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利用微信平台加强家校互动的德育探索

2020-02-10 03:59李志嫦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家校互动毕业班微信平台

李志嫦

【摘要】 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的学生还处在三观形成的初期,初三的学生学业日益繁重,心理压力巨大,很容易出现心理的障碍和逃避的心理,而作为班主任也是兼备教学和德育的压力,时间非常的紧迫,所以在新的社会环境和新的德育要求下,微信平台成为了最有可能担当重任的家校互助的重要手段,弥补之前的缺陷。本文探讨在新时期的德育形式下,以微信为媒介,加强和家长、学生的沟通联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结合德育目标,精准地推广正面的德育知识,并和其他常规德育手段形成合力,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灵状态备战中考。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 毕业班 微信平台 家校互动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177-020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的学生还处在三观形成的初期,身体的迅速成长,体力和行动力都加强了,精力也很旺盛,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但是由于小学长期处于父母的保护下,因此分辨能力不强,性格容易冲动暴躁,喜欢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喜欢跟风,因此容易受朋辈的影响;并且由于青春期处于叛逆期的阶段,对父母的教育有抵触的情绪,对师长的正面教育也比较审慎,不容易全盘接受,反而容易受到电子媒体,网络风向,朋友群体的影响,初三的学生学业日益繁重,心理压力巨大,很容易出现心理的障碍和逃避的心理,而作为班主任也是兼备教学和德育的压力,时间非常的紧迫。针对以上情况,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应该也要与时俱进,引入新的平台新的技术手段加强家校互动的合作。《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荐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在教育中,除了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外,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应该进行助力才能让青少年更健康地发展成长,这就是家校合作,形成一种良性的家校互动模式更有利于学校德育的实施。传统的家校教育,一直都是通过家访、电话、签名、约见、家长会等形式进行的,但事实上,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方式已经不足以促进家校沟通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例如老师需要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家长可能因为工作忙不能及时接电话和到校沟通,而当家长有空的时候老师也忙于上课和改作业,这样就会造成沟通时间的错位,容易形成家庭和学校、家长和老师的沟通盲区,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要与时俱进,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和新的方法。

网络时代的到来,拉近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加快了人们的节奏,也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因此让家校互动信息化、网络化成为了时代的需要和要求。因为网络教育具有实时性和准确性的特点,能够忠实地反映问题,也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无论何时何地,距离远近,都能够进行家校教育,另外内容上也能够更丰富多彩,交流方式也更多样。另外,网络化条件下的家校互动也能够改变原有的的单向够沟通方式,使家长和学生除了接受教育信息外,也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让教师及时调整教育的思路,更好地实施德育措施,实现德育工作的良性循环。

对当代中学生来说,网络化实现了他们多元化认识世界的目的,各种各样的社会软件冲进了他们的世界中,QQ,微博,微信都是时下流行的社交媒体软件,而微信则是初中生最喜欢的一种,因为微信具备了QQ的社交特点,但是又具有可以语言操作、视频操作的可能性,另外對于学生来说,微信还具备朋友圈的功能,可以发图片显示自己的状态,也实时发表一些看法,表达心情,还能就问题提出讨论,在朋友圈里引起或是争论,或是共鸣,弥补了朋友间平日无法相见的思念也感觉到被关注的温暖。因此有事没事发个圈成为了时下中学生最为喜闻乐见的交友互动方式,也切合他们爱表达的心理需要。另外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在生活工作中微信的使用几率都是很高的,很多公司企业单位都有微信群,因此用微信来沟通已经成为了日常的习惯,所以在新的社会环境和新的德育要求下,微信平台成为了最有可能担当重任的家校互助的重要手段,弥补之前的缺陷。

初中班主任利用微信平台加强家校互动的策略:

