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班级中等生 爱心引导同进步

2020-02-10 03:59李丽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等生班主任

李丽华

【摘要】 “中等生”的普遍特点是成绩平平、各方面素质平平、班级活动参与度亦平平,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很少展现出需要教师帮助或是指导的一面。因此,相对于成绩优异的优等生与急待指正的后进生而言,中等生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很容易成为“透明人”。然而,每一名学生都值得被关注、都渴望被关注,特别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素质、人格特点都处在一个快速形成的阶段,教师的关爱能够对学生产生许多正面的影响,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关键词】 中等生 爱心引导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194-010

作为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关注的对象往往是优等生或者后进生,而常常忽略了夹在二者之间的“中等生”。优等生成绩优异、态度端正,为了帮助他们获得更高层次的提升,班主任会更加关注他们、及时给予他们建议。后进生学习态度差、学习习惯差、学习成绩差,为了及时引导他们回归到正确的学习道路上,班主任也会给予他们较多的指导。而对于中等生而言,他们既没有展现出学习或是性格上的闪光点,又没有成为令人头疼的“差生”,因此也就很容易被班主任所忽略。这是每个教学阶段的班级中都会出现的问题,值得每一名教育工作者进行思考。

一、增加师生互动沟通,拉近师生之间距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都只是作为课题上的一个“授课者”,课程结束后就会离开教室,如果是班主任就会在班会课时再出现在学生面前一次,其余时间很少与学生互动、沟通。这一教学模式十分不利于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因为讲台上的教师对于学生而言是有一定距离的,就像一个“演员”。观众在面对演员时难免会因为敬畏而产生一些畏惧之情,认为对方与自己不是同一类人,不敢与其亲近,笔者认为,如果教师不经常与学生进行互动,那么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形象亦是如此。

这一现象的发现是在一次与学生家长交流的过程当中,笔者了解到这样一个现象,班级里的一个内向的男孩非常害怕我,家长举出的例子令我感到十分不解:这个孩子平时成绩不算差,也不爱调皮捣蛋,我又没有批评过他,为什么会这么怕我?在分析過后,笔者认为,在中等生心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疏远。因为不仅平时教师不会与自己交流,在考试、比赛等活动举行时班主任也只会同优等生或是后进生进行沟通,极少找到中等生,对他们进行指导或帮助。因此,笔者认为,关注班级中等生的第一步在于班主任应当增加与学生互动、交流的频率,利用课间、课后等时间来到班级了解学生们的课余活动,将他们视作朋友而非学生,与他们聊一些轻松而又有意义的话题,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可怕的老师”的形象。

二、客观对待每位学生,给予学生充分尊重

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许多班主任都会带着一些主观色彩去进行活动的安排。例如,在接到学校层面下发的“演讲比赛”的通知时,班主任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一些成绩优异、品德端正的优等生,并将候选人范围直接缩小到了他们身上,自然而然地认为能够代表班级出战、为班级争得荣誉的就是他们。然而,在笔者的教育经历当中,就遇到过这样的一个情况。当收到演讲比赛的通知时,笔者也习惯性地想到要从几名平时表现优异的学生当中选择参赛者,但是在班会课上,笔者还是公布了这一通知。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一个平时在班级当中默默无闻、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女生在课后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告诉我她想要参加演讲比赛。通过对她的初步审核,我发现她非常有演讲天赋,表达清晰、谈吐流利、仪态得体,虽然平时在班级中不爱表现,但是一开始演讲就会展现出十足的青春活力。最后,正是这一名“中等生”为我们的班级赢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自那以后,笔者对于“客观对待每位学生”这一我们常挂在嘴边的教育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只有真正做到充分尊重、积极帮助每一位学生,才能够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三、全面关注每位学生,及时给予学生鼓励

自从纠正重点关注优等生与后进生的错误班级管理理念后,笔者在平时的工作当中都会认真、全面地关注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笔者惊讶地发现过去被定义为“中等生”的学生其实大多具备着一些过去没有被人发现闪光点。因为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成长经历不同,他们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性格,因此每一名学生都是特别的、都是不一样的,都是值得长辈们充分关注的。有的学生善解人意、有的学生喜欢绘画、有的学生喜欢写诗......这些性格、特长上的特点可能不会使得学生在班级中发光发亮,成为中心人物,因此如果“中等生”性格内向、不爱表现,就更容易淹没在班级人潮当中。这时,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密切的关注来发现中等生身上特别的闪光点,并且及时给予他们肯定与鼓励,给予他们在班级当中展现自己的机会,就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投入更多的努力去充实自己,使闪光点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结束语

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建设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年龄段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既全面又特别的教育方式。“全面”是指班主任应当客观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平时的学生教育过程中做到全面关注、全面帮助,不因为重点关注优等生或是后进生而使得中等生感到被冷落。“特别”是指班主任应当在全面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同时发现学生身上独特的闪光点,并且及时给予学生肯定,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改正自己的补足,通过善于发现的眼睛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不成为班级中“沉默的大多数”。

[ 参  考  文  献 ]

[1]李强.初中学生的学习品质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浙江省某市初一年级学生的调查[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9(07):45-53.

[2]本报评论员.走出“中等生”的舒适心怀高远梦想不负时代华年[N].惠州日报,2019-01-15(A01).

[3]申卫革.通过主体性教育优化班级中等生非智力因素状况的研究[J].池州师专学报,2004(02):114-116.

猜你喜欢
中等生班主任
我的“自画像”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中学化学教学中万不可忽略中等生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