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肿瘤6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0-02-12 09:25王洪志张成果郑昌建王亚荣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19期
关键词:浸润性尿路上皮

杨 林,罗 军,熊 波,王洪志,张成果,韦 伟,郑昌建,王亚荣,文 爽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重庆402760

尿道肿瘤临床极为罕见,尤其是原发性肿瘤。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男性发病率约为4.3‰,女性约为1.5‰[1]。由于其发病率极低,目前尚缺乏大样本的分析报道。本院自2014—2019年共收治尿道肿瘤患者6例,现回顾分析临床资料,总结诊断和治疗结果如下。

1 病例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4—2019年共收治尿道肿瘤患者6例,其中男2例,女4例;发病时年龄49~67岁,平均年龄(59.3±3.84)岁;2例男性患者发现尿道肿瘤之前因“膀胱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行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4例女性患者肿瘤均原发于尿道。

1.2临床表现 1例男性患者表现为肉眼血尿,另1例男性患者表现为尿道出血,其余4例女性患者表现为尿道口肿块和(或)肉眼血尿、排尿费力等,首诊时间约2周至6个月。追问病史,4例女性患者均自诉长期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1.3辅助检查 尿常规均可见镜下血尿,部分白细胞升高,其余实验室检查,包括肿瘤标志物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4例女性患者泌尿系统彩超检查(双肾、输尿管、膀胱)未见明显异常。6例患者MRI检查均未发现明显淋巴结转移。2例男性患者行尿道镜检,见尿道球部/盲端新生物。

1.4手术方式 2例男性患者行残留尿道新生物电切术。4例女性患者均初诊为“尿道肉阜”,行膀胱镜检+尿道肉阜切除术,膀胱镜检均未见异常,术后病检提示尿道肿瘤; 其中3例进一步行尿道全切+阴道前壁切除+膀胱部分切除+膀胱造瘘术,术后均转肿瘤科进一步行顺铂为基础的化疗;1例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拒绝进一步手术,要求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未行淋巴结清扫。

1.5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 本研究1例男性患者病理检查显示为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尿道残端未见肿瘤侵犯;1例男性患者为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可见尿道残端累及。4例女性患者中,3例术后病理检查提示为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其中1例伴鳞状上皮化生;1例为尿道腺癌,切缘均为阴性。根据最新国际抗癌联盟TNM分期系统,本组6例尿道肿瘤患者术后临床分期:T1N0M0期2例,T2NXM0期1例,T3N0M0期3例。

1.5随访情况 5例患者获得随访,1例女性患者失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5年。随访项目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泌尿系统彩超、盆腔CT等。本研究2例男性患者行残留尿道新生物电切术,均于术后1年内复发,再次行肿瘤电切术。2次电切后,1例随访至今未见复发;另1例于2次手术后2年再次复发,拒绝全尿道切除,第3次行肿瘤电切术,术后随访至今亦未再复发。3例女性患者获随访至今,其中2例随访至今无复发,1例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但拒绝进一步诊治。

2 讨 论

尿道肿瘤,尤其是原发性尿道肿瘤临床上极为少见,预后也欠佳[2]。本研究2例男性患者,1例因“膀胱尿路上皮癌”行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病理提示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尿道残端受累及,为继发性尿道肿瘤,另1例尿道切缘阴性,与4例女性患者同为原发性尿道肿瘤。全膀胱切除术后继发性尿道肿瘤发生率(0.7%~18.0%)虽不高[3],但密切影响患者预后,多与尿道前列腺部、基质或膀胱颈受累及、尿道切缘阳性、肿瘤多发等危险因素相关。

原发性尿道肿瘤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明确,本组4例女性患者长期反复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可能为致癌因素之一。原发性尿道癌最常见的病理组织学类型是尿路上皮癌,其次是鳞状细胞癌和腺癌,腺癌较少见,尤其是男性尿道腺癌,极为罕见,其发病率远低于女性尿道腺癌[4]。

原发性尿道肿瘤临床表现各异,往往不典型,易误诊为“尿道肉阜”或“泌尿系统感染”,甚至“尿道狭窄”[5]。本组4例女性原发尿道肿瘤患者,均初诊为“尿道肉阜”,与症状、体征不典型有关。4例女性患者均行了膀胱镜检,未发现明显异常,可见膀胱镜检在女性原发性尿道肿瘤的诊断意义有限。笔者认为原发性尿道肿瘤的确诊需依靠病理学诊断,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仅供参考。

原发性尿道肿瘤的治疗方案目前尚有争议,有学者认为应行尿道肿瘤根治性切除,并辅以放疗或化疗[6],也有学者认为无需放、化疗及淋巴结清扫,仅行尿道肿瘤根治性切除即能取得满意效果[7]。但多数研究推荐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8-9],具体方案应由肿瘤的部位、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决定。对于尿道远端较小或非浸润性的肿瘤(T2期以内)可行尿道部分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尿道远端1/3~2/3,保证切缘阴性。本组4例女性原发性尿道肿瘤患者中,1例因一期手术病理检查为“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且肿瘤位于尿道外口,故选择行尿道部分切除术;另外3例患者一期手术病理检查为“浸润性尿路上皮癌”(T3期以上),选择全尿道切除。发生于近端尿道的肿瘤,邻近膀胱易转移,且侵及的范围往往较广,建议行全尿道根治性切除,原则上切除范围包括全尿道、阴道前壁、部分膀胱壁。

关于化疗,研究表明以顺铂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能延长尿道肿瘤患者的存活率。对晚期尿道肿瘤患者,手术联合化疗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单纯手术治疗的患者。

总之,尿道肿瘤临床极罕见,表现不典型,确诊需依靠病理学检查,治疗应采用综合方案,有效结合手术、化疗及放疗多种治疗手段。

猜你喜欢
浸润性尿路上皮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观察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0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
结直肠黏膜下浸润性腺癌活检病理特征分析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TX2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