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研究

2020-02-16 14:46徐琳
教育界·下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幼儿教师家长

徐琳

【摘要】幼儿是个体成熟前的重要发展阶段。因此,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智力开发以及思维的形成,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笔者在本文中对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进行简要的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对幼儿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行为习惯;幼儿教师;家长;幼儿

一、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

1.推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幼儿是个体成熟前的重要发展阶段。因此,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智力开发,以及幼儿思维的形成,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提升幼儿的生活意识,能够促动幼儿大脑的发育,从而提升幼儿的智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2.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受年龄因素的制约,他们缺少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很容易养成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以及不好的思维方式。教师应通过对幼儿进行个性化教育,不断掌握幼儿的心理状态,从根源上引导幼儿正确思考问题,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品格。教师需要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净化幼儿的内心,保证幼儿的心理健康,进而提高幼儿的思想觉悟,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生活。

3.推进家庭与学校的合作

家园共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家长与幼儿园的合作。对于幼儿的教育不是单方面的,它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双方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家园共育的教育方式,幼儿能够掌握更多的生活与学习资源,从而拓宽自身的思维模式,进而更好地融入生活。

4.促进多方教育资源的开发

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够给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平台。在家长和幼儿园的积极配合下,幼儿每天都能得到正确的生活与学习指导,他们的个体能力每天都会得到一定的强化。在家庭中,家长需要对幼儿进行生活指导,帮助幼儿学习生活知识。在学校中,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学习指导,帮助幼儿掌握生活技能。在两者共同作用下,幼儿能够得到更加优质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家长和幼儿园的紧密合作,更能拓宽幼儿教育的思路和资源,从而使幼儿能够吸取更多的生活经验,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增强幼儿的个性发展能力。

二、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问题

1.家长主动参与能力弱

一直以来,家长由于受工作的影响,很难对幼儿展开长时间的家庭教育,这就导致幼儿在实际生活中,面临严重的问题。如果缺少家长的指导,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便会大打折扣。由于家长主动参与共育能力弱,不能对幼儿进行相应的规范,致使幼儿在幼儿园学习时,出现不听话等情况,给教师进行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再加上一些家长忙于工作,忽视了对幼儿进行生活上的教育,致使幼儿在幼儿园产生很多生活问题,这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负担。

2.家长教育方式存在不合理

家长教育方式存在不合理,这也是影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一些家长没有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心理教育,而是通过打骂等蛮横的手段对幼儿进行管教,致使幼儿心灵受到伤害,不能正确地处理生活问题,给幼儿的个体成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家长对幼儿过于溺爱,使幼儿养成了“公主病”,这也给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久而久之,幼儿的性格就会变得自私、脾气暴躁,从而不能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

3.家长与幼儿园沟通不足

家长与幼儿园沟通不足,也是影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家长片面地认为,只要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幼儿园就必须要对孩子的教育负全责。这种忽视自身作用的教育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家长与幼儿园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致使幼儿在生活上存在的一些弊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利于幼儿的学习与成长。

4.幼儿园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因材施教是促进个性化教育的前提。由于家长与幼儿园沟通不及时,幼儿教師很难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缺少相应的教学意见、缺少相应的教学方法的情况下,幼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不仅加重了幼儿教师的工作负担,也加大了幼儿教师的思想压力。长此以往,幼儿教师不能对幼儿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教育,就会使幼儿养成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不利于幼儿未来的学习与成长。

5.办学方式守旧、落后

办学方式守旧、落后,已成为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大部分幼儿园实行封闭式教学,很少让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这就使得家长很少能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众所周知,家长如果长时间陪伴幼儿,幼儿的行为习惯会很好,也有一定的自律性。通过家长的鼓励,幼儿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封闭式的教学管理使得幼儿教学缺少活力,这不仅严重限制了教学思路,也不能从根源上提升幼儿的各项能力,从而使幼儿吸收知识和消化知识的能力大打折扣,进而容易养成一个不好的行为习惯,不利于幼儿未来的发展。

三、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策略

1.增强家长主动参与意识

幼儿园应重视增强家长主动参与共育的意识。幼儿园可通过开展特色的家长座谈会,向家长阐述教育幼儿的方式方法,从而使家长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例如,幼儿教师应向家长阐述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通过举一些失败的家庭教育案例,让家长产生幼儿教育危机感,从而使家长能够认真对待幼儿教育。另外,幼儿教师应根据家长的实际情况,对家长提出合理的教育建议,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幼儿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品性,进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2.增强家长教育能力

幼儿教师应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增强家长教育能力。幼儿园可通过开展家长教育培训班,在课下对家长进行教育培训。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帮助家长找到正确教育幼儿的方式方法,从而使幼儿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例如,幼儿教师可以通过上门拜访,与家长一起探讨教育幼儿的方式方法;通过与家长进行密切的沟通与联系,不断掌握幼儿的家庭生活状况,以及向家长反馈幼儿的学习状况,从而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进而帮助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3.保持家园有效沟通方式

幼儿教师应重视沟通的有效性。幼儿教师将幼儿的实际情况反映给家长,让家长明白如何教育幼儿。另外,幼儿教师一定要抓住各种可利用的机会,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并通过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使家长能够准确地落实,从而保证幼儿教育的实效性、质量性。

4.强化和巩固习惯,推进个性化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幼儿园中的孩子大部分都得到了更优质的教育。由于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数家长都对孩子充满了溺爱。各个幼儿的家庭环境、家庭条件、家庭背景不同,这就使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行为特点和行为习惯。基于此,幼儿教师必须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与家长进行积极的合作,不断找出幼儿行为问题的根源,依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和教育,从而使幼儿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幼儿的思想很单纯,父母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对幼儿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家长与幼儿园进行亲密的合作,不仅能够增强孩子的行为能力,而且还能推动教师教学多样化,从而使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推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高妍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2019,16(08):70.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幼儿教师家长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