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自动化中PLC控制技术的应用探讨

2020-02-13 20:49
今日自动化 2020年2期
关键词:顺序控制控制技术继电器

徐 侠

(奔腾激光(温州)有限公司,浙江温州 325025)

1 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PLC 是一种将计算机技术与机电自动化控制集成在一起的技术。通过逻辑编程,可以改变机电设备的作用,实现机电设备的运行。当PLC 电气控制技术进行逻辑编程时,代码将被自动存储,计算系统将对程序进行计算,从而实现对机器的自动控制。PLC 电子设备通常具有多个接口,机电设备通过这些接口与电子设备连接,以确保机械和电气功能的自动运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机电自动化技术起步较晚,所以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同时,自动化技术在中国的机电相关领域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另外,中国机械技术的发展相对缓慢,而自动化和机械化作为中国机电自动化的两个方向,与机械技术未能很好地结合。由于中国机械技术的发展较晚,在短短的发展过程中,尽管这些技术人员不断努力和探索,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机械技术相比,仍难以追赶。另外,尽管中国的机电自动化技术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研人员还需继续加强对机电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研究,进而满足当前社会对机电工程的应用需求。

2 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2.1 顺序控制

顺序控制是PLC 技术的主要功能之一,在电厂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工作中,PLC 技术可以通过顺序控制对类似灰和炉渣等杂质进行清理,提升设备运行质量。为了有效发挥顺序控制功能的最大能效,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强化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完善与整合,保证操作的规范性,进而促进生产工作的有序开展。

2.2 开关量的控制

除顺序控制功能外,PLC 技术还具有数据存储和编程功能,其在电气控制环节也发挥着虚拟继电器的作用。虚拟继电器可以有效提升设备的反应速度,同时,通过PLC 技术和自动切换系统的结合应用,还可以对设备的开关量进行准确的自动控制,进而发挥自动化控制系统最大功能。

2.3 继电器控制

电磁继电器是传统变电站和发电厂中最重要的组件。但是,大量电磁继电器的使用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会占用大量空间并增加接线维护的难度。PLC 技术在继电器控制中的应用简化了继电器系统的二次布线,也就是说,PLC 虚拟组件取代了电气控制中的原始逻辑电路组件,这意味着无需配备闪光灯电源。传统继电器需要在控制过程中反复调整硬件设施。PLC 技术可以减少操作错误,而无需设置程序项目。

3 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PLC 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实际应用首先体现在煤炭生产中,在进行煤矿开采时,矿井运输系统的分布点线范围较广,在煤炭生产现场把PLC 技术装载机当做主要的控制元件,能够将多台PLC 相连并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数据传输网络,实现不同规模的控制,通过系统的监控功能,建立起煤矿运输环节的监控系统。其次,在中央空调中PLC 技术也被广泛应用。PLC 技术具有较强的自动化控制和抗干扰性能,所以其在中央空调的自动温控与风量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中央空调中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可以有效实现空调系统的节能减排,进而提升了能源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问题。第三,在交通系统中的应用。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也在飞速提升,这就对道路交通带来了较大压力,交通信号灯系统是道路交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因为PLC 控制器具备非常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并且其内部具有定时器资源,将PLC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信号灯系统中,可以根据道路车流量对信号灯时长进行灵活调整,进而保证道路交通的畅通。

4 PLC控制系统解析

在实际工作中,机电设备的自动控制功能是通过计数功能,定时功能,逻辑执行功能,继电器功能,电气设备的开合,功率大小等组合来实现的。在PLC 系统的开发中,系统循环工作。程序调试后,可以使用编程器再次扫描并将其存储在内存中。PLC 设备的输出模块通过各种端口连接到外部设备和受控组件的输出端,输入信号连接到输入模块和输入端。技术人员通过输入端选择PLC 的工作程序,并由中央处理器对程序进行处理,然后将输出模块输入到受控原件,以使机电设备在指令下工作。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组件,算术单元和控制器构成了数据交换的接口组件。对于受控的机电设备,它将受到实际工作环境的影响。为了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必须对其进行加强。因此应加强输入和输出组件以及各种外部端口和接口。

