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荒野向度

2020-02-14 06:02海兰高倩娜王景阳
学理论·下 2020年1期
关键词:回归荒野绿水青山

海兰 高倩娜 王景阳

摘 要:社会化进程带来人与自然关系不断地恶化,人类在自身生活和处理与荒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彰显人类的价值,荒野所具有的生态价值成为西方哲学界新的研究高度,在我国绿水青山的现代回归是荒野哲学实践转向的体现,促进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追求,实现人与自然自由、和谐发展。

关键词:荒野;实践哲学;绿水青山;回归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1-0045-03

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将荒野具有自然内在与外在价值的探讨推到了哲学界新的研究维度,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转变人的认知,即对自然的认识从工具论转变为内在的“价值论”,达到人与自然共生、共享的状态。

一、“荒野”的价值向度

“荒野”是以自然概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原意指人类从未踏足的土地。随着美国“荒野”保护运动的兴起,生态哲学家们开始给予了“荒野”普遍的关注,并开始相继赋予其以生态哲学意味的内涵。对于“荒野”哲学家在“真实”与“构建”之间有所争论,纳什认为:“物質世界中并没有什么特定的客体是‘荒野,这个词本身表达的是一种属性(就像ness后缀一样),这种属性可以在某个个体心中激起某种特定的情绪或情感,而该个体则将这种情绪或情感与某个特定的场所相联系,也正因这种主观性,人们难以对‘荒野下一个广为接受的定义。”[1]因此,我们可以描绘“荒野”的特征,但很难给“荒野”下一个确切的定义,而事实正如纳什所言,“荒野”的内涵经历了一个嬗变、消解与重构的过程,而今仍处在谈论的过程中。罗尔斯顿也认为自然在不断地创造生命,是对其作为生态系统内在价值论证,基于生态哲学家的不断研究和探讨,丰富了“荒野”概念的内涵,使其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成为当代生态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文化中的“荒野”与西方“荒野”概念强调的维度不同,我国学者更偏重于用荒野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把它当作中国文化内在精神的外在显现。在古代汉语中,“荒野”这一词汇并未出现,最早“荒”与“野”作为单个字出现可以互相替换,都表示没有被人类所影响的自然区域。许慎的《说文解字》对“荒”的解释是“一曰草淹地也”;对“野”的解释是“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2],在我国古代文化中,荒野主要被作为文人表达情意的自然载体,彰显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内涵。而现代语境下,国内对于“荒野”概念主要具有两方面含义,从传统的角度阐释“荒野”的概念,与从西方生态哲学的角度结合我国“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阐述,宇宙自然是一个大天地,人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当顺应自然的发展,而不是人与自然的对立割裂。

环境问题的现实推动,也使得荒野重新走入了人们的视野,“荒野”所具有的自然科学和生态价值也被重新推向一个探讨的新高度。荒野在东西方文化中都具有其自身的价值,我们要对荒野保持敬畏,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它,唯有此,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荒野哲学在中国的实践转向

当我们提及荒野哲学的实践转向时,实用主义占据主导地位,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伦理观,更彰显了“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对以荒野为代表的生态环境的关注,不仅是对生态哲学的回应,更是实现荒野的生态价值的有效方式。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更是从理论与现实融合的维度,实现荒野哲学的转向。

(一)荒野“大我”与人类”小我”关系的均衡

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关系需要经历三个过程:第一:人类自身的能力受到自然的限制发展,因此人类只能依托于自然才能够得以生存和发展;第二:人类通过技术和器具开始摆脱自然的限制,而逐渐地呈现征服自然的态势,将自然作为一种工具;第三:人与自然达到一种和谐的均衡状态,人与自然构建成为整体,人与自然的这种内在的表现和外在的彰显达到一种均衡。而现阶段正是出于一个第二和第三过程的一种阶段性过程,罗尔斯顿指出“一个奇特之处是人类知识广博而价值判断却很狭隘,人类对于世界从未像现在这样,知道得如此多,而评论的却是如此少”[3]197。因此我们不能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应当学会深化自然的内在价值同人类外在的价值之间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论则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将内外在的价值观进行着辩证性的融合,并将自然视为本体进行思考,荒野依存于这一自然本体之内,自然作为内在蕴含的本体意义,人类作为外在显现的本体意义,这种融合和均衡也同时体现了内在与外在的自由。荒野的自由同人的自由相呼应,荒野依据着自身的自然本能创造和延展自由,人类则以自身的理性在演绎着自由,这两种自由的向度均追求并统一于生命意志之中,进入荒野,人们能够感受到自然自由性生存的一面,如果我们仅仅是以经济社会的角度去利用自然,那么我们是在抛弃自然,摧毁我们的自由。但是,脱离了人类的理性的自由的进入,那么荒野的这种自然的内在价值的自由将只能是内敛性的,只有内在与外在自由相统一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即“生命共同体的自由”。

