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水产养殖创新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实践
——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水产饲料与营养特训营”为例

2020-02-16 08:12单喜双
养殖与饲料 2020年5期
关键词:水产饲料特训营水产

宋 霖 王 权 单喜双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需求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1]。当前,随着我国渔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对支撑渔业行业发展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急需渔业从业人员在类型、数量和素质等方面发生结构性改变。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的平台是学生素质和技能形成发展的根源和动力[2],因而,不断探索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新模式,将企业文化、企业标准、企业管理与学校育人深度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是输送更多与企业需求高度吻合的水产养殖优秀人才的关键所在[3]。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水产科技学院针对现代水产行业发展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围绕新时期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需要,注重技术技能发展,关注创新培养水产未来先锋,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江苏大北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启动实施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万人计划“水产饲料与营养特训营”项目。现将“水产饲料与营养特训营”的校企合作实践介绍如下。

1 “水产饲料与营养特训营”的举办

在江苏省教育厅的领导下,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水产科技学院与江苏大北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严格贯彻执行江苏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8—2019年江苏省大学生万人计划学术冬令营项目的通知》文件要求,面向江苏省内各个高职院校招生,于2019年1月12—19日在江苏省淮安市成功举办了大学生万人计划冬令营“水产饲料与营养特训营”活动。

1.1 入营条件

1)招生对象为江苏省全省高职院校学习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动物医学、水族科学与技术及饲料与营养等相关专业的2017 级专科生,经所在高校推荐参加。

2)要求参加者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在校期间表现良好。有出色的创新创业成果或省级以上表彰奖励的优先录取。

3)要求参加者对现代渔业行业有浓厚兴趣,爱渔民、爱渔村、爱渔业并有较强的或潜在的创新创业能力。

4)要求参加者具备一定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

1.2 招收人数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万人计划“水产饲料与营养特训营”项目招募来自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共100 名学生参营。

1.3 “水产饲料与营养特训营”的组织开展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与江苏大北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一起成立了一支由水产科技学院院长担任总指挥、由公司总裁担任总协调、由学校老师和企业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秘书处的活动策划工作小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活动宗旨要求,精心策划特训营议程。

特训营时长7 d,此期间学员们深入参与了各项课程的学习,课程内容丰富多彩,主要包括当前水产行业发展形势、水产饲料生产流程、水产前沿技术、职场礼仪、水产行业专项调查等,紧扣水产发展大趋势,抓住水产养殖业痛点,让参营学员学有所感、学有所得。除了技术专业课程外,还策划安排了一系列贴近实际操作的课程、提升素养文化的课程和考察活动。通过实地考察生产基地,参与生产活动各项环节,学员对饲料生产加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参与拓展训练,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团队意识。参与“红色之旅”,参观伟人周恩来故居,领略领袖风采,升华心灵体验。

特训营采用独具特色的小组竞赛方式开展学习,将参营学生分为6 个小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日常表现、学习情况为自己的小组赢得加分,增加学习趣味性,提高学员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培养学员的团队意识,得到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

2 “水产饲料与营养特训营”成功举办的体会

2.1 特训营之校企合作提升了专业吸引力

我国是世界第一渔业大国,水产品总产量约占世界的35%,其中养殖产量占世界渔业养殖产量65%左右,目前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国家战略产业。但水产养殖是较为艰苦的专业,学生潜意识中“轻农、歧农”思想较严重,再加上对现代水产养殖缺乏了解,一般不愿意选择水产类专业,因而高职院校长期以来均面临着招生难,生源层次低的困境;在读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往往专业思想不稳定,行业热爱度低,不少学生总想转专业,或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旷课,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神,缺乏职业规划,对将来就业创业去向迷茫,总体形成了当前产业急需大量技术技能和一线高级管理人才的双紧缺、供需严重失衡的局面[1]。