一、以微信为媒介,加强和家长、学生的沟通联系

在班级里可以成立家长和学生的微信群,在建立群后,老师要针对微信群的纪律提出一定的要求,订立规矩,例如不要乱发与德育无关的信息。微信群可以成为班级宣传的阵地,老师可以利用微信群发布学生在校活动的图片,上课的情况,还有就是取得的一些成绩,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也有利于竖立班级的榜样和打造班级的良好形象。在用微信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用图片和视频、语音作为辅助,及时说明孩子的问题,也可以举出一些对比的例子,让家长能够进行比较反思,及时对自己的家庭教育行为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的沟通更高效,更直观,能够实现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另外老师和学生的微信交流会更朋友式的聊天,让学生能够消除面对老师的戒心,敞开心扉,大胆与老师沟通和交流,畅所欲言,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更能把握学生们的思想动向,及时处理问题,在班级里营造正能量的舆论氛围。

二、结合德育目标,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例如学业,朋友交往,情感的障碍之类,部分学生会出现一些心理的问题,例如厌学,内向,暴躁等,并会在朋友圈发布一些负面的信息。作为德育工作者的班主任如果留意到这些学生的行为后已经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例如通过和任课老师沟通,和学生当面谈心了解成绩下降的原因,也可以朋友圈的评论功能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如果有些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告诉老师,老师也可以通过和家长的语言通话和家长了解情况,从而得知学生在家的情况和状态,有利于根据学生的特殊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德育工作是合力的结果,微信的平台有利于各方面力量的联合,达到德育工作的有序、有效,营造和谐的家校和师生关系。

三、利用微信积极精准地推广德育知识

对于微信平台来说,微信群和朋友圈是发布消息的很重要的途径,具有及时和精准的特点,能够对于群里、圈里的特定对象发布信息,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者,应该多留意有关德育和学生成长的有关信息,对于各种途径获得的信息,首先要经过严格的过滤和筛选,选出真实、准确的,来源清晰的,然后通过朋友圈和微信群里发布出去,让家长和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有用的经验。当然,如果有家长和学生发布相关的信息,老师也要进行甄别,如果发现有不确定和不真实的信息,也要及时进行提醒和删除,不要误导群里的其他成员。微信推广德育知识比传统的家长会和家长信的方式更具有连续性和实效性,能够不受时空限制进行正能量的推广,另外老师和家长、学生的相互点赞和短评也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更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四、和其他德育手段形成合力,成为优势的互补

微信平台作为德育手段既有自身的优点,也有缺点,例如信息大量的泛滥,班主任需要大量精力投入去进行海量的信息筛选,另外由于微信群缺乏文件存储的功能,家长也容易因此漏掉重要的信息,针对这些不足,微信平台是作为新时期家校合作的重要手段,但是不应成为唯一的手段,而应该和其他的德育方式一起,形成优势的互补,各取所长,让德育活动顺利的开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专家说过,最好的教育关系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然后我们一起打败问题。”只有家长和老师站在统一战线上,目標达成一致,才能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孩子才能得到最好的教育。综上所述,初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的阶段,尤其是孩子们要面对学业的繁重和升学的压力,因此在初中阶段尤其是毕业班阶段微信平台理应成为班主任加强家校合作的重要手段,增强家校、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定向发布德育信息,与其他德育手段形成良好的互补,而对于网络的不良影响只要我们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初三的德育工作是繁重的,作为初三的班主任,我们要捧一颗玲珑心不断思考教育方法,炼就一双慧眼去发现问题,让学生在紧迫的时间里,在兴奋愉悦的状态中学习,变厌学为爱学,变苦学为乐学,才能为他们在中考的成功与超越奠定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戴元光,全冠军.传播学通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2]白云.浅析网络条件下家校互动对构筑和谐德育环境的作用中小学生报2007.3.

[3]沙春菊.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德育天地,2014.5.

猜你喜欢
家校互动毕业班微信平台
尴尬
优秀教师“留级”弥补不了师资短板
户外课
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班学生自我意识现状调查与研究
基于家校互动网络平台的小学语文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新媒体时代微信舆情的监控策略研究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
搭建家园互动平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实践研究
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实施方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