荒野的“大我”与人类的“小我”之间从内在与外在的关系从两者的自由性之中,无不在保持这一种均衡、和谐的融合之中,自然与人类同作为一种本体,从本体论的视角下去将两者直接进行再认识,则需要将这内外的关系进行一种重新架构,而绿水青山的现代性回归便是最好的诠释。

(二)绿水青山的回归现状

古往今来,经济的快速增长都无不伴随着对自然环境的掠取和破坏,绿水青山在逐渐缩小,荒野在逐渐呈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从实践哲学的观点出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辩证的思维去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关系。

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局部在改善,但总体上依然处于恶化的趋势,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野生动物捕杀等问题依然层出不穷,因此生态被我国纳入了五位一体格局之中,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党的十九大将重点放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一方略上,总目标是到2020年,构筑起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4],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态环境问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打破环境发展的瓶颈。宁夏作为我国五个自治区之一,积极响应我国绿水青山的环境理念,以固原市等为典型代表,为绿水青山的回归,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生态移民、乡村宜居的生态修复工程[5]12,2000年至2016年,该市林地由原来的89.5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77.8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退耕之前的4.3%提高到了14.02%[5]13。这是人类向自然回馈的一个过程,是践行绿水青山的切实实践过程,人们的生活不再是荒野和走向荒野,而是在人们宜居的环境中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绿水青山的现状的现实性回归,也不仅仅是这种人与自然的现实性和谐维护,更是思想意义层面的一种回归。目前虽然已经在开始回馈自然,但绿水青山的重构是一种显学,对其重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哲学中,如何从主观的“工具”价值论转到客观的“内在”价值论?都是值得人类思考的论题。

三、绿水青山在实践哲学中的重构

人类的出现,使得荒野自然逐渐转向了人类自然,人类时代的自然逐渐走向社会构筑,即“人工自然”,逐渐将自然改造为适合人类生活的环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根系越走越远。因此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对青山绿水的回归,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保护自然价值的多样性

地球的本真面貌是荒野,也是自然最纯粹的状态,在荒野上的各种生物的存在都是不受约束的,荒野价值具有多样性、异质性与原生性,其多样性主要源自于其存在方式的多样化,原始丛林、戈壁、草原、荒漠、湿地、野生动物等都是对荒野存在的呈现,保护荒野价值的多样性来源于保护生物的多样化。

人类作为社会的主体,其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历史发展中,人类不断地认识自己,以便更好地认识世间万物,而荒野先于人存在,人类是荒野的产物而非人类创造了荒野,罗尔斯顿指出“荒野是生命孵化的基质,是产生人类的地方”[3]210,荒野孕育着人类的生命,作为“母亲”,哺育着所有生物,人类作为荒野的“孩子”,只不过是因为具有区别于其他生物的很强的意志力,有自己的信仰与期许。但人类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逐渐忽视了环境的内在价值,带着主观“工具论”的价值观,进行人类生活环境的改造,而忘却了人类应该对自然应有的义务,即尊重与保护个体、个体与物种、物种之间的和谐共生。而在生活中有太多与我们相异的事物,每一种物种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而我们人类处在食物链的顶端,站在伦理的最高点,在成就人类文明的征程中,要有保护自然价值的意识,因为自然和人类一样具有自由,而且是相扶相依的,人类不仅要做自由的人,更要保持自然的自由状态。

荒野的价值是代表着与人类相异的自由,在这个同质化的社会中,荒野的异质性显得非常的独特,人类不仅在物质上依赖自然性的荒野,而且在精神上也对自由性的荒野具有依赖性,不仅能够保护自然价值的多样性,更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维持栖居生活的绿色性

人类关注生态的发展就是关注人类本身的成长,只有在绿色的生活中,才能感知到绿色的意义所在,因为荒野的美不仅体现在孕育生命中,更体现在其本真与纯粹,是一种自然存在的主体,而不是因为社会的主体人类的出现而存在,即是自然的自然。

