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区:走出高质量发展“好路子”

2020-02-12 00:39吴佳彬九江市柴桑区委办
江西农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区级全区村级

文|吴佳彬 (九江市柴桑区委办)

近年来,柴桑区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强堡垒的重要抓手,着力在健全机制、创新模式、压实责任上下功夫,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推动、资源盘活、共同发展”的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子。2019年已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

画好“规划图”

2017年,柴桑区在全市率先制定村级集体经济三年攻坚计划,明确“5151”发展目标,即到2019年底,全区集体经济收入超5万元村达100个,超50万元村达10个。2020年,在全面完成三年攻坚计划基础上,区委又及时制定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计划,明确“10100”发展目标,即到2022年底,全区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10万元,每个乡镇至少有1个村超100万元,培育一批在全省有影响力的集体经济强村。

柴桑区坚持区级统筹、突出重点、兼顾平衡的理念,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4条措施,在项目、融资、用地、税收等方面,对村级集体经济给予倾斜。按照区级资金撬动、项目资金主导、乡村资金补充的思路,整合惠农惠民资金,向村集体产业集中投放。2017年至2019年,累计投入区级党建经费8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950余万元、扶贫专项资金2440余万元。

打好“组合拳”

柴桑区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走“六型”多元发展之路,切实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模式,引导“来”字号农业龙头企业与村集体股份合作,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使农民变股东、租金变股金。目前,全区已建立土地(资源)合作社13个,覆盖农户370余户。充分挖掘闲置的学校、门面、厂房、仓库、货场等村集体资产,通过对外出租、市场经营等方式,着力把闲产转化为固定财源的资产,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全区92个行政村中,有资产经营性收入的达37个。目前有股份经营收入的村达32个。

该区针对集体资产资源贫乏,产业基础薄弱的村,采取乡镇让利分红的模式进行扶持。比如,江洲镇每年从渡口收益中拿出50万元按人口比例分给各村,直接增收3-5万元;港口街镇依托光伏扶贫政策,积极争取优惠政策,为所有村安装光伏电站,年均增收5万元等。各乡镇均制定村级招商引资税收奖励政策,2019年全区有招商引资奖励的村达44个。

同时发挥城郊优势,大力发展休闲采摘、农耕体验、户外健身等城郊一日游经济,做大村集体经济。沙河开发区、城子镇、涌泉乡等也通过举办蓝莓采摘节、桃花旅游节、水果采摘节、百年庙会等形式,提升地区影响力,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用好“指挥棒”

柴桑区坚持区领导、区直单位挂点全覆盖原则,区四套班子成员每人挂点一个乡镇、联系一个村,帮助制定发展计划、督导任务落实。每个区直单位帮扶一个村,每年至少投入1万元帮扶资金,至少协助帮扶村争取一个政策项目,至少帮助帮扶村建立一个模式好、增收稳、管长远的集体产业,有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做大做强。他们把村干部报酬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挂钩,明确可根据收入总量、增量和质量等情况,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提取不超过20%用于奖励村干部。2019年,全区12个乡镇中,7个乡镇、38个村落实了奖励政策。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贡献突出的村干部,优先考核评优,优先推选为“两代表一委员”、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优先考录为乡镇班子成员或事业编。2019年,实行季调度、半年评比、年终验收的推进机制,区级层面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进行一次督导调研、开展一次研判会诊,对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得力、工作成效不明显的,通过约谈、督办等形式,督促限期整改。

猜你喜欢
区级全区村级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保定市首家县区级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莲池区揭牌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如何更好地走好区级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推进报台网深度融合 做强区级融媒体中心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