“水产饲料与营养特训营”招募了来自多所职业院校的100 名学生,专业受益面广,并且集训场地直接设置在了江苏大北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专家和学校骨干教师从水产业前景、水产饲料发展趋势、现代水产养殖技术模式、水产养殖前沿技术等方面为学生作了主题讲课;学生实地考察企业厂区和生产基地,生产各关键岗位负责人为学员讲解水产动保微生态发展动态、饲料产品生产工艺以及产品品质管理,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销售服务的全套流程;教学之余企业专家、学校教师还与学生进行了热烈而深刻的讨论,回答了学生提出的关于专业、行业以及职业方面的各种问题;此外,参营学员还接受了设计独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团队素质拓展训练,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等红色景点。通过名师名家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讲授以及近距离的沟通交流,学生逐渐认知了水产专业,了解了水产行业,认识了就业,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水产养殖的兴趣和成就感,增强了学习动力和信心,同时素质拓展、红色之旅激发了学生的潜力,磨练了意志,培训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意识到要抓住水产行业目前的黄金时期,努力学习,扎实工作,超越自我,成就未来。

2.2 特训营之校企合作增强了行业适应能力

当前,水产类专业校内很难提供水产养殖高技术人才培养的实境条件,教学内容也较为宽泛,与企业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特训营期间,企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针对性的就业岗位,将理论、实践、服务全方位融合,理论教学既贴近市场前沿又与工作岗位及生产一线案例结合,实践教学贯穿全过程,让学生真正接触到了最实用的生产技术,获取了更多的实践知识和技能,也能使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进行综合运用。此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在于学生对于专业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还在于其职业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只有具备了优良的职业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才能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创新[4]。特训营期间,学生亲身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了解企业的发展愿景,接收企业文化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在职业素养和人格品质方面都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

这些对于参营的大专二年级学生是非常好的提前感知和参与的机会,在之后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甚至毕业进入企业后,能很快适应企业的运作模式和管理体制,能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符合职业目标的实践岗位进行有效锻炼,大大缩短了学生综合技能运用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的适应期,也为更好地提升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 特训营之校企合作调动了教师与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企业的生产任务与社会需求是分不开的,学校教师在带队学生参与冬令营的活动中能及时掌握水产行情动态,了解一线水产养殖需求,获得学生培养的新导向,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科研能力,积极进行课程开发,设计教学方案,使教学内容和科研项目更加切合现代养殖生产企业的实际需求。此外,特训营小组竞赛的学习方式,启发专业教师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注入式教学模式,大力创新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案例式、专题式、研讨探究式、设计实践式等形式,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实践的能力。

特训营期间,企业专家通过与学生的深度交流,对于当代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对部分学生的问题及顾虑,能给予针对性的关怀和引导,这些及时而有效的思想干预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专业,积极进行专业学习和实践[5]。企业能够接触到所需的储备人才进而进行培养,避免了人才培养成本和时间上的浪费,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高技能人才紧缺的问题。已有我校多位毕业学子选择在该公司实习,毕业后留在实习单位工作。

2.4 特训营之校企合作推进了专业与产业深度对接

特训营期间的校企合作实践启发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水产科技学院全面建立人才流动机制,派出年轻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同时聘请行业管理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打造既懂生产又懂教学的高水平联合专家团队。依据现实企业人才需求深度剖析岗位技能,共同设置工作任务,开发综合性、连续性和针对性的功能模块实践课程群,把课堂搬到生产车间,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紧密结合,丰富学生的职业岗位群知识,提高实践技能水平,培养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这些职业岗位能力;同时,将企业优秀文化渗透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学生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校企无间协作,无论对水产养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学院在国家高职院校中的知名度,还是对企业持续创造财富,都是一个“双赢”的过程[6]。

3 结 语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通过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依托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万人计划“水产饲料与营养特训营”项目的契机,引领全社会多个高职院校及企业广泛参与到校企合作的模式创新研究和实践中来,共同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纵深可持续发展,着力为高职院校水产养殖专业摸索出人才培养新路径,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水产饲料特训营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加油!水产人!
南极磷虾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出货火爆是行业复苏还是假象?水产饲料、动保企业如何在“危”中寻“机”?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天然叶黄素在水产饲料中的研究与应用
一击止“痛”!450余水产人聚焦第九届中山大学水产饲料技术创新大会,教你从百亿到百年
阅读特训营
阅读特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