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下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2020-02-15 23:32吴丹丹黄建辉杨欢欣
山东化工 2020年2期
关键词:应用化学课程设计竞赛

吴丹丹,黄建辉,杨欢欣,林 旺

(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福建 莆田 351100)

教育部在2007年《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中指出要重视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推进实验内容和模式的改革创新,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校外实践渠道,与相关行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教育部在2016年高等学校教育任务中又提出要推动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2-3],在这要求下,作为省级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莆田学院,肩负着培养转型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的重担。

应用化学是一门综合实践性[4]与行业性都非常强的学科。莆田学院作为地方普通高校,可以围绕地方特色,对焦地方经济需求,聚焦地方服务,变焦行业产业应用,探索适用我校特色的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合格技术人才。

1 传统应用化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1) 实验内容的大多借鉴其他院校[5],实验教材十几年如一日,知识老化,课时安排随意,学分安排不合理,新的方法及仪器设备没有得到应用,学生课堂所学与就业后岗位脱节。

(2)课程设计内容根据具体情况设定,学生比较被动,无论选题,查找参考文献还是实验药品,完全按照指导教师的思路。

(3)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在这期间,毕业生又要参考研究生准备或找工作,无心投入于课题或设计[6],教师担心学生无法毕业,降低要求,导致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降。

(4)实践基地较少而实习人数较多;实习时间短,缺乏连贯性和持续性[5],学生实习,无法用理论知识解决实习单位的技术问题,有些学生为了考研,随意找个单位盖章,申请分散实习,使得实习只是走个形式。

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导致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性能力的不足[7]。

2 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应用化学与多门学科相互渗透,其研究范围涵盖了整个化学领域。应用化学专业教学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2.1 优化实验内容,培养学生专业素质

根据专业特点,可以优化单纯验证性的实验内容,压缩实验课时,适当的增加创新性、设计性实验,将本院的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红光光谱仪,XRD衍射仪,扫描电镜等大型仪器应用不断更新到专业实验中,使得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8];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理解、转化和实际应用能力[5,9]; 对于一些交叉重复性实验,系主任审核实验项目时可斟酌删减、整合、完善,近年来,我们学生有参加化学类学科竞赛,可以考虑在实验项目里增加与竞赛相关的内容,使得学生演练竞赛内容,教师也可以趁此机会选拔参赛成员。

2.2 改变课程设计模式,培养学生化学技能应用能力

应用化学的课程设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将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及实验操作技术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完成了知识从虚到实的飞跃,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开设的课程设计有高分子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设计内容可以经常更新,选择实用性强的题目或者与教师的科研相挂钩[10],让学生能感觉到学有所用,并有本专业的特色。课程设计可以在仿真实验室,实训基地完成,实验过程与生产工艺相联系,实验产品与产品质量相联系,例如:家用液体洗洁精的制备、霜膏类化妆品的制备、乙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白乳胶的制备、天然皂的制备及应用、化污渍祛除剂的制备等,学生还可以通过仿真软件了解化工生产流程,熟悉分析检测在生产、科研中的重要作用[11-12],增强学生的质量安全意识。学生通过综合性的课程设计,不仅可以巩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还可以灵活运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强化毕业(论文)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 是对大学专业学习的科研能力全面训练和提高,是高校培养人才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选题应该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13],才会有创新。为了确保毕业环节教学的质量,在第六学期结束即可完成选题,学生利用暑假按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提前进入毕业环节的文献检索、药品申报,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在第七学期理论课学习之余可先完成部分实验任务,并可申请提前完成毕业论文。为此,需精选题目模式,使其能够让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可结合教师科研任务,可结合教务处立项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或者团委那边的科研立项,将项目与毕业论文(设计)相结合进行延伸,另外对于校企合作、卓越人才计划,也可由企业出题,选派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论文(设计),论文的选题既有学科前沿理论的应用又包含应用型课题的开发,可以使实验结果更有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对以后从事行业的兴趣,毕业后更愿意投入相关行业的工作。

2.4 开启校企合作办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用化学专业的教育不仅要充分发挥校内教育资源,更要善于利用社会上的教育资源,将其整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5]。高校和企业都是创新的源地,而学生是创新的主体,学校与企事业合作可以是多样性,高层次的[14],包括共建教学实践基地,人才培养方案等。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我们应用化学专业与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永荣控股集团分别签署了协议,协议约定了合作办班(“三棵树涂料班”,“永荣新材料班”)的共建目标、办学体制、办学模式、资金筹措、双方权利义务等,协议的签订为双方的长期稳定合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为了让大家对合作办班的企业有一定的了解,每年会邀请企业过来做宣讲会,以“永荣新材料班”为例:相关负责人会播放一小段VCR。VCR包含了永荣的一些科技技术、获得的荣誉以及人才培养与需求。视频播放完毕后,他简要概括了永荣的企业概况、企业文化以及产品介绍。紧接着,负责人向同学们介绍了企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中重点讲解了“2+1+1”的人才培养模式。“2+1+1”模式中“2”是学生在校的第一学年、第二学年学好理论知识,打好基础。“1”是第三学年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教学(理论+实践),最后一个“1”是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现毕业和就业的无缝对接。带着大家的期待,在PPT上展示了“新材料班”学生的公司福利,如食宿娱乐福利、户外拓展活动以及大家最关心的学生在永荣的发展前景。

学院还投入大量财力物力重点建设“厂中校”,在合作班设立常驻教学机构,包括教室、会议室、学生办公室等等,完善了基地的硬件设施;在师资配备上,学院多次派遣博士前往合作企业实践锻炼,企业师资来校授课,承担教学任务,为学生讲授企业生厂急需的课程,在加强协调配合,合理规划;在制定学习方式上,引进“师带徒”模式,加强学生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精神;在共建教学实践基地上,结合培养人才理念,制定方案,合编教材,目前已完成三本校企合作教材初稿的编写,让师生更多参与实践活动,加强互动。未来将加大合作领域,争取将打造成校企合作的一流成果。

通过校企合作办学,让学生有充裕的实践时间,培养学生的的职业意识、实践技能和道德,塑造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创业的动力,保证毕业生无论到各级各类企业还是科研院校,都能成为专业综合能力高、职业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15]。

2.5 依托学科竞赛,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学科竞赛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学科竞赛通常是以几个成员组成一个小组,需要小组成员一起探讨比赛方案,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大胆创新,以确保高质量的作品参赛。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学生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调能力,多样化学科竞赛的开展,对深化教育改革起推动,促进作用[16]。

学科竞赛是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开拓了课堂教学,通过学科竞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科研激情和实践动手能力[17],积极组织应用化学学生参加“福建省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福建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大学生英语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彰显了莆田学院应用化学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效。

学科竞赛也是实践环节教学的补充,其内容涉及的是一个学科领域的竞赛。学科竞赛的开展可以推动实践平台建设,促进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改革[7],学生为了拓展知识面,完成竞赛,会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并钻研理论知识,锻炼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17]。

3 结语

本项目主要针对莆田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特色,根据目前本专业相关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结合学院目前的本科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具体规定,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加强学生创新、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案、运作方法和成效验证,使得产学研相结合、学生对与教师科研项目、校企合作平台等在实践教学各环节中得以体现。

猜你喜欢
应用化学课程设计竞赛
应用化学特色专题实验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北京大学放射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建立65周年纪念专刊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创新思维竞赛(3)
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法探究
创新思维竞赛(6)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