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青脚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

2020-02-16 16:08陈永惠陈秀娟
今日畜牧兽医 2020年8期
关键词:法氏囊病鸡核酸

陈永惠,刘 渊,陈秀娟

(1.贵州省六枝特区动物科技服务中心 553400;2.贵州省水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53600)

青脚麻鸡是生活在中国西南片区的肉用地方品种鸡之一,主要特征为青脚、麻羽,体型特征可概括为“一楔”、“二细”、“三麻身”。 “一楔”指母鸡体型象楔形,前躯紧凑,后躯圆大。 “二细”指头细、脚细。 “三麻身”指母鸡背羽面主要有麻黄、麻棕、麻褐三种颜色。 公鸡颈部长短适中,头颈、背部的羽金黄色,胸羽、腹羽、尾羽及主翼羽黑色,肩羽、蓑羽枣红色。 母鸡颈长短适中,头部和颈前1/3 的羽毛呈深黄色。 背部羽毛分黄、棕、褐三色,有黑色斑点,形成麻黄、麻棕、麻褐三种。 单冠直立。 胫趾短细、呈黄色。 成年体重公鸡为2180g,母鸡为1750g。 青脚麻鸡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具有山区“土鸡”的特色,它适应性强、生长快、成本低。 在西南片区,如四川绵阳、贵州贵阳及六盘水等地农村地区养殖较多, 在部分地区进行遗传基因纯化后作为地方品种得以保种和扩大生产,是当地人们最为喜食的肉食家禽,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正因为其逐步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使很多疾病也接憧而至,对其地方适应性造成了挑战,特别是易发传染性支气管炎,该病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本病据其临床症状分为呼吸道型、肾脏型、生殖型和腺胃型四种,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在养鸡生产中极为常见,能够在短时间内引起快速传播,并造成鸡的生长发育不良及大批死亡,危害巨大。

本文就贵州省六枝特区动物科技服务中心接到的创兴养殖场送来的8 只青脚麻鸡病例(其中2 只死亡)进行了系列诊断和分析,现将检查及诊断进行报道,为养鸡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被检动物与检测试剂 被检动物为贵州省六枝县创兴养殖场于2020 年7 月3 日送来的8 只青脚麻鸡病例(其中2 只死亡)。 检测试剂:RNA 提取试剂盒购自北京世纪元亨有限公司;cDNA 的合成试剂盒为北京康为世纪生产的HiFi-Script cDNA第一链合成试剂盒。

1.2 流行情况 创兴养殖场8000 只33 日龄的青脚麻鸡,免疫过马立克、法氏囊疫苗以及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2020 年7 月3 日送检病鸡时已发病12d 左右,发病一周后开始死亡,第1d 死亡100 多,第2d 死亡300,第3d 死亡400 只,每天死亡几百只,至送检日共死亡1000 多只。

1.3 病鸡临床特征 病鸡出现呼吸困难、张口呼吸,消瘦,无食欲,站立不稳,摇头转圈,拉水样粪便等临床症状。

1.4 病鸡剖检主要病变 对发病鸡进行剖检, 主要解剖病变有:肺部与法氏囊内有黄色干酪样物质,气管出血,心包积液,法氏囊、肾脏、腺胃肿大。

1.5 实验室检测

1.5.1 细菌分离培养鉴定

取送检鸡的肝脏、心脏、脾脏、肾等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37℃培养16h。

1.5.2 病原核酸检测

1.5.2.1 样品处理

解剖病鸡,无菌采集病死鸡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法氏囊及气管等组织用无菌手术剪剪碎,于研磨器中研磨、匀浆,制备待检样本。

1.5.2.2 病毒核酸提取

按照北京世纪元亨有限公司生产的RNA 快速抽提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总RNA 的提取。

1.5.2.3 cDNA 的合成

用北京康为世纪生产的HiFi-Script cDNA 第一链合成试剂盒进行反转录。

2 结果

2.1 细菌分离培养结果

细菌分离培养结果显示无细菌生长。

2.2 病毒核酸PCR 检测

2.2.1 新城疫病毒PCR 检测

使用新城疫病毒通用型引物对核酸样本进行PCR 检测,结果为阴性。

2.2.2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PCR 检测

使用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特异性引物对核酸样本进行PCR 检测,结果为阴性。

2.2.3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PCR 检测

使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特异性引物对核酸样本进行PCR 检测,结果可以扩增出特异性条带,为阳性。

2.2.4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PCR 检测

使用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特异性引物对核酸样本进行PCR检测,结果为阴性。

2.2.5 鸡毒支原体PCR 检测

使用鸡毒支原体特异性引物对核酸样本进行PCR 检测,结果为阴性。

3 结论与讨论

对送检鸡进行细菌分离,结果为阴性;对送检鸡进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鸡毒支原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原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而进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病原核酸为阳性。 结合发病鸡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细菌培养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判断, 该鸡场发生的传染病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1930 年最早发现于美国,1972 年我国首次报道,如今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 本病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主要血清型是肾型。 潜伏期36h 或者更长,临床表现流鼻涕、因呼吸困难而张口呼吸、咳嗽、喷嚏、甩头、食欲下降或废绝、腹泻、粪便呈黄白色;病鸡主要病变为气管、支气管或喉头有浆液性或干酪样渗出物。死亡率不高, 主要影响产蛋量和蛋品质。 除了鸡能够感染发病外,其他家禽都不会感染,且各个年龄的鸡都能够发生,其中雏鸡较为严重,通常是40 日龄以下的鸡更易发病,发病率可高达95%,死亡率一般为5%,但随毒株变异,毒性增强会致死亡率增加。 在肉鸡饲养过程中,每年都有发生该病,由于该病传播快,死亡率相对较高,往往会严重损害养鸡户的经济效益。 近几年,该病的发病率呈明显升高的趋势,给养鸡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一般认为,对该病除采取常规药物进行预防外,免疫接种是主要和有效的办法。

猜你喜欢
法氏囊病鸡核酸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进展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禽法氏囊发育与免疫功能研究新进展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核酸检测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在防治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上的推广应用研究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