自然社会中最典型的外在特征即为“绿色”,自然是人类认识与发展自身的外在空间,人类应该看到自身价值之外的自然价值,不仅要珍视自己的价值,更要承认别人的价值,无论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自然社会存在的角度,绿色是我们追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在社会的发展中,人类只关心自己以及与自己“类存在”的利益,那么人类与生存于自然界的其他物种有什么区别?人之所以有更高的境界,是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有先进的文明意识,在注重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的绿色性。只有保障了绿水青山,才能走上富民的金山银山,增强绿色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固原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呈现出绿色景象,以“旅游+生态农场+特色农业+休闲旅游”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成功打造了龙王坝、隆德老巷子、盘龙山庄、神林山庄、冶家村、刘姥姥庄园等81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基地以及100多家智慧民宿[6]。不仅发展了当地的经济,更以“农家”的模式维持了当地自然发展的绿色性。自然是人类精神文化的载体,人类智慧结晶的点点滴滴都记录在荒野自然之中,人类在每一步脚印走的铿锵有力的同时,要注重自然界的承受力,作为人类的母亲,荒野自然不仅是我们物质上的家园,更是心灵的寄托、精神的载体。

人无完人,但是可以更接近完人,在社会发展中,在自然环境中获得生活体验时要注重“双绿”,这是人类道德的最美的诠释,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将世间物种的命运与人类自身命运交织在一起,自觉地维持栖居生活的绿色性。

(三)促进自然与文明的和合

荒野与文化、自然与文明,看似是不同的范畴,但它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哲学的荒野转向更加促进了文明形态的转变,人类虽然具有无穷的智慧,但一切都来源于自然,以荒野为基础,甚至可以说人类的文化、文明的长河都来源于荒野自然之中,并在自然中不断发展与成长。

罗尔斯顿指出“文化的命运与自然的命运密不可分,恰如心灵与身体密不可分”[3]1,“身体”是心灵的载体,“心灵”是身体的外在表征,荒野自然是文化的“肉体”。将人类生命的体悟寄托于自然山水情怀中,用世间万物的生命来体悟人类的生命,在自然状态中追寻人类文明的历史,对荒野自然从攻击性的情感转变到珍爱性的感知,人类对荒野自然不再是一味地索取资源,而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為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7]。人类虽然在不断创造文明,但是物质欲望的满足掩盖不了人类心灵的原始纯净,智慧结晶的创建也从来没有阻挡人类对精神满足的需求、回归自然的追求,因此唤醒被文明发展异化的记忆是哲学的任务之一,值得庆幸的是在世间还有一些荒野自然留存,为绿水青山的回归提供了一定的路径,虽然这些踪迹是模糊的,但在追寻文明与自然和合的过程中,人类的心境是远离当下生活的束缚与此在空间的限制的,在物质与精神的维度都是一种超越。仍以固原市为例,该市坚持“生态优先、富民为本、绿色发展”定位,着力实施“四个一”工程,推进山绿与民富双赢、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绘就了300多万亩旱作梯田的壮美画卷,被誉为黄土高原美丽的“指纹”。这不仅保护了青山,还结合当地的特色发展文化,是对“种树致富”的完美诠释,也正是因为文化与自然之间的内在关系,人类总是习惯于用自然之物的发展来代表文明的进步,固原市也不例外,黄土高原的“指纹”也是固原人民文明发展的一部分。因此无论社会进步到何种程度,自然与文明的和合是非常有必要的,对荒野自然的留存,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价值的一种表现。

自然与文明之间的合和也即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人类在自然状态中追寻人类的文明史,在自然状态中实现人类自身的价值,将自然的内在价值融入人类社会所追寻的社会价值之中,实现自然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四、结语

哲学的荒野向度——绿水青山的现代回归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美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状态,人与自然之间有一种必然的伦理关系存在,人的道德情怀应该包括对自然界的关怀,荒野自然与人都是生命共同体的组成部分,人类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生命共同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伦理关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Nash,Wilderness and the American Mind,1[J]//马特.论美国“荒野”概念的嬗变与后现代建构[J].文史哲,2018(3):121.

[2]李世存.中西荒野思想之比较[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06.

[3][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4]段雯娟.守住“地球最后的荒野”[J].地球,2018(12):16.

[5]张静.宁夏固原市生态修复综合效益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7:12.

[6]伍策,鬼谷.宁夏:全力推动乡村旅游转型 提升游客旅游体验[EB/OL].中国网-旅游中国,(2019-09-03)[2019-09-25].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43636789282582553&wfr

=spider&for=pc.

[7]毛严正.荒野哲学的发展与对环境伦理价值观的影响[J].商,2016(5):108.

收稿日期:2019-10-31

基金項目:宁夏大学2019年研究生创新项目“哲学的荒野向度——绿水青山的现代回归”(GIP2019017)

作者简介:海兰(1994-),女,宁夏固原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外国哲学研究;高倩娜(1993-),女,宁夏银川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外国哲学研究;王景阳(1993-),男,河南漯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外国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回归荒野绿水青山
创新方法 用“绿水青山”赢未来
用清廉守护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