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育

2020-02-10 03:59赖庆瑜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培育教学

赖庆瑜

【摘要】 高中阶段与小学、初中阶段的教育不同,学生在这一时期会逐渐形成成人一样的思维与习惯,因此,这一时期接触到的教育对他们的人生就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作用。在环保理念的培养方面,地理学科有着毋庸置疑的责任。其中,旅游资源保护意识是近年来环保界关注的一大热点,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渗透对于学生旅游资源保护意识的培养成为每一名高中地理教师需要仔细思考的教学问题。

【关键词】 旅游资源保护意识 高中地理 教学 培育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064-010

近年来,我国旅游相关新闻常常报道出游客刻画文物、不爱惜旅游资源等内容,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在于我国国民旅游资源保护意识的缺乏。虽然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但是人民的思想素质水平还处在相对不足的状态,因此,高中阶段对于学生相关环保素质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明确旅游资源保护正确行为,建立旅游资源保护是非观

在进行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培养之前,教师首先应当通过教学来引导学生明确何谓旅游资源保护行为,何谓破坏旅游资源行为。因为学生从小在父母长辈的陪伴下长大,虽然新时代的学生展现出了许多新型的思想特点,但是许多来自上一代人的思维模式也对学生造成了一定影响。例如,虽然我们大力提倡不可随地吐痰,但还是可以见到许多40~50岁的男性家长会在包括旅游景区在内的公共场合做出这一不文明的行为,潜移默化中,学生就可能产生“哦!随地吐痰也没什么嘛!”的错误观念,认为既然自己的家长都这样做,这一行为影响应该不大。因此,为了及时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的来自上一代人或是身边环境的理念,教师应当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时积极渗透旅游资源保护行为的介绍,大力强调一些不文明行为对生态文明造成的严重破坏,积极倡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改变起,为旅游资源保护事业作出贡献。

例如,在学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在讲解荒漠化、森林的相关知识时适当引申到生态文明保护在旅游资源保护中的体现上来:去森林旅游时应当注意树木保护,不得随意破坏森林植被等等,通过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来促进学生对于旅游资源保护行为的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了解旅游资源保护相关政策,感受旅游资源保护重要性

在政府层面,旅游资源保护也逐渐成为了一个重点关注的模块。在地大物博的国家,旅游资源数不胜数、风光美景令人惊叹,但是由于游客生态文明素养的低下,许多观光景点、旅游热点的资源都在遭到一次次的践踏后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包括人大、国务院等在内的政府组织针对这些恶劣现象出台了相关保护旅游资源的法律法规,实施细则,并且要求相关单位切实履行、贯彻好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同建设的环保义务。通过向学生展示这些相关法规,学生就能够对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地位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在面对破坏旅游资源的行为时也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及时阻止身边的人对生态文明造成破坏。

例如,在学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适当介绍一些旅游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条规,并且对这些法规颁布、实施后带来的各方面作用进行介绍,以帮助学生在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理解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并且逐渐影响身边的家长、朋友。

三、观看旅游资源保护相关短片,直观感受旅游资源保护

随着社会各界对于旅游资源保护关注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相关的纪录片、宣传片、公益广告等视频出现在网络、电视等各大媒体上。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的教学时,就可以提前对这些视频进行挑选,筛选出高质量的短片并且在课堂上进行播放。无论对于哪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视频不仅能够激发起他们课堂学习的兴趣,在长期的教学观察过后,笔者发现课堂上观看的视频还有给学生带来更深刻印象的作用。因此,通过旅游资源保护相关短片的播放,学生就能够更加直观地从图片、影片、音乐当中感受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体会旅游资源对于人类精神世界而言的重要建设意义,从而逐渐培养自己的旅游资源保护意识。

例如,在学习《地球上的水》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播放科幻电影《年轻人》中的一个展现未来世界的片段,在那个世界中,加油站变成了加水站,人类需要在这里买水进行体内所需水分的补充。在这样震撼的场面当中,学生就更能够体会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养成包括旅游环境水资源保护在内的生态文明意识。

四、进行旅游资源保护相关实践,促進学生旅游资源保护意识提升

在进行地理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前往周围的具有特殊地理环境的场所进行地理知识的巩固与感受。笔者认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适当提倡学生进行旅游资源保护方面的相关体验,因为在实践当中学生能够获得有别于课本知识、老师讲解的感想体验,有利于学生旅游资源保护意识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时,教师可能会提倡学生前往周边的公园、建筑类景点、博物馆等等城市组成元素中进行参观,这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旅游资源保护知识对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介绍,帮助学生认识在公园、景点、博物馆等旅游场所中应当注意的旅游资源保护行为、可以开展的旅游资源保护活动,并且提倡学生组成实践小组,为相关旅游场所旅游资源保护秩序的维持作出贡献。

结束语

旅游资源保护不仅仅是相关专家的工作,亦是每一个地球人义不容辞的义务。面对曾被人类肆意掠夺资源的大自然,我们应当摒弃“征服自然”的错误理念,以可持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继续我们的生活。在高中地理的教学当中,旅游资源保护的理念渗透也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在明确是非、了解法规、观看短片、进行实践等方面进行教育教学的优化。

[ 参  考  文  献 ]

[1]张待利.城墙类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开发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

[2]付蒙.人教版高中旅游地理活动教学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培育教学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