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第二课堂,培养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

2020-02-16 14:49邵世云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0年1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第二课堂

邵世云

[摘 要] 第二课堂是针对传统的课堂而言,学生进行集体性的接受知识和开展活动的另一种课堂形式,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提升学习能力。针对第二课堂的建设,本文从“写小论文,事理交融”“辩论比赛,论道启真”“社会调查,知行合一”三个层面进行阐述,意在培养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

[关键词] 第二课堂;道德与法治意识;知行合一

第二课堂的开展,将理论的层面拓展更广,学生在撰写论文、辩论观点的过程中,有足够的机会表达自己,也能了解到其他人的想法,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思维的启迪过程,也是意识的有效形成过程。

一、写小论文,事理交融

小论文一般有某个特定的主题,学生在主题的涵盖范围内,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用哲理、事件、调查结果等内容作为论文的有效论据,支撑自己的观点,表達自身的想法,以达到知识点有效整合的目的。

例如:对于“民主”这个概念,学生的想法不同,也有各自的观点。在第二课堂上,学生阐述对民主生活的再拓展,从民主生活的某一个层面入手,查找内容,然后撰写以“民主生活”为主题的道德与法治小论文。有的学生以民主生活中的“民主权利”为话题,阐述公民的权利、学生的民主权利,在现有的权利基础上,还有一些延伸的内容同样是我们的权利,论文角度比较新颖,也实现了第二课堂的目标。

小论文的重点在于对学生进行一种观点的建立,使学生明白,观点的形成和阐述,是在客观事实基础上,或是对哲理的进一步细化、延伸,或是对事实的进一步描述、归纳、总结,再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无论是怎样的论文,都需要学生准确阐述,以达到论文的事理交融的效果,给人以说服力。

二、辩论比赛,论道启真

在第二课堂的建构上,辩论比赛也发挥了一定的效力。以某个教学内容为主题,分为正反两个观点,在相互的交流中,启迪论道求真的意识。

例如:学生接触了法律,也懂得了生活与法律是息息相关的。在课堂上教学“法律”这一概念时,学生提出了“道德”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围绕着这个主题,学生开始辩论“法与情互斥时,我们应该怎样抉择”,正方观点:“法大于一切,我们必须遵守法律,依法制裁”,反方的观点则是“德广于法,虽然触犯法律,但应依法酌情,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正反双方各持观点,学生准备了一段时间后,在课余时间里,自发组织了辩论赛。双方选出三名学生,以正规的辩论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由其他同学进行评论。热烈向上的辩论赛,给学生带来了斗志,也启迪了乐趣,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收获了知识,也激发了集体意识、探究意识,学习的目标也更加明确了。

辩论的过程是观点表达的过程,也是学生对自己的想法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准备辩论时,学生需要接触更多的内容,以备知识点的扩充;在总结时,学生能够反省自我,认识差距,更明确学习的重点和目标,这也是第二课堂的建构预想中的一个效果。

三、社会调查,知行合一

社会调查是社会实践的一种,指学生围绕着某个话题,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以产生某个结果或者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得出结论。在社会调查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会组织学生到社区、爱心团体、企事业单位进行内容的核实,总结出自己的观点,践行学习到的知识,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对第二课堂进行再一次的深化和升华。

例如:学生开展“我们怎样践行自身的责任”为主题的社会调查。学生被分成了六个小组,分别针对本地区的不同人群进行询问。在询问过程中,写明询问主体、询问内容,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再在小组内部进行相互的总结和讨论,最后归纳总结,形成结论。在道德与法治第二课堂上,学生依据某个观点,而进行观点的再探究、再描述,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用调查到的内容作为理论支撑,建构知识框架,也实现知行合一,提升第二课堂的学习效果。

社会调查可以帮助学生熟悉社会生活,丰富社会阅历,用于指导自己的行动,达到知、悉、用合一的目的。在第二课堂的社会调查中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范围,鼓励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将真实的结果呈现出来,实现社会调查的目标。

思想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教师应坚持学生为主体原则,多启发多鼓励、多引导多肯定,使学生真正地喜欢上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中找到自己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地飞翔。

参考文献:

[1]郑莹真.辩论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4).

[2]郭晓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8(26).

(责任编辑:姜波)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第二课堂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实践观对第二课堂建设的启示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高职职业生涯规划第二课堂的设计与开发策略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