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设计

2020-02-10 03:59欧阳昌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物理

欧阳昌文

【摘要】 高中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行的学科,物理理论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对于社会发展与进步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新课改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物理不仅要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与创造能力。为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与身心发展入手,导入更多生活化教学内容,让学生落实从理论到实际的学习过程,有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教师应当加强对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认识,不断革新教学方法,设计更多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全面提高。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及相关理论,就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了研究,力求提高教学有效性,推动教学改革发展。

【关键词】 高中物理 生活化教学 实践方针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072-010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传统物理教学观念与现代社会呈现出脱节状态,新课程标准对当前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物理情境。”实践证明,挖掘生活化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标。

1.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应试教育背景下,外界给学生无形中施加了升学压力,教师为了让学生进入理想的学校,也常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展开理论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自主意识,也很难培养对于学科切实的兴趣,被动学习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不利于学生的长效发展。生活化教学能够通过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打开一个观察生活、探索世界的窗口,对于高中生而言具有较高的吸引力,通过对于生活化物理知识与现象的运用,学生也能逐渐产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成长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自动自发探索知识,走出应试教育的压力,反而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成课改教学任务。

2.当前高中物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现状及问题

2.1学生压力导致的消极学习情绪

初中到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与学习环境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学生在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的同时,对于外界的探索欲与思考欲也水涨船高,但在高考的重压下,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自主意识无形中受到了压制,面对抽象、内容复杂的物理学科,被动学习很难引起学生的理解欲,学生会认为物理学科的学习仅仅是为了升学,难以对学科产生切实的理解。面对物理困难也很难提高积极性,甚至产生消极厌学的情绪。

2.2错误的学习方法导致的学习效率低下

传统学习方法以理论记忆与题海战术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于依赖惯性思维,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很容易从自身学习与生活经验入手,套用物理理论,导致认知不明,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解构。如在学习摩擦力相关知识时,依靠生活经验学生会误认为滑动摩擦力与运动反向相反,反而进入思维误区,降低学习效率。

3.构建高效高中物理课堂,优化生活化教学模式

3.1结合生活实例开展教学,加深学生理解

物理知识较为抽象,需要高中生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与理解能力,为了加快学生的理解速度,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导入理论学习,从引发学生兴趣入手,引导学生深化理解,夯实自己的物理基础。如在学习电池电压与容量等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思考,在智能手机更新换代较快的当前环境下,手机的使用周期正在缩短,而手机中的电池应当怎样处理,才不会引发环境问题呢?据此让学生展开实验探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收集相关信息,也可以走访相关行业人员,对旧电池的利用有更清晰的认识,并进而思考新旧电池的差异,最终得出旧电池电量远小于新电池,因为内阻增加导致内耗能力的提高,使用过程也随之缩短,对电压与电容知识有更具体的认识。

3.2结合情境教学将理论导入生活,优化物理问题

物理学科内容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将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生活与物理知识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并将所学的知识有效地利用起来,合理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在学习圆周运动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观察洗衣机的工作过程,在课上自由讨论洗衣机给衣服脱水的工作原理,学生会提出这是离心运动,随后教师再结合离心运动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向心力作用下洗衣机里的水正在做圆周运动,向心力越大,水就越容易脱离衣服。结合生活现象,学生能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学有关现象,也能更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又如在学习电学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电路探究,利用小灯泡与多控开关的实验,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理论知识优化电路,提升学生实践力与创造力,引导学生积累更多运用经验。

3.3导入生活化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

现代教育对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有了更明確的要求,在高中物理课堂导入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实现核心素养培养,让学生走出传统单一课堂带来的束缚。教师可以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导入更多生活啊案例,丰富物理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思维维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思考秋冬季节针织类衣服的静电反应,得出人体带有静电的结论。还可以在学习力分解这一知识点时,利用多媒体导入生活化案例,如一人拉动物体与多人拉动物体的速度是不同的,展示力的分解,进而渗透理论教学,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与探究兴趣。

[ 参  考  文  献 ]

[1]南宫琛佳.浅析高中物理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7(04):215.

[2]王芳.创设高中物理教学情境的实践及思考[J].中学物理,2015(21).

[3]周洁.论高中物理力学生活化教学[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4,32(10):92-93.

[4]沈化旺.浅谈如何做好高中物理力学的生活化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1):164.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解题中推理法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