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散文教学的有效阅读指导

2020-02-14 08:43封如军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脉主旨答题

封如军

高中语文的现代文阅读一直是高考重点,也是学生失分最多的项目。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加强散文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能根据时代背景学好散文,有效的散文阅读指导,可以帮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新课程实施后,高中的散文教学加大了阅读的分量和考察力度。现代文的阅读理解也就成为高考的考查重点,纵观近几年高考,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文学类文本中散文所占的分量都是举足轻重的。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散文阅读教学和指导也就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散文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

多少年来,散文一直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几乎是在每年高考阅卷结束之后,试卷批改分析会上都是在传达这么一个意思:现代文阅读还有上升的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这话更是针对散文而言的,这主要是因为小说其自身文本的特点,注定学生在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方面相较于散文会更加方便。相反,散文却因其众所周知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使很多学生在读完散文之后,疲于理清文中的各种分散的“形”,根本无法准确把握作者写作的意图和主旨,也正是带着这种迷惑就开始了答题,其结果自然是不尽如人意。

为此,几乎所有的教师在给学生讲散文阅读时,都会特别强调要搞清楚三个层面:读懂文章,弄清问题,准确表述。而且一定是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强调各个题型的解法,比如说作用分析题中要看清楚是从内容还是从结构上答题,如果是从结构上答题,那么就要考虑到所涉语句所处的位置等等。以上的方法内容,很多学生都能背得滚瓜烂熟,但在实际的考试中,我们发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仍旧很多。散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的原因很多,从散文的学习和考查的两个方面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考试的难度大,许多学生不怕学习文言文,却就是害怕现代散文,因为文言文的考查评价具有唯一性,可是散文的含义深,有许多要靠自己的理解,题目的答案又具有不确定性,这就增加了考查的难度。例如,在高中散文的閱读理解中,不仅要求学生读出文章的主题,知道文章是什么主题,还要求学生读懂文章的结构,能知道本文的重点词语在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样就大大的增加了散文阅读的难度。在考试中,许多学生都很难读懂文章的结构和重点词语在文章中的作用和表达的含义,对明确文章的主题,都与文章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

二是散文的含义深,具有人为的理解的不确定因素。现在的现代文阅读大多是阅读鉴赏散文。散文“形散而神聚”,散文取材广泛而主题集中。因此,在散文阅读指导中,一定要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读出文章的中心。散文的每一部分内容都是为表达中心服务的,要全面的理解全文和每一段文章在文章中的作用、每一段文章对表达主题的作用等。因此,散文阅读不能只简单的看文字的表达,一定要尽量读出文章的主题。

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散文的理解就有很大的人为因素,所以,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文章的主题,根据文章的主题去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境。例如,在考试中经常有“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蕴?”这类的问题。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在写作上采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要考查的一般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这就要求学生在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出答案。在答题时就要标明句子出处,找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去掉喻体成分,,概括为平实准确的语言才可以。

散文类作品的考试一般直接来自于原文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根据文章内容和要求去回答问题。这样的题目常常是归纳概括信息或者词语语境意的理解等题目。利用原文的信息进行修改得到答案。这样的修改常常是概括几个段落的中心句组成一个句子或者几条信息,把抽象的句子换成直白的说话,把排比的句子压缩成一个简练的句子等等。但散文类文章的试题一般需要学生自己组织答案。但是除了可能出现在题目最后的那道“半开放题”(依据原文的某个地方谈谈你自己的观点或验证观点的材料之类的题目,“半开放”体现在一半来自原文的理解归纳,一半来自学生的材料),剩余的题目常常是知识的迁移,往往是依据原文回答知识点,例如表现手法、修辞等。注意下这些可以得分的词语必须明确,例如,自然景物描写的作用、欲扬先抑的作用、过渡段的作用、结尾议论抒情对深化主旨的作用等等。

二、高中散文阅读的指导策略

为了让学生在散文阅读题中理解课文更完美。能全面的理解课文的深刻含义。在考试时的答题更完美,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文章脉络

