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建筑工程施工要点及现场施工管理

2020-02-14 19:12王卓群
建材与装饰 2020年19期
关键词:工程质量施工现场建筑工程

王卓群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21)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在规模、数量、资质、技术力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房地产市场的竞争也越加激烈。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涌现出不少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工程质量,满足人们住房需求,建筑企业必须不断更新施工技术,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现场管理力度,以保障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1 建筑工程施工要点

1.1 钢筋施工技术要点

钢筋结构可以说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工程质量及安全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对于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加工形状和尺寸。配筋统计出结构后由检验人员对各种规格及类型的原材料进行检验,确认物质量问题后交给材料部门组织入场,最后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1.2 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材料,目前,大多数的工程均为混凝土结构,在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是关键点,也是控制点。混凝土施工技术不但会影响到施工成本,也会严重影响到施工质量。然而在实际使用和管理中经常会出现配比不合理、养护不到位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筑企业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做好管理及质量监控。例如: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钢筋混凝土劲性结构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混凝土预拌和传送技术等。

1.3 桩基技术

一般情况下,桩基技术包括灌注桩技术,管桩技术。两种桩基技术各有优点,各有缺点。混凝土管桩先由工厂生产,出厂前必须对每一个管桩进行全方面的检测检验,确保其强度、承载力、抗弯性符合施工标准,相比于灌注桩施工更易实施机械化施工;此外,管桩还具有吊装方便,接驳迅速,施工速度高,无污染等优势,其缺点在于锤击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与振动。混凝土灌注桩则不会产生这种问题,也不会使地面隆起或侧移,同时还可以依据实际施工情况调整桩长、桩径、桩顶与桩底高程等,以增加桩的承载力;灌注桩适用于各种土体、岩层,它的配筋率也低于管桩,因此价格相对较低,施工设备简单、轻便,但工艺复杂,机械化不高,其缺点在于在施工中可能出现泥浆渗流及弃土堆积等问题。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技术必须以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选择适合的桩基技术,进而确保工程质量。

1.4 装修防水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不仅对建筑物质量及舒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美观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装修和防水技术成为了建筑工程中的关键性技术之一,必须对其实施管理。其中建筑工程防水技术是整个建筑防水性能的关键技术,它主要包括BAC自粘聚合型改性沥青、SBS、APP沥青防水卷材、PVC高分子卷材、丙烯酸酯类防水涂料及密封材料防水保温一体材料等。而装饰装修技术上,主体涵盖:门窗、地面、吊顶、涂饰、软包、玻璃幕墙、饰面板、裱糊等各项工程。工种繁多且工序交叉搭接,在整个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每个施工工序的质量,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施工,提高整体工程质量。例如:不同种类的幕墙专业技术的应用使建筑物整体装饰水平得到提高,我国的幕墙技术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其在节能和保温两方面体现了重大优势。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策略

2.1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前必须不断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完善各项管理规划,以项目的条件及建筑特点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其中主要分为:分配员工、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的管理。施工前做好充分准备,严格检查施工现场,确保其结果的科学性及准确性,以便制定调整方案。此外,管理人员必须熟知工程详情,做好工期安排,同时还要进行技术交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组织规划工作,做好风险防范。

2.2 加强对施工成本的控制

控制成本应以工期与工程质量为前提,通过具有针对性的组织方案、施工技术及管理方法将成本控制到最低,实现对资源和材料的最大利用率。控制成本中,可以主要从材料、人工、管理三方面开展管控。材料管理方面是从材料使用量对其控制,在建筑企业施工中降低材料损耗,合理使用建筑材料,避免浪费的问题。人工费管理方面,施工企业必须仔细核算工程量,依据市场劳动力价格及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状况科学控制。在施工中,企业控制人工费主要体现在及时安排与督导施工计划及施工任务。管理费指的是企业在施工经营中的总花费,由工人工资及其他费用构成。然而管理费并不是实体消耗费用,却是体现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对管理中涉及的人工、办公用品的使用、消耗、设备保养等工作给予重视,加强对其管理。

2.3 完善现场施工监管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要素繁多,施工现场的监管工作十分必要,贯彻落实施工监管制度,为保障施工质量与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际管理中,必须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责及标准,建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对施工环节和工艺实施全方面管理,工程质量监督人员按照工程质量对施工进行控制,不仅要监管工程质量,还需监管违法乱纪问题,一旦发现问题需立即与负责人及责任部门沟通,尽快解决问题,以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促进施工现场管理的科学化、全面化,通过监管施工行为规范施工管理。此外,还可以建立健全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综合积极性,对于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奖励,适当提拔;对于玩忽职守,工作懈怠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处分。

2.4 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高素质、高技能的工作人员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基本前提,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主要是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及技能,实施全方位的施工管理。所有施工人员应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及态度,以便更好的兼顾社会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还应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时分析并改正安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及安全问题,提高施工安全性。对于入职的员工做好入职培训,确保每一个入职人员都具备相当的资质与技能;日常开展培训工作,以安全意识及安全技能为主,防患于未然的同时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聘用现场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管理,以保障管理效果。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所面对的工作环境极其复杂,为了更好的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施工企业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同时结合有效的现场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实施全面细致的管理、控制,层层把控,将现场管理贯穿整个工程,对于出现问题的环节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进而推动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工程质量施工现场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