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生态环保亮点集萃

2020-02-10 14:25陈向国
节能与环保 2020年6期
关键词:代表团浙江文明

文 陈向国

生态环保成为两会焦点之一,亮点纷呈。其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答记者问无疑是亮点中的亮点。此外,浙江代表团提交的《关于设立8·15“国家生态文明日”的议案》也颇受关注。

黄润秋答记者问(节选)

5月25日下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结束后,2020年全国两会第二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开启。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其中,中国青年报记者的提问是:“十三五”收官在即,请问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进展如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各项目标能否实现?代表委员十分关心“十四五”的环保规划,“十四五”要做出什么样的部署,来建设美丽中国?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非常关心的焦点问题。生态环境部官网对黄部长的回答做了公布。以下是黄部长的回答。

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目标进展情况

“十三五”已经过去了四年多了,总的来看,“十三五”的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推进还是很顺利的。根据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我们的调度统计,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也是比较好的,我们可以报告大家。

在“十三五”规划里面所确定的生态环保领域9项约束性指标中,我们到2019年年底,有7项已经提前完成。这7项里面,包括4项总量指标,也就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另外4项环境质量指标里面,已经完成了3项,哪3项呢?第一项是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均浓度,按照“十三五”规划要求,这项指标到2020年应该是比2015年降低18%。到2019年年底,我们已经降了23.1%,也就是说已经超额完成了5.1个百分点。两项水的质量指标也是很好的,一项是Ⅰ-Ⅲ类的优良水体,说得通俗点就是好的水体,按“十三五”的规划目标,是要达到70%,去年年底我们已经达到了74.9%;劣五类水体,通俗点说就是差的水体,“十三五”的规划目标是小于5%,我们去年已经降到了3.4%。所以总的来看,气也好、水也好,总量也好、质量也好,我们工作推进还是比较顺利的,完成情况也是比较好的,这和老百姓的感受也是一致的。这两年,老百姓普遍感受到周围的蓝天白云多了,绿水青山多了,幸福感也增强了。但是我们还有两项指标没有完成,在今年要继续努力。一项是单位GDP的碳排放,另外一项是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优良天数比例,这两项指标今年我们还要努力去完成,有一定难度,但是我们也有信心把它完成好。

“十四五”我们怎么考虑呢?

第一方面,在看到我们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同时,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下我们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的任务。

大家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下我们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还是在一个低水平上的提升。这样一个改善程度,或者说我们这样一个状况,离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离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用“三个没有根本改变”来概括当下的形势。第一个没有根本改变,就是我们国家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第二个是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改变。第三个是环境事件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没有根本改变。所以基于这“三个没有根本改变”,我们认为,下一阶段我们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仍然是非常严峻和艰巨的。换句话说,我们目前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还需要我们在“十四五”继续努力,继续奋斗,继续攻坚克难。

因此,基于这样一个分析判断,我们对“十四五”也有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就是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污染物减排,抓环境治理,抓源头防控,这是我们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最有效的手段,从源头防控,降低污染物排放。因此“十四五”我们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当然是升级版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另外,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第二个要抓的,就是要抓大力推动生态保护与修复,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力加强对生态保护的监管力度,努力扩大生态空间和生态容量,维护我们国家的生态安全。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绿色生态产品。

第二方面,“十四五”我们还有一项工作,要下大力气做的,就是要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这方面最近党中央、国务院也有明确的要求,我们提出了七大体系的建设,包括领导责任体系,包括企业责任体系,包括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以及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等等。七个方面的体系,涵盖了从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到损害赔偿,这样一个全链条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所以我相信,到“十四五”末,我们这样一个完整的全链条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健全以后,我们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会有一个大幅度提升。

提议设立8·15“国家生态文明日”

5月21日下午,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浙江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在浙江代表团全体会议现场,随着代表团负责人“通过”的话音落下,浙江代表团提出的《关于设立8·15“国家生态文明日”的议案》经全体代表讨论同意,向全国人代会提交。这是浙江代表团首次以代表团名义提出的议案。“提出这个议案很有意义。”会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窦树华说。

建议设立8·15“国家生态文明日”,是因为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县余村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15年来“两山”理念不断在浙江开花结果。2018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2019年,浙江成功举办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生态省建设工作率先通过国家验收。浙江生态文明制度创新领跑全国,绿色发展综合得分、城乡均衡发展水平均位列全国第一,可持续发展处于世界较领先水平。

据了解,目前,浙江、贵州、西安等多个省、市都已设立生态日。2015年,湖州正式将每年8月15日确定为“湖州生态文明日”。

代表们从各自角度阐明设立“国家生态文明日”的必要性。

全国人大代表、德清县五四村党总支书记孙国文:五四村近年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从一个欠债380余万元的穷村,成为村集体年收入50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5万余元的明星村,“两山”理念深入人心。但目前,各地的生态日时间不统一,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规模和力度,设立“国家生态文明日”很有必要。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方敏:“国家生态文明日”就像是一个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广泛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窗口,能够为全国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提供制度遵循和保障,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开拓“两山”转化通道,推动生态文明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天任:15年来,经过生态化设计、清洁化制造、无害化处理、循环化使用,成为“绿色”企业,做到“绿色”发展,产品远销40余个国家,产值和利税分别增加130余倍和70余倍。要通过设立“国家生态文明日”,让生态文明成为全民的一种信仰和各行各业的行动自觉,共建美丽中国。

猜你喜欢
代表团浙江文明
请文明演绎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我省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 推选张庆伟为代表团团长 王文涛等为副团长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各地代表团及代表剪影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文明歌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