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初探

2020-02-14 05:49叶婧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语文教育写作阅读

内容摘要: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丏尊为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实践贡献和理论研究,本文主要借由分析其语文教育思想中的教材观、阅读观、写作观来探寻其教育思想的价值及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夏丏尊 语文教育 阅读 写作

夏丏尊(1886~1946)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在他工作的近四十年里,为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实践贡献和理论研究,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关于语文的教育思想体系。他强调教育者应以人格感化学生,践行“爱的教育”。他指出学校教育的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身心能力,完善其人格。他编订《开明国文讲义》《国文百八课》等语文教材,力图追求语文学科建设的科学化。他撰写《文章作法》《文章讲话》《文心》等多部著作,创办《中学生》杂志,以期帮助青少年学习国文。相较与其同出一时代的教育名家叶圣陶、朱自清,国内关于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较少。夏丏尊的教育思想继承了中国传统也吸收了西方理论,是在新旧教育方式变革的时代背景下、站在本国的语文教育的实践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具有民族内涵、时代特色和个人风采,对处在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对当代的语文学科建设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一)教材观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蓝本,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培养目标都由教材体现出来”。夏丏尊在教材编写上的探索从上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1934年,他同叶圣陶、陈望道、宋云彬合编出版了《开明国文讲义》,采用“文话”形式,讲授了关于阅读、写作、鉴赏等方面的知识,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文话”结合选文,帮助自学。1935年,他与叶圣陶又合作出版了《国文百八课》,把文话(即文章做法常识)、文选、文法或修辞、习问这四项按照教学目标,分单元配置,强调听说读写并重、讲练结合,形成一个螺旋式提高的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系列。这套教材对我国语文学科建设的科学化意义重大,影响了对后世语文教材编写。

夏丏尊提出两条编写教材的标准,即满足教学的需要和教学的可能,教学的需要就是要明白国文科的特性和功能,教学的可能就是要顾及教学时间的限制。《开明国文讲义》注重“内容完美,形式精美”,选文讲求系统,从编排来看,每篇选文后都附有解题、作者详略和语释以及练习题。《国文百八课》体例上教学目标明确,文章语言的编撰形式决定选文的内容,文章的选编采用文章学的系统,还考虑到要便于学生自学。

(二)阅读观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阅读”做了定义性的界说:“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它是由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夏丏尊所处时代正是中国白话文与文言文、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转型时期。当时争论的焦点问题包括语文阅读的教育应该侧重文言还是白话,课堂阅读教学采用默读还是诵读,阅读书籍是为了什么等。

1.阅读目的

夏丏尊首先肯定了阅读的重要性,他“我们生存在今日,要求知识,最普通、最经济的方法还是读书。”但是,他并不认同甚至反感读书的“实利实用主义”,而是更看重教育、读书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他认为阅读是为了理解、鉴赏和触发,要求学生掌握驾驭材料的能力,譬如作品中涉及的一些数据、背景或是例子等材料,阅读时首先要了解字面的意思,进而再思考字里行间的内在含义。

2.阅读范围

针对学生如何选择课外读物,夏丏尊在阅读教学方面首先从阅读范围上给予指导。国文课的选文必读,此外课外可以阅读书籍大致有三种:因选文而旁及的、中国普通人该知道的、全世界所认为常识的。围绕国文学习可以阅读的书籍又有三种:关于文字理法的书籍,理解文字的工具书籍,文字值得阅读、内容有益于写作的书籍。

除了学生,针对青年、普通大众夏丏尊也给出了阅读范围的建议,即一是关于自己的职务的,二是参考用的,三是关于趣味或修养的。

3.阅读方法

夏丏尊结合当时的中学课程标准,针对阅读范围区分了精读和略读这两种阅读方法。他认为,略读目的在于理解,在收得内容;而精读目的在于揣摩,在鉴赏。

他还区分了一般科学的教科书、语言文字的教科书、参考书、关于趣味修养的书的阅读方法。他认为,一般科学的教科书偏重阅;语言文字的教科书偏重读,需要心眼口耳并用,有目的理解性的诵读;而阅读参考书时,要顾到自己所参考的题目,注意序文、目录,便于将来再次翻阅查检;关于趣味修养的书种类不在多,选择要精,不求效率,尽可能多翻阅相关参考书籍,把书读明白通透。