5 PLC控制技术优化机电设备的运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的机电自动化技术和控制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纵观中国机电行业的现状,使用PLC 控制技术进行机电控制已广泛用于大型机电设备中。采用PLC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机电设备的实时保护,有效地保障了企业安全和生产。机电自动化作为一项综合技术,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象征,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企业若要实现自身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就应该更加重视机电自动化技术,并不断增加机电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5.1 遥控器有利于机电工程项目的发展

机电设备的构造始终取决于人类的操作。在传统的手动操作中,无论各种类型的机电设备通常是在机电系统的控制台中进行操作,还是使用遥控杆进行短距离操作。PLC 控制技术实现了人机对机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可以减少工作环境对技术人员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机电设备的利用率。设备的施工效率也充分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例如,对于复杂环境中的某些工程项目,可以通过PLC 控制技术对机电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各种监视和传感设备也可以安装在机电设备中,以提供有关施工工作的实时反馈。这样,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反馈信息及时处理困难情况,并输入新的指令,实现对机电设备的远程控制。为了实现远程控制,可以在机电设备中安装各种定位元件,并且可以移动某些定位技术。因此,在特定构造中可以远程控制机电设备的构造路线和方向。

5.2 实时反馈机电工作信息可加强安全保障

在机电设备工作过程中,确保安全生产放在首位,PLC控制技术在机电设备中的应用可以对施工中的机电设备进行全面监控,技术人员可以获得在控制台上实时反馈机电设备信息,并在各种危险情况下自行发布警告信息,以确保各种工作。该项目可以提前撤离人员,充分保证了施工安全。

5.3 科学的PLC系统设计可以提高工程效率

在实际生产中,机电设备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用于PLC 自动控制的机电设备可以实现全电脑控制,但这需要员工具备更高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掌握操作知识机电控制设备,还要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在自动控制下的机电设备的操作和应用中,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说明合理地操作机电设备的工作模式。通过中央控制将不同类型的机电设备关联和组合,优化并计算出最佳方案。然后,通过输入系统发送工作指令,使机电设备产生联动配合,从而可以保证工程效率的提高。

6 PLC技术在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过程中的完善举措

6.1 进一步加快研究速度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PLC 技术的发展并充分发挥其功能,第一个措施是相关人员必须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分析。分析结果,应改进PLC。对该技术的相关功能进一步研究和优化,以拓宽其应用范围。

6.2 大力培养相关设计人员

一线的工作人员决定着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的整体质量,所以,相关部门要注重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企业要主动对员工的定期培训,聘请高水平讲师与高级技术人员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训。此外,企业还可以将员工的培训工作与考核制度相结合,将员工的工作状态与技术水平纳入考核标准,并结合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技术过硬且工作能力突出的员工予以一定的奖励,对于技术水平不达标且工作消极的员工予以相应的惩罚。以此激励员工主动参与学习,进而提升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7 结束语

随着我国工程项目建设要求的提高,对机电自动化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机电一体化是必然趋势。在施工中,必须保证机电控制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以提高机电设备的精度和效率,确保高质量的工程效果。进一步完善PLC 控制系统的系统。随着Internet 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成熟,PLC 控制系统技术将继续保持其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优势,其在机电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的深入。

猜你喜欢
顺序控制控制技术继电器
顺序控制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
智能变电站中顺序控制功能在煤矿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继电器控制及诊断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的应用
便携式继电器测试台的研制和应用
对工程建设中的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
计算机联锁复示继电器电路改进方案探讨
基于BTN8962TA的PVG32比例阀控制技术
智能变电站中顺序控制的功能分析与实现
景观照明联动控制技术的展望
浅谈智能变电站的顺序控制功能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