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视域下民族艺术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2020-02-11 17:31蔡爽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年5期
关键词:贵州民族艺术

蔡爽

(天津商业大学 宝德学院,天津 300384)

我国是由多民族共同构建的国度,民族艺术是具有历史传承、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艺术,各民族都秉承自身的民族精神,并保持着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民族艺术教育,在近年来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已有了突出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为推广和传承贵州民族艺术教育,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将非遗民族艺术教育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形成传播贵州民族艺术教育的新方式。

一、背景及研究价值

振兴传统工艺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远大目标,文化部、教育部联合主办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普及培训是实现远大目标的重要举措。2017年,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明确了文化产业与教育、旅游、互联网等领域融合过程的目标产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依赖于传承人所掌握的独特记忆规范和知识体系。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这种经验式的知识体系呈现出守旧的滞后性,迫切需要一种现代转型。

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因此文化艺术也是多元的,不仅是贵州自身文化艺术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艺术教育应纳入现代教育体系,应形成规模化和社会化、科学化传授教育体系。近年来,民族艺术教育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虽然有了突出的成果,但究其教育效果与理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如今已身处于信息爆炸时代,新媒体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我们的社会日趋多元化、开放化,当今我国的民族艺术教育的发展已受到新媒体技术传播的影响,应将民族艺术教育与新媒体传播紧密结合。我国民族艺术教育应怎样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如何在民族艺术教育的课堂上将新媒体技术的价值充分地利用,这些已不仅仅是靠理论来解决的问题,更应是以重大的实际行动来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应当创造条件,有意识地将民族艺术教育与新媒体相结合,进行民族艺术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二、研究内容

贵州作为我国民族艺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区域之一,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历史,其民族艺术文化资源的潜在市场是非常巨大的。传统民间艺术无论是在其使用功能上,还是在其表现内容和审美特征上,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民族艺术文化色彩,应从贵州民族艺术本身着手,通过对民族艺术的整体剖析,明确民族艺术教育可开发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在理论研究和遗产地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构建民族艺术教育的新体系,以此为民族艺术教育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民族艺术的不同类型及其特征,以此提出民族艺术教育传承过程中新媒体技术介入的对策,达到推动民族艺术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化。

三、研究目标

以新媒体技术为切入点,立足于贵州民族艺术教育的传承与开发研究,探索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新模式和新思路。将非遗民族艺术教育进行深度挖掘与提炼。首先,应研究如何活用贵州民族艺术,与当下的艺术设计创作相融合,以展现出传统民族艺术教育与现代工业化产业的互动互补;其次,应深入地挖掘地域民族艺术中的人文精神,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在兼顾文化特色与地域性特征的同时,突出时代性、创新性及实用性,十分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弘扬,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贵州民族艺术教育产业链,产生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四、研究重点

将新媒体技术与贵州民族艺术教育相结合,将民族艺术教育与录像、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相结合,进行一种崭新而生动的民族艺术教育实践。

现如今,艺术品已不再是摆在橱窗里的静物和挂在墙上的平面画作,新媒体技术为艺术品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已经走进了生活,融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它将艺术品的特性客观、生动地进行展示,将多媒体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艺术因素相结合,是富有规律性的、富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

新媒体艺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其与作品之间的直接互动,并能够通过直接参与的方式来改变作品的造型、影响或者意义。运用新媒体技术可以使贵州民族艺术作品与学生、欣赏者之间形成互动,通过展示出的画面和场面,让人们有了视觉和感官的双重感受,来触动学生和欣赏者的心灵,从而让学生和欣赏者了解到贵州民族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意图。通过新媒体技术,我们还可以直观展现出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并通过这种艺术实践引起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共鸣,从而突显出新媒体技术下贵州民族艺术的魅力与价值。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以贵州民族艺术作品为基础,通过对艺术品的题材内容、艺术特点、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利用技术进行图像处理、形成数字动画,采用三维影像及AR技术等手段,对贵州民族艺术的展示方式进行大胆突破,制作一款具有虚拟现实技术的贵州民族艺术教育APP,并研究带有贵州民族艺术的特色衍生品,让受众可以学习民族艺术品的制作过程。

使贵州民族艺术教育原有的单向、静态、实体空间的传统教育方式向双向、动态、虚拟空间发展,力求实现具有交互性特点的创新展示,让人们能够不受地域条件限制,深入了解贵州民族艺术的文化内涵,学习制作方法,推动贵州民族艺术的传承,使贵州民族艺术的资源优势与新媒体技术实现完美结合,让贵州民族艺术教育方式更加贴近现代生活理念。

AR技术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环境相互叠加融合后形成场景呈现给体验者的一种新技术。我们可以通过AR虚拟现实技术来呈现贵州民族艺术品的制作工序,体验者通过点击观看制作视频即可更好地理解其文化内涵,还可以制作三维动画模拟的设计小游戏,让学习者可以进行模拟操作,从而充分调动学习者了解传统民族艺术的积极性,为我国民族艺术教育注入新的生命力,增强我国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动力,形成传播贵州民族艺术教育的新方式。■

猜你喜欢
贵州民族艺术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纸的艺术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