散文是优美的,就好比在山间小路行走,风景宜人,但道路曲折。这就像散文阅读题一般,是不好把握的,因为找不准方向,这也是最令学生困扰的。

我们都知道散文的“形散神不散”这个特征,“神不散”很好理解,无非就是主旨。可是这个主旨是需要学生去寻找和概括的。至于“行散”,主要是表现在文章所牵扯到时间、人物、事件、意识甚至表达方式上等等。我们以一篇相信大家都做过的龙应台先生的《山间小路》为例,本篇文章由海德堡的“哲学家小径”引题,进而转入长沙岳麓山的一条小路。从而文章转入朱熹与张拭两个的辩论,再由此谈及文明,以及文明与政治的关系。最终文末这样写道:“我在树影斑驳的小路上徘徊,不忍离去。若有时间,真想在那百泉轩的廊下坐到黄昏,听风从最深邃的起点悠悠吹来”,以景物描写结尾,韵味悠长,耐人寻味。学生普遍反映这篇文章某些部分令人费解,特别是最后一段,大部分学生无法理解以景结尾的妙处,都认为这样对于文章的主旨更加不好把握。甚至有同学读完这篇文章后,根本不知道她到底在说什么。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强调学生在每读完一篇文章后,千万不要立即就做题,而是要花点时间去梳理文脉,重新去审视一下文章的脉络。散文往往“形散”,笔墨看似随意挥洒,作者为了做到“神不散”,在结构上会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线索正是把文中各个部分的材料串起来的那根“红线”,它可以是某个中心事件,某个实际的物体,也可以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当然,也可以是人物。线索的类型及其在具体文章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仍旧以《山间小路》为例,她的文脉线索我们可以这样组织:哲学家小径—长沙岳麓—朱熹张拭—认识文明—文明与政治关系—文明的抗争—廊下听风。从这个文脉我们可以很轻松的理清作者的思路,做到这样,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更好的去理解文章了。那么在此,文章的主旨也就迎刃而解,毕竟,一篇优秀散文,无论是选材谋篇,还是遣词造句;无论是运用修辞,还是采用艺术手法,都是为了表现中心主旨服务的。因此命题者命题时,总会结合中心主旨来命题,我们如若成功地把握散文主旨思考问题,那么我们就不难找出答案来。

所以说,文脉的疏通在散文阅读的训练中是绝对不容许忽视的。而目前的教学现状是我们老师普遍将重点放在了弄清问题和准确表达上,只知道一味的强调答题技巧,却将最根本的读懂文章环节忽视掉,那么这种看似“授人以渔”的教学实则是事倍功半的教学,老师累,学生也跟着受累。

2.指导学生准确把握文脉

我曾要求学生写出高考江苏卷的《上善若水》的文脉,以便训练学生真正的把握“梳理文脉”这个方法。

在此过程中,我将事先准备好的部分学生的答案投影在黑板上,并要求其他学生依据每题4分的标准打分。由于还没有真正讲述作用分析题,所以学生的打分普遍偏高,甚至很多同学倾向于满分。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就真正的从这里开始讲解作用分析题应该注意的一些东西,比如内容,比如结构等等。

“作用分析题”审题关注三要素:句段位置,答题方向,提示语(潜在提示语)。首先是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首要考虑的。这一点一定要学生明白,因为在《山间小路》中有一题问的是“开头第一段写海德堡的‘哲学家小径,这种写法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有的同学竟然答出了“承上启下”的答案。其次,要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这个我们在“梳理文脉”环节已经讲过。然后,还要抓住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这是答题的关键。因为这才是我们组织答案的关键之处。当然,我们还需要一些常见的答题模式,比如大体方向是“内容”,那么一般就是先回答其写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等等。

在将以上内容结束后,我要求学生完成《活着的祖先》,并请四名学生在黑板上写下答案,由此进行针对性讲解。也正是在这个环节,学生的兴致很高,积极的配合老师的教学。

临下课,我们又熟悉了下本课的内容,梳理文脉,把握主旨,然后就是关于作用分析题的解答,要依据其在文章中的位置来答题,同时,在内容上始终扣住主旨。

如今回顾下这堂课,我感觉这类题型虽然简单,但是简单的题型不代表学生就能够抓住分数,相反学生更容易在这方面失分。因为学生容易放松警惕,不是答案方向不对就是不完全。那么,我们知道作为教师,上课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备课。备什么?备教材,备学生。但是这个其实备学生太难了。一个班45个学生,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待语文的态度是完全不相同的,而且这本身是个普通班,况且临近高考,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已经定型,或者说有的同学干脆破罐破摔。所以,要想让学生将这种作用分析题的解法真正掌握,还需要不停的训练,不懈的努力。

回顾本节课,学生在答此类题时,不仅要能够准确的梳理文脉,更要能够仔细的看清问题的方向,最终用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述。整体而言,学生在答此类题时,要有主题意识,特別是在近几年高考中,更加是强化了主题辐射的原则,简言之就是所有的语言表述都是服务于主旨的,只要我们能够在梳理文脉的基础上准确的把握主旨,那么无论是什么题型,相信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其次,要有整体意识,切莫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千万不要在分析语句时脱离文本而阐释,那样写出来的答案可能就会完全脱离答案。在之后就是要教导学生在阅读时要树立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阅读。我们一般要求一篇文章要读两遍,第一遍要求学生能够用笔在试卷上写出文脉,也就是线索。而在第二遍阅读时,应该带着问题去有重点阅读,在把握问题方向的基础上,以主旨为基础,并根据文段的位置作出相应的答案。

散文阅读的教学没有规律可寻,但加大学生的散文阅读指导,引导学生根据时代背景学好散文,可以帮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加深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作者通联:江苏灌云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文脉主旨答题
主旨大意题
How to Find the Main Idea 如何找出主旨
丁酉年腊月十九黄州寿苏会
文脉
曹文轩说“文脉”
办手抄报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