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2020-02-15 23:32贾玉玲杨艳玲
山东化工 2020年2期
关键词:院校体系职业

贾玉玲,杨艳玲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2737)

1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型升级,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具备高素质、强技能的大国工匠,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正当其时。日前山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职院校扩招和学生管理培养管理的通知》,要求高职院校在扩大招生的同时,确保“培养有质量、就业有优势、发展有前途”,实现高职“质量型扩招”。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直接体现出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更反应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因此,需要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提供有力保障[1]。

2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必要性

2.1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推动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

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其培养的人才既是其产出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最终取决于其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因此,人才培养质量是保障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要树立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作为提升办学实力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对教师考核考评力度超过对学生学业质量考评力度的问题,毕业率与毕业生质量存在较大差距。高职院校在正视和修正这一问题的同时,要把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过程性和层次性,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学生培养质量为切入点,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调整课程知识结构,优化专业设置突出专业特色,提高学校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等部门的协调能力,促进高职院校在学生、教师、课程、专业、学校各层面建立全方位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1]。

2.2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提升高职院校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基本要求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可见,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重点满足行业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其人才培养质量直接体现高职院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行业企业作为技能人才的直接需求方,对高职技能人才质量评价有着举足轻重的发言权。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行业企业对人才质量评价的信息反馈,加强校企良性互动,坚持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服务区域经济、满足社会需求和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开发实验实训项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案,从而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贯通融合,共同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协同发展[2]。

3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3.1 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原则

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要从德育、智育和能力各方面对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学生对系统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要以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为标准;考核学生对专业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要以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标准;考核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情况,要以能否在工作中表现出吃苦耐劳、沟通合作、勤学善用等优秀品质为标准,从而促进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使学生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3-4]。

3.2 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是为行业企业发展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质量是否“适销对路”,关键取决于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满意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必须以体现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为原则,评价标准要紧跟行业产业发展的步伐,不断做出动态性调整,重视高职教育改革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使人才培养质量始终满足行业企业对高素质、强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3]。德国高校非常重视教育质量,他们的专业及课程会根据人才质量评价机制的反馈信息和社会需求的变更经常适时调整,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的进行知识储备的更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对教学质量进行实时监控,从而有效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4]。

3.3 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原则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首要目标是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要避免评价体系流于形式,必须坚持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原则,使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评价指标的设计要力求实现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统一,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4]。如美国的认证指标体系,在明确基本质量标准前提下,鼓励各学校根据各自办学宗旨确立满足自身特色和个性发展的评价标准,指标层次清晰、特色鲜明、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4-5]。

4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模式

4.1 “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近年来,教育部出台若干政策鼓励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长效机制的“订单式”人才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培养目标针对性强、培养过程校企双主体、培养内容更具实用性的特点,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职业院校办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企业行业发展脱节、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企业参与度不够、学生就业满意度不高等问题[2]。

“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应包括:入口质量评价,订单企业对入学新生的招聘评测,学校根据评测结果确定订单班的组建标准;过程质量评价,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对接岗位能力需求,并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和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动态调整;出口质量评价,即订单验收过程,并扩展至顶岗实习及招工就业过程。“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应以校企人才供需关系为基础,校企双主体协同评价也应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适时引入第三方评价,共同制定系统、有效、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在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同时,注重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多样化,除考核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外,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发展[2]。

4.2 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国家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引擎,国内学者掀起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热潮,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认可度较高的研究成果是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基于创新创业与核心素养的相互关系,创新创业是核心素养的外在体现,核心素养是创新创业的内在本质,二者相互依存、互为表里[6]。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围绕人才培养不同阶段的质量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基础阶段,以核心素养知识层面的通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为目标,创新创业人才质量的外在体现为创新创业能力,以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为主要评价标准;应用阶段,以核心素养意识层面的专业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人才质量的外在体现为创新创业意识,是人才由掌握通识技能到实际应用的思维意识形成阶段;发展阶段,以核心素养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形成为目标,人才质量的外在体现为创新精神,评价标准体现责任担当、人文底蕴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等,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目标[6]。

4.3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而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培养目标的根本区别。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是高职人才培养定位的要求,也是通过职业教育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服务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7]。职业能力培养的质量评价采用“四层次递进”评价模式,基本素质评价,对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行业企业调研等实践活动中团队合作意识、沟通协调能力、职业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通过汇报、研究报告、座谈等方式考核;基础能力评价,考核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效果,采用理论+实操考核方式;专业能力评价,以学生对专业核心岗位能力的考核为重点,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情况,参与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获奖情况和专业创新能力为评价标准;综合能力评价,考核学生在顶岗实习和就业中的职业素质,考核方式为校内、校外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评价、毕业设计完成情况和毕业答辩成绩、对口就业劳动合同签订以及两年内工作单位稳定情况。评价主体体现多元性,评价指标可操作性强,力求真实、准确、全面反映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水平。

5 结论

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是推动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高职院校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基本要求。“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职业院校教学内容与行企发展脱节、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企业参与度不够、学生就业满意度不高等问题。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促进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推动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集中体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的根本区别。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使学生拥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要注重对接社会需求进行动态性调整,使人才培养质量始终紧跟行业产业发展的步伐。坚持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原则,使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确保评价体系在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猜你喜欢
院校体系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