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写作应注重思辨性

2020-02-16 14:44徐静静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中作文策略

徐静静

[摘   要]写作思辨性表现在层层深入的剖析、不同角度的解析、有根有据的分析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对立性思维能力、假设性思维能力、追问性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写作中彰显自己独立的见解、合理的认知、缜密的思维。

[关键词]高中作文;写作思辨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03-0013-02

思辨性与思考能力、辨析能力息息相关。思考能力强调的是能对事物进行抽象的分析、推理、判断、总结等,辨析能力强调的是能从类别、特征、要素、事理等各个角度去辨别事物的多样性。教师要努力突出学生的写作思辨性。

一、写作思辨性的表现

1.层层深入的剖析

思辨性,首先表现在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能够有刨根问底式的思考与钻研,而不是蜻蜓点水般点到即止,流于表面。以苏教版语文第二册第二专题的写作指导“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为例,这一写作指导主要在是启发学生在叙述时应当选择合适的角度切入。比如学生叙述的生活趣事,既可以是根据日记本中的一则日记回忆起来的,又可以是根据类似的场景联想起来的。这其实就是两种不同的角度,而这两种角度各自可以延伸的思路又是不一样的,学生需要进一步在写作中去剖析。比如在写根据场景联想起的生活趣事时,除了要描述趣事本身以外,还要描写由趣事引发的其他思考。学生应当是一环扣一环、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道理、从自己到他人、从共性到个性地进行描述。

2.不同角度的解析

思辨性还表现在学生能够对某一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应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选取不同的写作切入口。如在描写某一景点时,学生可以从描述景点本身的特色入手,可以从游客或文人骚客对这景点的评价入手,可以从景点本身的历史内涵、文化内涵入手,可以从景点的商业开发价值入手,可以从景点的管理经营入手,可以从自身的游玩感受入手等。学生不要给思维设限,要将所有能想到的元素都写出来,然后再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主旨去选择体现到文章中的元素,如此一来,文章的内容才会饱满,骨架才会坚实,立意才会丰富。

3.有根有据的分析

学生在分析观点时一定要有根有据。议论文会涉及论点、论据、论证,其中,论点必须是科学的,符合常理的,经得起推敲、争议的。论据必须是真实有效的,可查证的,让人信服的。论证的整个过程必须是有主心骨与脉络的,如分点论证,从共性到个性论证等。这些都是有章法、有结构、有步骤的,就好像行军打仗时的排兵布阵一样,每一步都有根据,而不是随性随意的。

二、提高写作思辨性的策略

1.发挥对立性思维能力

教师要想突出学生的写作思辨性,就要引导学生在写作前从比较全面的、综合的角度去思考、分析问题,努力做到不偏颇、不狭隘、不刻板、不盲从。为了能够体现思辨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对立性思维能力来思考安排整篇文章的布局。以苏教版语文第四册第一专题的写作实践为例,这一写作实践侧重于发展学生的说理能力,让学生所说的道理能够让人信服。对此,学生可以从以下角度切入:第一种,整体与局部。既站在宏观的角度去思考,又站在特定的、有针对性的角度去思考。第二种,内部与外部。既从内在的、原本的、原生的角度去思考,又从外在的、后天的、易于变化的角度去思考。第三种,过去与现在。既回头看,站在历史的角度去思考;又向前看,将眼光聚焦在当下的同时放眼未来。带着这种对立性思维去写作,学生能够避免因为个人主观喜好而对事物产生狭隘或者是偏颇的判断与分析,这样写出的作文才会更加具有理性与科学性。

2.发挥假设性思维能力

充分发挥假设性思维能力的学生在习作中,不会给自己过多的约束,他们会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联想力、推理能力去思考问题,将问题的所有可能性或事物的所有特征都捋一捋、顺一顺,然后从其中选择若干种可能性来进行写作。以人物写作为例,大部分学生会通过记叙某一件事情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事情一般都会具有或简單或复杂的情节,整件事情中,只要有一个变量出现变化,那么事情的结果就会发生变化。学生可以通过假设变量的若干种变化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通过续写训练来锻炼学生的假设性思维能力。比如,选择一则短篇小说,让学生给其续写不同的结局。完成这一训练的关键在于要能够抓住小说中的某一个情节,将其设定为与原文不同的后续发展方向并沿着这种思路去写作,这样便能写出不同的结局。在写作中发挥假设性思维能力之所以有利于突出思辨性,是因为读者可以在文章中看到作者缜密的思维以及丰富的思想活动,而不是单调或者苍白无力的论述。

3.发挥追问性思维能力

追问性思维能力指的是,学生在写作中,可以有意识地一环扣一环地,就好像一层一层拨开洋葱一样,去向读者揭开自己的思想。这种能力与本文在开头时提到的层层深入的剖析与有根有据的分析相互呼应;而要锻炼这种能力,学会思考是关键。苏教版语文第二册第一专题给学生传授的写作观为“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其意在启发学生要怀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能够从看似普通的甚至是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去发现规律、发现奥秘。比如面对校园栽种的花草,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学校会选择栽种这些品种的花草?这些品种的花草具有怎样的特点?这些品种的花草需要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自然环境会对生物产生怎样的影响?环境与生物构成了怎样的系统?生态系统在不同的时节是否会有不同的特点?人与生态系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人与环境应该秉承怎样的相处原则?假如这些原则被破坏,将对环境、对人类产生怎样的影响?当学生能够用追问性思维来思考问题时,就会发现一株看似普通的花草,其实承载着很多奥秘,而这样由小见大、由表及里、由个性到共性、由现象到规律的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追问性思维能力。

学生进入高中后,其独立性明显比初中阶段更强,这不仅表现在行为能力上,还表现在思维逻辑上。看待事情,学生会有自己的判断和分析。思考问题,学生会有自己的立场和想法。在为人处事方面,学生也会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风格。以上这些都是独立人格的表现。写作作为一种以文字为媒介来进行思想输出与观点表达的方式,是很多学生的“发声窗口”。因此,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的不仅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情况,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在作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思辨性。学生只有不盲目跟从,不做毫无意义的重复,有效利用自己的学识认知和经验积累,拥有独立的见解、合理的认知、缜密的思维,才能在写作中突出思辨性,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思想、善表达的现代学生。

(特约编辑 景   行)

猜你喜欢
高中作文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中语文作文训练浅谈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建设性对策研究
高中语文作文分层合作运营教学的实践探索
高中议论文写作思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