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0-02-14 05:49刘盛平何红力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辅导员高校

刘盛平 何红力

摘 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高校辅导员在这个领域拥有独特优势。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而提出提升高校辅导员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具体路径,如转变观念、加强政治领导、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和话语权的掌握能力、搭建和创各类平台等措施。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路径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4.057

意识形态关乎方向、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眼于高校辅导员的组成要素和提升该能力具体路径的研究,以期进一步深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体系的内容构建。

1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及高校辅导员在其中的优势

“意识形态”这个概念最初由法国思想家特拉西在其著作《意识形态原理》中提出,马克思恩格斯将其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改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大门的敞开,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严峻,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也渐渐得到突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许多重要场合就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高等学校是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观点汇聚和交锋之地,在反映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趋势和动态的同时,也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着重要的直接影响。可以说,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做好青年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工作,高校的辅导员在这个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辅导员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包月英在《意识形态教育与高校辅导员工作》一书中对导员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优势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主要有:身份优势、思想优势、情感优势、资源优势、平台优势和手段优势等。

2 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构成要素

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又可称为意识形态能力,作为一种综合的能力,它在高校辅导员的能力构成中应占据重要地位,这一点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但对于此种能力具体内包含哪些要素,需要哪些条件,学术界并没有定论。我们认为,如果要建构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结构模型,有三种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三种能力分别是:意识形态鉴别力、舆论纠偏力、价值凝聚力。

意识形态鉴别力指的是高校辅导员能在工作中认清和辨识某个问题是否属于意识形态问题,并对各类社会思潮的产生背景、历史发展、现实危害等的认知和判断能力。

舆论纠偏力,是指当重大公共问题、复杂敏感问题,重大突发事件以及不同社会思潮出现时,高校辅导员应能第一时间对相关问题全面分析和理性引导,用正确的思想、准确的事实,解读国家政策,阐释问题疑惑,消除可能的误读、疑虑、担忧、谣言,从而影响大学生群体的认知和评价,在关键时刻发挥舆论纠偏作用的能力。

价值凝聚力是指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从正面有效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抵制西方强势文化对大学生的冲击,进而保持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能力。

3 提升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路径分析

要发挥好高校辅导员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独特优势,需要进一步提升这个群体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本文结合辅导员的工作实际,探索具有可行性的具体路径,以期为辅导员更好地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3.1 加强政治领导,注重引导和规范管理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道路、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一定要加强对高校辅导员这支队伍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领导。第一,要把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入口关,选拔那些政治上过硬的人才来从事这个职业。第二,要引导高校辅导员自觉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认同。第三,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自身意识形态教育管理,将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培训纳入教职工培训计划;加强课堂教学、教材编选、国际合作、讲座论坛、各类媒体和出版物等舆论阵地管理,坚决抵御和防范错误思潮,规范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思想言行。

总之,要加强高校辅导员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与共识,强化对高校辅导员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规范高校舆论阵地管理,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使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3.2 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自觉

众所周知,辅导员制度自它确立的那一天起,其主要使命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方向,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其中第一条就是要“理想信念”;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还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殷切的期盼和要求,指出了高校教师在意识形态工作应有的职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育人”的全过程都要落实到全员。可见,参与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高校辅导员的必然要求。但当前,部分高校辅导员对意识形态工作在认知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有的认为只要抓好学生的安全稳定就可以了,有的认为自己没有意识形态工作上的职责,主要是高校领导干部、思政课教师干的事。鉴于此,高校辅导员应该明确自身角色,提高认识,积极主动投身于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中,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3 提升辅导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话语权的掌握能力

(1)提升政治理论水平。高校辅导员较少有机会接受比较系统的政治理论培训,有不小的一部分同志对在学懂、弄通、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还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能动性;对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握不够准确;对形形色色的西方社会思潮和社会上的一些伪装得较好的宗教迷信想象等缺乏足够的辨别力,这是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安全的绊脚石。政治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的研判能力。面对上述状况,辅导员这支队伍都应该接受系统的理论培训,从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习在工作实际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把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只要这样,高校辅导员才能及时掌握国家有关意识形态问题的政策规定,清楚辨别各类社会思潮的具体内容、发展脉络、传播特征、负面影响和潜在危害,才能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域,自己首先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复杂,社会各种矛盾在高校都有所反映,不同社会心理在高校都有所折射,高校師生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观念等方面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更加明显。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渠道对高校师生进行价值观渗透,大学生的辨别能力较弱。有了马克思主义的学养涵养和比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高校辅导员就可以做到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重大事件的发生保持高度敏感,并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在涉及政治原则问题上,及时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

(2)提升话语权的掌握能力。价值信仰乃意识形态最为核心与根本的层面,要强对大学生思想价值的引领,就要努力提升高校辅导员对话语权的掌握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曾多次提到: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维护好中国形象”,努力构建符合国家和民族特色的话语体系。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的党和国家積累了许多创造性的话语,比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党的领导核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高校辅导要在对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第二课堂的组织过程中积极用上述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熔铸和传播中国的核心价值。

3.4 积极搭建和创设各类平台

辅导员在高校是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富有青春活力,思想活跃,观察力敏锐,能够及时察觉到当今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动态。高校党委要善于把意识形态建设融入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当中,积极搭建创设各种平台,发挥高校辅导员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引导作用,在设计大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和领域筑牢主流意识形态。

(1)积极搭建和创设理论研究平台。高校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当前社会呈现出“重西方意识形态引入、轻本土意识形态创新,重封建意识形态继承、轻现代意识形态发展,强调对异质、残余意识形态包容,忽视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坚守”等现象。高校要时刻走在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构筑高水平的理论研究平台,吸引和引导更多的高校辅导员加入这个平台,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进行研究,多出成果,加强这支队伍服务于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建设。

(2)积极搭建和创设宣传平台。从高校辅导员中发现和培养一批政治素质硬、业务水平高、表达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德才兼备的优秀宣讲人才,进一步增强高校理论宣讲队伍力量,依托各种讲堂和论坛等平台,广泛深入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教师教育文化、民族文化等,扩大理论宣讲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3)积极搭建和创设思政工作平台。让高校辅导员积极参与教学课程改革,以“课程思政”为目标,通过试点一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突出思政取向的教学内容改革;遴选和培养一批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功底扎实、工作业绩突出、作风务实清廉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鼓励他们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定期开展理论宣讲、提交工作研究报告或政策咨询报告、编写著作或通俗理论读物、牵头开展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典型工作。

(4)积极搭建和创设交流平台。在这个方面,有很多高校都做出了十分有益的探索。比如,有的高校采用了成立“辅导员工作室”的方式,搭建全校辅导员交流平台。这些工作室积极回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形势研判、研讨交流、实践探索、学术研究等活动,形成了一大批专业性、实效性强的工作模式和理论成果,同时发挥了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有的高校则采取定期开展辅导员优秀事迹表彰交流会和优秀学生工作案例分享活动,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黄日干.高校辅导员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2]张博.现代传媒条件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5.

[3]朱铭.习近平同志意识形态观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9).

[4]白永生,李俊俊.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J].教育与职业,2015,(11).

[5]包月英.意识形态教育与高校辅导员工作[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辅导员高校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