要求自主开展学习活动,而低于学习进度要求的学生数总体保持在15%左右,分别是:2017-2018-2 学期有455 人,占比14.71%;2018-2019-1 学期有16 人,占比16.33%;2018-19-2学期有521人,占比15.71%;2019-2020-1学期有259人,占比17.44%。6个学期中仅2个学期低于学习进度要求(2017-2018-1 学期有6 人,占比8% ;2017- 2018- 2 学 期 有218 人,占 比6.53%)。从数据分析来看,学生水文化慕课学习进度整体不快。

(三)学习主动不够

任选两个学期为例,其中,观测2019-2020-1学期1485名学生在线学习人数变化流量图,可以看出,自慕课选课开始,近509 人开始学习,学习人数占总数的34%;之后分别有3个波峰,学习人数流量数分别达到509人、521人、372人,其余时段均低于该人数流量。再观测2018-2019-2学期的3317 名学生在线学习流量图,可以发现,第一次慕课在线学习人数最高峰约1053人;第二高峰约有702人;之后在线学习人数都少于419人,甚至人数为零。从两个学期学生在线学习人数流量变化来看,说明学生对水文化慕课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不够,表现出大学生对水文化慕课学习认识有偏差。学生学习人数流量呈先扬后抑,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

(四)成绩两极分化

比对三年6 个学期水文化慕课学生考试成绩,发现学生水文化慕课成绩呈两极分化。一是满分学生数不少;二是零分学生数也不少。任选2个学期数据观测,如2017-2018-2学期,考试成绩为0 分的有96 人,占比2.8%;60 分以下的学生有27 人,占比0.8%;61-79 分学生有446 人,占比13.3%;81-99 分学生有2143 人,占比64.2%;100分学生有624人,占比18.7%,学生考试成绩两极分化明显。又以2018-2019-2 学期的3317 人为例,0 分学生有72 人,占比2.17%;60 分以下学生有65人,占比1.95%;61-79分学生有168人,占比5.06%;80-99 分学生有1849 人,占比55.7%;100分学生有741人,占比22.3%。通过2个学期学生考试成绩的比对分析,学生成绩两极分化明显,慕课学习态度有差异性。

三 水文化慕课教学的实践反思

当前慕课教学改革主要表现为一种理想式的定位设计和理论筹划,与地方高校课程教学的实际状况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不能实现有效的组合和产出。[2]高校慕课教育的发展方向在于以核心价值观统领慕课教育文化,重构教师的慕课教学观念与行为,基于慕课平台整合O2O 教学资源,完善慕课教学模式测评与干预体系。[3]江西省某高校因时而动、因时而变,回顾三年慕课教学实践,存在新旧观念、空间转换和自律等因素影响。

(一)慕课教学制度不完备

从全球来看,美国研究型大学慕课是成功的,所采用的商业模式也体现出一定的可持续性,不少大学能够保持项目收支平衡,甚至获得可观的盈利。[4]慕课是基于互联网平台与技术,将课程录制成视频,在网络上传播与教学,教育对象只要登录视频课程网址,采取网上购买支付的方式,进行自主的知识学习。由此,网络平台建设和互联网技术支持是慕课学习的先决条件与基本要求,与之对应的是人们学习思维的变革,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主管部门人员思维变革都是影响慕课发展的重要因素。

长期受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人们思想认识与转换缺乏一致性或不同步性,或存在慕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或存在学生、教师和主管部门人员之间慕课教学与管理的不协调性,也或存在学生线上学习的“刷课”现象。究其原因,或主要是慕课教学管理的疏漏或滞后,慕课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学生任意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进度不一,这要求教育者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与时俱新。

水文化慕课是江西省某高校自主录制的第一门全校性必修课程,在慕课教学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或还存在一定的不完整性,还未形成完整的慕课教学管理制度与体系。如对线上课程管理、学习方法、学习进度等状态没有相关制度予以指导;没有专人专岗进行科学统筹与系统管理等。当然,这些情况是发展中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主要原因是人们教育新旧观念不同,教学缺乏科学管理与系统指导,亦即没有形成完备的慕课教学制度体系。

(二)各方主体意识不强

江旻珊和闫瑾认为,慕课教学的效果与在线平台的完善性密切相关。[5]在慕课教学过程中,如果运营平台方服务的主体性不强、技术性不够,直接会影响慕课教学效果。同时,运营平台方在具体服务过程中,技术服务、客服帮助和数据管理等任一环节纰漏都可能影响慕课教学效果。而虚拟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切换与变化,容易导致其主体性缺位或错位。

对教育者和管理部门来说,长期习惯于现实生活空间的传统教学与管理模式,容易导致虚拟空间慕课教学与管理的错位或缺位,这种错位或缺位主要表现是主体性不强,督促性不够。水文化慕课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2017-2018-2 和2018-2019-2 学期中,零分学生有72人和96人,分别占比2.17%、2.8%,而满分100 学生有624 人和741 人,分别占比18.7%和22.3%。显见,零分学生学习主动性差,或忘记考试,或考试进行中有干扰而弃考。就平常而论,线下考试中零分学生少有,水文化慕课考试为零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虚拟和现实空间的切换变化,造成学生主体意识不强,以致考试缺位。

(三)自律性与他律性不够

胡晓洋认为,学生的自律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课堂管理负担,同时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6]江西某高校水文化慕课学生的自律性不强,从该校学生学习人数流量的先扬后抑、学习进度的整体偏后就可以得到明证。当然,这既有学生自律性原因,也有学校制度管理的他律性因素。如学校慕课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生学习制度完善、良好。严格的他律性会逐渐转变为学生的自律性,并实现完全自律,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这或是慕课教学改革的最好方案与最佳路径。胡晓洋认为,“他律”向“自律”转变,关键在于配套机制的转变,在于课堂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6]27

