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不是应试更不该应付

2020-02-14 05:53艾丹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智育本科生合格

艾丹

前不久,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大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此举旨在引导素质教育推进的方向,提高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位置。

健康的体魄和精神,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根基。而现实的情况是:学生越来越“宅”,近视人群不断扩大,“刷题”挤占了锻炼的时间,体育成绩在教学评价中权重较低,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也存在误区。不管是高等教育阶段,还是中小学阶段,体育教育都需要更多方法和措施加以推进。

无论是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还是从生命教育、素质教育的高度,都需要我们对体育教育进行重新定位。体育的意义并不止于跑多快、跳多高,实际上是重视人最基本的发展。不管一个人将来有怎样的成就,强健的身体和积极的精神,都是人生幸福的基础、事业成功的保障。从古至今,体育都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近代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主张教育要“归于自然”,发展人的天性,追求身心协调发展,注重体魄健康。我国古代体育教育源远流长,骑射、蹴鞠、击剑、操舟等运动形式多样,“文武兼备”一度成为人才的评价标准。新中国成立以来,“德智体美劳”也一直是教育提倡的大方向。在升学压力巨大、教育焦虑越来越重的現在,让体育真正回到教育中应有的位置,紧迫且必须。

体育是一种终身的修为。当体育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自觉、自然,而不是考试、任务,我们就能在体育中收获健康的身体、坚忍的意志、乐观的精神。

(摘自《湖北日报》)

【多维解读】

1.身体是本钱。教育部提出的“本科生体育不合格不能毕业”的硬性要求,看似苛刻,其实是用心良苦,是对青年学生的爱护。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若没有一个强健的身体,纵使你能腾云驾雾也是空谈。想要有一个好的身体,离不开体育锻炼。武汉大学周叶中副校长曾受邀做客央视《开讲啦》,跟青年学子分享他四十年如一日,每日坚持跑步十公里的锻炼心得。跑步,让他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

2.全面发展。德育抓不好会出“危险品”,智育抓不好会出“残次品”,体育抓不好会出“报废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育部提出的“本科生体育不合格不能毕业”的要求,无疑是在向“报废品”宣战。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方向。然而遗憾的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忽视了孩子的体育,导致孩子身体虚弱。这一现状委实令人担忧,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适用话题】

锻炼身体、顾此失彼、深化改革……

猜你喜欢
智育本科生合格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
不合格的洗衣工
不合格的科学家
做人教育是道德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
大学体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研究
也要注意一种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