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

2020-02-14 19:12王鑫
建材与装饰 2020年19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王鑫

(南京金中建幕墙装饰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1100)

0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是企业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建筑产品的施工任务,从接受施工任务到工程竣工验收截止的全过程中,围绕施工对象和施工现场而进行的生产事务的组织管理工作,由于建筑管理工作水平与工程建设效率与质量息息相关,所以在建筑工程开展期间,施工管理人员应当明确自身职责所在,强化监管力度,为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作出保障。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1 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地基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地上建筑工程质量与使用寿命,随着当前社会公众对于建筑工程质量要求逐步提高,地基的重要意义尤为凸显。在建筑工程实际开展当中,由于工程选址位置的地基复杂多样,一旦无法满足工程建设实际需求,势必需要采取人工方式对其进行改良和加固,以确保地基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因此,地基处理技术也是现代建筑工程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开展期间对于地基所采取的施工技术,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强夯法,强夯法是地基处理技术的常见手段之一,通过机械设备作为依托,对地基土进行反复打击,以排除地基土内部空隙和水分,确保地基坚实可靠,相比于其他处理技术来说,强夯法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并且施工操作也比较简单方便。②地基预压技术,地基预压技术包括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两种形式,其中堆载预压较为常用,通过在地基土上方布置大量物体,通过物体自身的质量压力,对地基形成压缩作用,以实现地基承载能力的提高。③土壤置换法,土壤置换法主要针对于无法通过人工干预而得以改善的地基土,通过对原有土壤的挖掘和符合标准土壤的填充,实现地基质量的改善作用。

1.2 电气接地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化技术的日益普及应用,现代社会公众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提高,因此在建筑工程当中电气工程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而为了避免雷雨天气期间对电气设备造成的影响,则需要进行防雷接地施工。建筑工程当中的电气接地施工技术开展,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行操作,避免由于失误所产生的安全隐患,对内部业主形成威胁。

1.3 防水处理技术

防水功能是建筑工程所应当具备的基础功能之一,在施工期间开展防水处理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外部雨雪天气以及积水对室内造成的影响,进而防止损失发生。防水处理技术的开展主要针对于建筑工程的屋面、墙体、卫生间、浴室和地下室等重点渗漏区域,通过防水材料的有效应用,以及防水技术工艺的正确开展,对建筑自然沉降所产生的裂缝或是室内外衔接处进行防水处理。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重点

2.1 质量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具有特殊性质,其质量直接影响业主生活与工作期间的安全性,因此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当将质量作为首要控制目标。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管理人员能够检查施工单位工作资质,把控施工技术与设备的操作水平,确保施工人员工作规范性,并对一切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排查,防止由于人为因素对工程所造成的影响。

2.2 安全管理

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安全性,有助于规避施工风险,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对于企业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等问题。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当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并对重点区域进行划分,制定应急预案,并部署安全防护措施,比如在高空作业、挖掘作业或大型设备使用期间,就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对现场秩序进行协调。

2.3 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施工期间资源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以及后期维修成本,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成本管理工作开展需要管理人员能够提高对于施工材料与设备的重视程度,确保施工材料保存妥当,调取使用符合工程需求,防止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而对于施工设备,则需要管理人员提前检查设备的质量与性能,及时对设备所存在的老化与磨损情况进行维修或更换。

3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3.1 健全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企业应当从领导层提高对于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速管理体系建设与更新,确保管理部门职能充分发挥,为工程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工程企业首先应当完善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并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对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约束,包括对于各级管理人员明确的责任划分,以及在规章当中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将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工程管理理念应当与时俱进的不断创新完善,才能符合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因此企业与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管理体系,促进管理工作不断趋向现代化、科学化发展。

3.2 建设管理团队

作为管理工作的主体力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因此在日常工作开展当中,企业应当积极建设管理团队,并提高对于工作人员的选拔和培养意识。由于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日趋复杂,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下,管理人员除却应当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外,更加应当具有创新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才能确保管理工作能够稳定开展,所以企业应当将培训工作常态化,持续加强工作团队整体水平,通过学习国家政策法规,并以行业案例进行宣传教育,实现管理人员工作质量的提高。

3.3 应用先进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成果日新月异,其中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条件,而对于建筑工程事业来说,如果能够在施工管理工作当中深度融合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无疑能够改善工作条件,增强工作水平。首先,通过在施工现场布置和安装监控系统,有助于管理人员对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实时动态化监管,进而便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管理人员通过与各级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构建高效快捷的网络沟通平台,能够加强信息传输的时效性,一旦施工现场存在意外情况,则能够及时追查源头并予以解决。此外,以BIM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帮助管理人员更加直观的了解工程,并通过简单的操作,模拟工程施工状况,以便于预先制定应急方案。

4 结语

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进步至关重要,因此在施工当中企业与管理人员应当提高重视程度,严格做好监督与管理工作,把控施工技术操作规范性,切实加强工程质量与安全性,为社会各界提供良好服务。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