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发展对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2020-02-15 12:23樊才睿
今日畜牧兽医 2020年6期
关键词:饲草料牧草牧民

樊才睿

(集宁师范学院 012000)

呼伦贝尔草原作为内蒙古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水土保持、保持物种多样性、提供丰富生产资料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 但近年来,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受气候因素和放牧活动影响,草原生态环境退化严重,草地资源逐年递减,对北方生态屏障的建设构成了威胁。 同时,草地生态环境的下降导致饲草料减产,也会阻碍草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合理的利用草地资源, 保持畜牧业发展与草原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 是当前呼伦贝尔草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1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现状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区,地处蒙古高原东缘与大兴安岭东麓连接,范围为东经115°37′~119°25′,北纬47°33′~49°44′。 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型气候,蒸发量大,降水量少,呼伦贝尔草原面积广阔,总面积约为8.8 万km2。 但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畜牧活动加剧导致草原生态环境出现了退化, 由相关数据显示, 从20 世界80 年代起, 呼伦贝尔草原退化面积逐年递增,由20670km2增加到39828 km2,全市范围内40%以上的草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 沙化草原和盐渍化草原面积也增加到8800km2和2094km2,草地植被退化,草原三化现象严重[1]。

2 草原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畜牧业发展模式粗放,草原承载能力有限。 畜牧业的发展严重依赖于草场质量的好坏, 牧民为了发展畜牧业追求更大的利益对草地资源进行了挖掘式的开发利用, 通过增加存栏数目,扩大养殖规模,不断的提升草地的畜牧承载量。 由于季节草地的放牧压力大,导致在牲畜贴膘生长期内,草料供给滞后,牲畜与饲草料矛盾加剧。 同时,在整个牲畜的生长周期内,缺乏科学养殖观念, 投入的生产要素利用率低, 畜牧产品产出效果差,使得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处于急需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第二,季节性草地建设少,受自然因素影响大。 传统畜牧业一直处于“靠天养畜”的模式[2],呼伦贝尔草原地处我国北方寒旱区,具有较长的冷季,在冷季中牲畜无法在草原得到充足的饲草料,牧民往往在冷季进行了大量的草地建设,存储饲草料,修建棚舍, 供牲畜越冬使用。 而草地植被的生长具有周期性和滞后性,在草地植被暖季返青时,草地承载能力较小,但由于牧民未考虑草地返青的承载能力, 只进行冷季草地建设忽略暖季饲草料储备, 导致草地幼苗被大量的牲畜啃食践踏, 无法正常的生长,草地承载能力进一步下降。

第三,草料加工产业水平较低,集约化生产力弱。 草业发展薄弱,处于起步阶段,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人工饲草料养殖基地建设规模小,优良牧草品种较单一,生产能力低,导致草原畜牧业仍然主要依靠天然草地提供草料。 同时草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饲草料生产加工机械化水平低,规模化生产不足,没有办法为全市畜牧业提供充足的饲草料, 严重制约了草原畜牧业的转型发展空间。

3 促进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掌握科学的放牧方式,是畜牧业与草地生态环境和谐健康发展的前提。

首先,加强科普教育,普及科学畜牧养殖方法。 草原传统畜牧业的实施,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牧民对草地生态环境及资源化利用的相关知识掌握较少, 不会更合理更科学的草地利用方法,因此加大对草地生态知识、科学放养知识、草地资源利用知识的宣传普及, 让广大牧民充分认识到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要兼顾生态环境效益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其次,构建草地生态建设体系,促进畜牧业和草原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一定能力范围内,应出台相应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构建草地生态建设体系,加强暖季草地建设,为天然草地植被的生长及生产力的恢复提供基础,制定合理的畜牧生产规范,严格制定轮牧休牧管理制定,在牧草返青期和结实期要加强饲草料供应,减少草场放牧,促进草地植被健康生长。 同时推广畜牧产品深加工,实现由生产到出口的一条龙服务,建立具有草原特色的全国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促进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畜牧业产业和谐发展。

最后,提高饲草料生产水平,创建集约化生产合作模式。 改良牧草品质,加强草原野生优质牧草品种的驯化,建设专业的牧草草种生产基地,提升人工牧草质量产量,带动牧民种草养畜,依托大型加工企业,以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订单式生产的方式,生产干草捆、草颗粒、草粉饲料等。 不断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打造有机绿色牧草产品品牌。 在解决牲畜饲草料的基础上,加强畜牧业品种改良,进行新品种,成立草原畜牧经济发展合作社,让牧民以草地入股入社,建立新型集约式牧场,进入新型圈养及放牧方式,实现草地集约化生态畜牧业高效生产模式。

4 结论

草原生态环境的建设要以畜牧业和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发展为目标,在兼顾畜牧业经济效益的同时,着重考虑构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提高草原饲草料生产水平,改变畜牧生产结构,从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实现畜牧业和草原生态环境的双赢局面。

猜你喜欢
饲草料牧草牧民
牧民的遗嘱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牧民歌唱冬奥会
反刍动物饲草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估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甘南牧民 赵云雁
商人买马
饲草料产业体系构建的瓶颈与突破
浅谈发展饲草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