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幼儿区域材料的有效投放

2020-02-10 07:41李晓璇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材料投放区域活动有效性

李晓璇

【摘要】 区域材料是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载体和媒介。幼儿可以在区域活动中获得能力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性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混龄教育的发展,文章对混龄幼儿区域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以及就混龄幼儿区域材料的有效投放,从材料投放的可行性、单一性、合作性以及动态性四个方面尝试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混龄幼儿 区域活动 材料投放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117-010

近年来,随着混龄教育逐渐得到教育界和家长的关注以及肯定,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采用混龄教育的教学方式。区域活动作为幼儿混龄教育中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幼儿教师基于活动的特征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幼儿通过接触各种不同的材料,在亲身实践和操作中,实现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因此作为幼儿直接感知和操作的载体,区域活动材料的丰富性、合理性、开放性直接关系到幼儿混龄教育的开展以及质量。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混龄教育的发展,本文对现阶段混龄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有效投放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混龄幼儿区域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

混龄区域活动是通过大小结对,大组幼儿指导小组幼儿,合作操作一份区域材料,利用“混龄”的特点,促进幼儿各自在感官认知、语言交流、社会协作与情感活动等方面全方位发展,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领导力以自信心,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育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同龄幼儿独自开展的区域活动所难以获得的。但是,在具体的幼儿混龄教育实践中区域材料的投放仍然存在着较多问题。

(一)对于投放材料的层次性缺乏认识

区域材料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可以满足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儿操作需求。但是在材料投放的时候,对于混龄幼儿的认识性不够。其一,混龄幼儿主要体现在年龄的差异,不同年龄的幼儿操作水平和能力不同,但是对于同龄幼儿操作材料的要求一样,却忽视了同龄幼儿之间存在的水平差异。其二,同一幼儿对不同区域的材料操作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擅长语言区域的材料,但是对于数学区域材料却操作能力较差。

(二)对于投放材料的操作性缺乏深度

考虑到混龄幼儿的特点,尽量投放种类多、数量足的活动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这样子确实能满足材料投放的多样行和层次性,但是实际情况可能是幼儿对于投放材料“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去挖掘探索材料,虽然材料多种多样,但是幼儿对于每种材料都是蜻蜓点水,使得材料的多样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并限制和影响了幼儿的创新思维。

(三)对于投放材料的协作性缺乏衔接

针对混龄幼儿的材料投放,没有充分利用混龄的特征,发挥“大带小,小促大,大小结对”的作用,对于混龄幼儿虽然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但是材料之间缺少衔接以及互通,从而影响幼儿的合作能力。

二、混龄幼儿区域材料投放的策略

基于混龄幼儿区域材料投放中出现的问题,为了混龄幼儿能在区域活动的材料操作过程中获得良好发展,文章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尝试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材料投放时要考虑可行性

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应适宜所有幼儿的一般性需求,考虑到材料操作的可行性。混龄幼儿层次水平相差较大,对于操作材料的可接受能力也是相差万别,在幼儿操作材料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观察和记录,保证材料的操作是在所有幼儿能力的可行范围,根据需要及时修改操作材料。

(二)材料投放时要避免单一性

《3~6歲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教育建议中倡导“多为幼儿选择一些能操作、多变化、多功能的玩具材料和废旧材料”。区域活动多投放一些多功能的操作材料,当幼儿操作一段时间之后,教师通过适时地加入一些新的规则,可以促进幼儿对操作材料的继续探索,避免对材料产生厌烦心理。一物多玩,使得材料的价值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培养调动幼儿的发散思维。

(三)材料投放时要突出合作性

混龄幼儿的材料投放首先要考虑到不同年龄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协作,大龄的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通过指导小龄幼儿可以提升自信心,获得快乐的体验。

(四)材料投放时要体现动态性

在区域活动的操作材料投放时,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变化,对操作材料动态更新。混龄幼儿投放的材料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每次投放的材料不一定符合现阶段所有幼儿的能力水平,不同的时间,幼儿操作区域材料的兴趣和水平都会改变,教师应该多观察记录这种动态改变,适时的更新幼儿的操作材料,既要符合现阶段幼儿的能力水平也要满足幼儿的求知欲。

区域材料作为混龄幼儿教育中重要的媒介和载体,科学合理的投放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对于材料投放的主体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混龄教育中,教师必须在同一空间下面对不同年龄的幼儿,选择投放不同的区域材料,以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操作需求,这些都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挑战。一方面,完善幼师入职之后的培训和再学习的管理制度,落实幼师素质和能力的不断培养;另一方面,幼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观察和记录幼儿操作材料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及时调整适合幼儿的投放材料,加强对幼儿的引导,使幼儿完全投入到区域活动中,有效地提升幼儿园混龄教育的教学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张玲.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设计与投放的有效性探析[J].新课程(上),2017(6).

[3]齐玮.混龄班数学区操作材料的投放策略[J].幼儿教育研究,2017(2):41-43.

猜你喜欢
材料投放区域活动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思考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主题区域环境创设浅析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