(三)写作观

写作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还能够促使学生更细致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点滴,总结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感悟生活中的道理。

1.写作态度

夏丏尊强调写作态度的重要性,写作技巧必不可少,但注意写作态度更加重要。在他看来,文如其人,文字是一种人格的表现,冷刻的文字不是浮热性格的人所能效仿的,要作细密的文字,必须具备细密的性格。一个人写作上的毛病大多出在思想习惯和言语习惯上。对待写作学的这种态度也是夏丏尊“以人为背景”的教育思想的反映。

在《作文的基本的态度》里,夏丏尊明确地提出,写作前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为什么要做这文?二,在这个文中所要述的是什么?三,谁在做这文?四,在什么地方做这文?五,在什么时候做这文?六,怎样做这文。写作前思考清楚了写作的目的、中心思想、作者地位、应用环境、时代观念、寫作技巧等核心问题,是写成一篇好作文的必备的条件。

2.写作内容

文章是反映生活、表情达意的手段,写作就要善于从生活中提炼素材。夏丏尊建议学生,首先要注重观察生活,收集写作材料,学会提炼,学会归类。具体来说,观察要从总体到局部,要讲究顺序,要抓住特点以及最能体现特点的部分。其次,确定选择题材的标准,即“事物的新奇的意味”。但,这中间又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本来就是不常见的新奇的事物,另一种就是写作者观察角度的新奇。最后,要对新奇进行分析推敲,发掘它的特点和找准表现角度,这样才能精选出恰当的材料。

3.写作方法

关于怎么写,夏可尊认为,最关键关键的是怎样将意思更好地表达给读者。写作者要立足于真实,然后进一步磨炼自己的言语、思想和情操。学生要注重以读促写,加强运用语言和篇章结沟能力的训练,在《文心》中夏丏尊强调要从基础入手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先记述描写,后议论说明,再综合运用。

在选择语体,把选择好的材料组建篇章结构方面,夏丏尊认为要遵循“秩序、联络、统一”的原则,即把材科排列成适当的次序,从头至尾顺当的连续,统体一致的意思情调。

写作要达到调理顺畅、开阖得体,夏丏尊认为在平时写作时,就要从写作目的出发,思考应该选取哪些材料、详写什么、略写什么、怎么开头、怎样展开、怎样收束。构思好了,再往下写,边写要边读、边看,反复推敲,及时修改、调整。把这种思考用在平时交流、读书中,逐渐形成习惯,写作才能下笔自如。

二.夏丏尊教育思想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对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找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历史经验,得到了一些颇具借鉴意义的启示。

夏丏尊处在新旧变革的时代,既没有一味求古、墨守成规,也没有抛弃传统、全盘西化。他的教育思想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对西方经典理论的吸收。在他看来,教育的目标是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还有塑造学生的人格,使之成为善良的变通自在的艺人,成为气象峥嵘、思虑周到、和蔼可亲的人格者。这种把读书作为为己之学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也依然熠熠闪耀。

夏丏尊对学生阅读的重视,提倡除了教材以外,要多涉猎其他类型的书籍。合理安排不同类型书籍的阅读时间,不追求书的种类多少、读的速度,但是要精选细读,多本书相互参照,把书真正读懂。既要默读,也要诵读,发挥不同阅读方法的优势,培养语感,以读促写。而写作,夏丏尊先生强调了应该来源于生活。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关注生活、体悟生活,把生活作为写作的素材,用写作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在写作训练中积累方法、养成习惯、发展身心、塑造人格,把做人与作文相交融,培养出专业能力过硬、道德情操高尚、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欲,让学生获得参与感,教与学之间架起了对话的桥梁,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多次强调文化自信。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文化的弘扬和繁荣。语文教育作为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既要重视课程内容的中国特色,也要重视方法的中国特色。夏丏尊的教育思想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还需加强理论研究,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在辩证取舍中,实现语文教育的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夏丏尊.夏丏尊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夏丏尊.文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3]王继坤.现代阅读学教程[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374-388.

[4]马妮娜.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述评[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5]裘晓磊.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4.

[6]汲安慶.夏丏尊语文阅读教育思想研究[J].大理大学学报,2017,(5):84-94

(作者介绍:叶婧,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社科部助教,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主要研究高职语文教学,对外汉语教学)

猜你喜欢
语文教育写作阅读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