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

2020-02-14 05:52刘东如
课外语文·上 2020年1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教学

【摘要】伴随我国教学体制的改革,现今的教育愈发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发展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帮助学生了解字、词的应用,更帮助学生提升其语文素养,这其中表达能力的塑造与学生未来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将从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出发,探究现今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培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1-0018-02

【本文著录格式】刘东如.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课外语文,2020,19(01):18-19.

语文表达中存在诸多的细节,是人们日常沟通交流的根本保障,这其中体现的是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文的素养。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能够为其以后的发展助力。本文将就现今小学语文教学中表达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表达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表达能力认知浅显

学生语文能力的表达与教师的授课方式密切相关,倘若教育工作者没有将表达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学生的语言便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小学生的表达通常以自我为主,他们的言语可能不够严谨,也不在意是否得到他人回应,透露出一种随意与无序。在这期间,若教育工作者未能认识到表达能力对于一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学生的言语便会有所限制,对于其语文学习中的写作、阅读会产生影响。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教师认为学生在升入小学之前已经掌握足够的日常用语,以及大量的词汇量,只看重学生能够表达,而不注重语言的逻辑性以及合理性,这种错误的观念将使得学生日常活动中的语言无目标积累。现今的教育理念多为应试教育,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多数只能在书面上呈现,忽略了口头上的沟通和交流。

(二)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

首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部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文授课时应该尽量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这其中就包含语文表达能力的教学,这一举措突破传统的限制,但如何设计课堂实践活动,选用何种教学方式将生活与课堂进行无缝对接成为当前教学开展的重点、难点,在实际的操作方面多数教师也遇到了困难。

此外,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设计中,多数还是将读写作为重点,强调字词的认识,表达方面的版块只占据一小部分,话题的设置虽然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需要,但多为重复的版块,引导方法多数为“谈一谈”“说一说”,具体应该怎么谈、如何分享没有进行细化。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可能缺乏实质性的引导,操作性不强。

(三)评价泛化

评价的泛化,缺乏针对性主要是针对教师的工作而言。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强,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吸引,因此对学习展现出强烈的兴趣。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一剂强心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其学习能力。但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育工作者的评价往往围绕着“真好”“不错”“很棒”“还需努力”这样空泛的词汇,对于学生不好的地方或者不足的地方没有明确指出。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表达能力没有得到针对性、具象化的锻炼。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

(一)合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性格养成时期,他们的学习能力强于成人,因此表达能力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学校、社会、家庭的语言环境会对他们的日常沟通交流甚至书面的呈现产生一定影响,所以需要这三方面共同努力。

生活中处处是课堂。为此,教师应该与家长密切联系,及时沟通,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平时的活动,深入的了解有利于挖掘生活中的学习资源,进而将这类资源应用于课堂实践中,学生不会觉得陌生,情景再现的方式还有利于大家记忆。此外,教师不妨将家庭作为自身的第二课堂,注意积累日常生活中的资源,如图书、标识、电影等,并将其推荐给家长,学生在观看这些东西时便能进行模仿和学习,这期间也增强亲子之间的互动,潜移默化中不仅能够拉近孩子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还能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进而开拓他们的视野,为其未来的发展助力。

(二)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

教育工作者应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民主的课堂也是当前的教育要求,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能够充分表达,克服心理障碍,老师也能对其不足进行纠正。

语言表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考查学生日常的语料积累,更是对其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性格的一种检验。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使其能够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言还能够拓宽他们的表达空间,使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以便于在其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对一些社会事件产生自身的见解,不沦为沉默的螺旋。

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学生沟通交流时应该注意身份地位的平等。态度温和、和蔼可亲才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学生觉得老师具有亲和力,才会坦然表露自己的心声,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此外,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尊重这种差异,并依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知识的接受能力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在评价方法上有所考量,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进步水平给予肯定,在语文教学中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进行课堂提问,尽量使得每一位学生能参与到课堂中。

(三)创设生活化交际情境

小学中高段的学生往往会开始面临社会交往,在人际方面会产生系列问题。在真实的语境中能够最大程度锻炼一个人的语言思维,为此,教师不妨对课本进行深入探究,选用适合学生的话题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创设合适的生活化交际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思维的训练。

例如小学的单元总结往往会有一个话题供学生讨论,老师不妨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将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小伙伴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形成新的灵感,这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再者,课本中较为生活化的情境也可以搬到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根据课文的情节展开对话,能够更为准确地梳理文章中的人物关系以及人物所表达的情感,对其阅读能力也会有所帮助。同时,学生应该不局限于课本上的对话,在此基础上加入自身的理解,设计相应的台词。长此以往,学生的表达能力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在日常生活中的沟通交流也会更加顺畅。

(四)教师以身作则

教育工作者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学生眼中会是学习的标准。为此,教师应该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在表达上尽量具有逻辑性,平常在讲课的过程中注重语言的用词规范、合理,尽量将一些沟通的小习惯传递给学生。再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形成自身独立的思维,能够对事件有自身的判断,在日常的沟通过程中要注意礼貌。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规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也是语言表达的一部分,在写作时注意时态、语态、人称的应用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中高年段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培养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对其生活或者学习会有一定的帮助,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一定要从学生出发,注重其课堂的主体地位,设置符合其年龄发展需求的教学环节,为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助力。

参考文献

[1]师雪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2]尚晗.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科技资讯,2014(1).

[3]原僡.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6.

[4]韦孟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16.

[5]罗艳.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调查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教学
幼儿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探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