四 水文化慕课教学实践努力方向

新时代,慕课教学相对于传统课堂来说具有无比的优越性,课堂的延时性,学生的自主性、随时性及课程多样性等,给传统教学方式带来一定的冲击。江西某高校前瞻眼光和变革意识,率先开设水文化慕课教学,勇立潮头,开荒拓土,前景看好。

(一)加强水文化慕课教学制度的体系化建设

如何激发学生在线学习的热情?如何对教师慕课教学进行合理合规评价?如何完善慕课教学管理制度?等等。同时,运营平台方根据教学具体运营的情况与反馈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改进方案,优化设计,弥补不足,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建立科学的运营机制与制度。教育主体、教育对象及运营平台三方要通力合作,建章立制,加强水文化慕课教学制度的体系化建设,从制度到机制、从形式到内容、从理论到实践、从线上到线下等,切实保障水文化慕课教学运行,切实提高水文化慕课教学实践效果。

(二)加强水文化慕课教学各相关方的主体意识

在水文化慕课教学过程中,各相关方都要树立主人翁和主动参与意识。如在见面课方面,“将慕课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融合,在此基础上使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均得以充分发挥,使课堂教学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7]加强线上和线下两个板块的互动,不断优化慕课线下见面课的效果,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解惑的有机一体化。对于教学主管部门和运营平台方,要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与研究,对突发重要事件,要有紧急预案和措施。树立常年服务和工作不限时的服务意识,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

(三)加强大学生自律性培养

如何实现自律性?自律的养成,一般需要一些外界的手段与之介入,这一手段就是他律性。俗话说,他律靠制度、自律靠习惯。对于教育对象大学生而言,教育者要树规则、讲规矩、依规矩,通过规矩的“他律”来推动大学生学习的“自律”形成。在水文化慕课教学实践中,要重视线下见面课的授课,授课者将学习要求和细则讲好、讲透,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规则意识,让每一个学生知道规则、了解规则、熟悉规则,认识到遵规和按时学习水文化慕课的重要性。在规则的约束中实现教育,在教育中走向自我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培育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由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水文化慕课学习中得到受益和成长,得到一些启迪,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 水文化慕课教学实践效能分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1]24江西某高校开设水文化慕课实践教学,恰好回应党的十九大有关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示范效能。

(一)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50“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1]24水文化慕课教学正好呼应时代新主张。在思想观念上,要树立人水和谐观。在制度层面,阐述水生态与水文化保护的措施与政策;在行为层面,论述了人水关系;在河流、湖泊、泉流和海洋角度,阐释水是人类生命之源、文明起源和发展之源。显而易见,水文化慕课教学有利于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观念的形成,前景光明。

(二)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

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对水文化就有许多精深阐释。儒家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道家的“上善若水”;释家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兵家的“兵无常形,水无常势”,等等。水文化博大精深,水哲学、水思想与水民俗千古流传。水文化慕课教学传播的是水文化与水精神,以水为师、以水论道。地方性高校开设水文化慕课,有利于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水文化和水精神,使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播中继承,在继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弘扬,不断推动文化的兴盛与发展。“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42水文化慕课教学前景看好。

(三)有利于节水、惜水和护水观念养成

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自古以来,人类就形成了良好的节水、惜水和爱水的观念意识,民间有祭水仪式、护水故事和节水美德,有水民俗、水神信仰和水崇拜等,充分体现出人类对水资源的敬畏与珍视,表现出“人水合一”“天人合一”的历史文化意蕴。水文化慕课教学内容,从水哲学、水民俗、水神信仰等,无一不体现出人水关系的和谐文化,表现出人们护水思想、爱水意识和节水观念,呼唤人们节水、惜水和爱水,恰好回应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重要精神。[1]24水文化慕课教学前景可观。

(四)有利于中华水文化知识的普及

传统课堂教学上课人数有限,上课时间、地点固定,上课方式单一。慕课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有限性和局限性,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支撑和录制的视频课程广泛共享性,慕课上课人数不限、时间和地点任选,有线上学习、问答、章节测试和考试,还有线下见面课、疑难解答、课外作业等,实现课堂翻转与学习效能最大化。正是基于慕课的变革性、便捷性和创新性,水文化慕课教学创新性地解决了制约水文化知识普及性的瓶颈问题,受益面广且众,水文化慕课教学前景广阔。

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1]50水是人类生命之源,水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因子。江西某高校率先开设水文化慕课和推出水文化慕课教学,在江西高校甚至全国地方高校中也是率先之举,积极回应了时代政治新主张。

当前,水文化慕课教学实践虽然存在学生互动性、学习进度、学习人数流量变化不一及学习成绩两极化等问题与现象,但这些问题与现象也是各高校慕课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全局性,也是各方普遍难题。其根由,主要是人们教育新旧观念的转变与冲突,没能形成完备的慕课教学管理体系;虚拟与现实空间的不断切换,各方主体意识不强;自律和他律缺乏,学生未能形成较好的自我约束意识和学习习惯。这一切需要我们辩证地科学对待,需要在水文化慕课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反思,扬长避短,深入探索水文化慕课教学规律与机制,切实加强水文化慕课教学制度的体系化建设,树立水文化慕课教学各方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由他律走向自律,切实提高水文化慕课教学效果。

新时代地方性高校开设水文化慕课前景向好,具有鲜明的先机性。尤其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华大地之时,水文化慕课线上教学大有用武之地,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符合时代新发展要求。

猜你喜欢
学期文化教学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谁远谁近?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