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对策探究

2020-02-10 07:41张文春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培养对策实践能力高中地理

张文春

【摘要】 地理实践能力作为地理核心素养之一,是以基本实践活动为基础进行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理清地理实践能力的概念及内涵,将室内教学与室外教学,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进行结合,通过多种教学模式丰富实践内容,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实践能力 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047-010

新课标总结了地理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和专业价值的培养,使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后能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地理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实地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实践活动等方面内容,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内涵及地理与人类的关系,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一、实践能力内涵及重要性

1.内涵

实践性属于地理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地理学科包括的范畴之一。新课标将实践能力归纳为地理核心素养之一,更是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新课标明确指出,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综合性学科,学生实践能力作为核心素养重要内容,充分展示了地理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学生只有具备了实践能力,才能有效运用地理知识这个工具进行地理探究,以科学客观地认识地理环境。

2.重要性

首先,是地理教学的需要。带领学生进行野外考察和模拟实践是地理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地理实践通过科学实践,引导学生探究地理,提示地理发展的过程,了解地理分布和发展变化规律,属于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实践是调控地理课堂的关键因素,能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印象。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不同长度的绳子绑小石子进行抡动,以进行检验地球公转近日点和远日点速度;可以在旋转的雨伞上滴墨水,以验证地转偏向力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制作材料进行日全食的观测;让学生用电风扇吹盆中的水,以楤洋流运动。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導学生利用日常材料进行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次,高考和会考的需要。随着新高考制度的实施,地理虽然作为选考科目,但是命题时实践题目或研究性题目是固定的考点。如在近几年的全国高考文综地理考题中,对渤海湾沿岸某地贝壳堤、茉莉花茶产业发展的原因及启示等题目都体现了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考查。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对策

1.联系学生生活进行实践项目设计

地理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多联系学生的生活现象进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天气预报信息、农业生产规律、各区域风俗、区域旅游等。教师要将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内容作为学生实践项目的核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生活与地理的联系,以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另外,教师要结合学校实际和区域实际,在校本课程的指导下,进行地理兴趣小组或地理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如鼓励学生参与气象观察和地貌、植物等的观察,以丰富学生地理知识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渗透实践意识,提升实践能力。

2.通过社区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和室内,这样效果也不突出。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区开展的实践活动,以使学生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强化自身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使学生提高为社会服务的意识,爱护家庭、学校、社会环境,领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如在进行“工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学校附近或县城附近的河流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河流污染的原因,并为学生讲述至少三十年前河流的河水质量,以让学生理解,社会工业化对人们生活产生正向影响的同时也为环境带来污染。最终实现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3.帮助学生构建实践能力体系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最重要的举措是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积累实践经验。教师要多为学生创建实践平台,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自觉构建实践能力体系。

首先,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无论是为学生构建个人实践还是小组实践平台,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对实践进行分工,以使个人或小组成员都能承担任务责任。如在调查学校附近或县域废水排放时,每个学生都要对河流污染的情况进行拍照,并在河流周边进行调查,将调查汇总成报告,以培养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当实践活动是以小组形式进行时,要求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时进行交流和沟通,共同商量实践方法,汇总实践结果。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会间接或直接与社会上其他人接触,在接触过程中,学生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吸收他人优秀想法,并进行完善和吸收,以形成自己的独特实践能力。

最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学生在参与实践过程中,除了利用地理教材中的知识外,还要利用网络查询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和利用,还要与活动中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对沟通进行记录,以形成资料。这些过程都能培养学生获取资料的能力,使学生理解,实践能力是未来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如学生在进行人口增长与迁移的实践调查时,调查内容包括家族中不同人的出生地、迁移经历、受教育程度及生活水平等。学生通过调查,能对人口迁移有正确的了解,并提高自身资料搜集与整理能力。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核心素养指标为指导,多为学生创设实践平台,通过丰富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杨小瑞.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研究[D].鲁东大学,2017(06).

[2]陈燕.基于实践活动的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05).

猜你喜欢
培养对策实践能力高中地理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浅议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