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河州卫防御体系与聚落变迁

2020-02-17 03:10杨林平樊国福雒亚文
福建茶叶 2020年1期
关键词:明王朝军事体系

杨林平,樊国福,雒亚文,董 尧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 730070)

1 明代河州卫综述

中国在中世纪时期,正处于明王朝统治时期,在当时,明王朝既丧失了过往成吉思汗铁骑踏破山河的宏伟气魄,又缺乏清帝国前期大规模建设西北边疆的勃勃生气,始终怀抱着拘谨防御的“备边”思想,一心想要保全自我的皇权高度集中与山河领土的完整性。所以在西部匈奴集聚地周边设立了军事性卫所。(卫所:明王朝的兵制,立意在于建立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军队,即兵不是归属将领所有。)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明军大将邓愈攻克河州,明王朝派韦正镇守河州。因为战乱刚刚结束,韦正在到任时期,看到城内破败不堪,人口稀疏。韦正为了迅速安定了河州局势,对于元末一些当地统治者进行招降并且着手对河州卫的设立,河州卫建立后,韦正被任命为指挥使,开始着手整治当时的社会乱象、加强对于生产生活的建设。“常言民间转输甚劳,而茶布可以易粟,以茶布给军士,令自相贸易,庶省军民之劳。”诏从之。(《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于是韦正及后来的指挥使,开屯田,兴水利,通驿站,修城池,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河州卫逐步开始走向繁荣,后来在《河州志》中记载:河州具有“秦陇以西,繁华称首”的美誉。

2 河州卫的防御体系

明朝的备边思想使其形成了独特的防御体系,小组在防御体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总结和探讨,将其防御体系分为军事、经济、文化、政治四个主要的方面,这四方面的防御体系有效解决了明初长期以来河州边防存在的问题。

2.1 明初河州的重要性和军事防御体系

河州这一地区,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历史上曾经是西北众多少数民族活动的主要舞台,被誉为“河湟雄镇”、“雍州之西陲”,历代王朝将其视为治理的重镇,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在军事防御体系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兵役

明朝实行世袭兵役,从平民中征集称为“垛集兵”,民户每3户出1丁,出丁者为“正军户”,其余为“贴军户”,正军户如有逃亡者由原籍之亲属或贴军户补充。万历九年改行募兵制。

2.1.2 驻军

明朝设河州卫,初额定官兵9888名,到嘉靖时士兵大量逃亡,只剩5559名。“陇树秦云万里秋,思亲独上镇边楼,几年不见南来雁,真个河州天尽头。”是明代学者解缙谪居河州时的一首诗,最后一句却也体现了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明朝人对河州的基本看法,反应了明朝人的观念。

2.1.3 关隘

自古以来河州就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早在秦朝时便已在河州一带置关边塞,汉“置诸关用传出入”,当时该地已经是西汉经略西羌的一座军事性城市。隋朝在河州设有“临津关”,唐有“可蓝关”、“凤林关”。到了明朝,为了实行“隔绝蒙藏”的军事战略,明洪武年间在河州境内设24关。关隘沿着河州西南的积石山、太子山、露骨山设置,逐渐形成一条长约500余里的军事防御线。(如下图)主要防御西、南吐蕃的进犯,以控西蕃。在这条军事防御线的外围是元朝设置在河州西面的纳邻七站,这七站均设立在积石关内外的交通要路上,这样的在二十四关外围形成的数条驿路组成的交通网络,保证了河州卫军事防御体系讯息传递的通畅。

2.1.4 城池

河州境内从汉代后历代王朝都修建过不少城池,目前可考的有枹罕古城、唐古城、元古城、唐安乡故城、莲花城、宁河城、金剑故城、定羌故城、汉大夏古城、治城、谭郊城、天城古城、武成废郡、白石废县、汉河关县故城、积石废州、临津城、来羌故城、叠兰城、左南县故城、定连城、长乐县故城,22座城池。

防御功能始终是古代城市最基本甚至是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而战乱频发则促使城市的防御功能更加突出,在明取代元的初期,百废待兴,因此明在西北实施拘谨备边的战略,河州主要以防御为主。河州州城虽然不大,但军事防御设施齐全,人员布防也非常严密,城墙、护城河、拦马墙等一应俱全。由于南城门是河州的主城门,所以在南城门驻防军队最多(如图)

从图2可以看到,河州城南没有设置城门,是因河州北倚黄河,州城与黄河之间亦有群山所阻,北塬接绪群山,形胜上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加之北面的黄河,共同构成了河州城北的天然防御体系。河州城北无城门,因此北城墙上的镇边楼就作为了城北的重要防御设置和战略制高点。

2.1.5 堡、寨

堡在古代为用土、石等建筑的军事防御小城。寨是在险要之地环列木栅以作防御的防卫之所。寨在宋代是地方军事机构。河州境内可考的堡、寨最早建于宋代。有记载的堡有冯家堡、静安堡、东谷堡等7座,明代在河州设寨60处,明、清旧志载为56处,明中期以后,青海地区被蒙古所占,常有蒙古人过境骚扰。因此,黄河渡口的防御显得重要起来。河州东、北外围防线以大通堡、弘化寺堡、冯家堡为中心控制黄河、大通河的渡口,使得河州东、北方向的重要河渡纳入到河州卫的军事戍防体系之中。

2.1.6 烽墩

烽墩,又称烽火台、烟墩、墩台、墩堠或狼烟台,古代用以报警联络,多建筑在高山或转折处。明成化二年规定“来敌百人,举放一烟一炮;五百人,二烟二炮;千人以上,三烟三炮;万人以上,五烟五炮”。明天顺二年设置烽火台21座,每座台均配备5名军士常守。

2.1.7 演武场

东校场演武场,在进临夏市东门外。明洪武十三年始建。弘治十二年守备都指挥蒋昂重修,大门3间,大厅5间,台高3尺,东西小厅4座,每座3间,将台1座。旗杆1根,高5丈。

河州的烽墩最重要的作用是传递军情,与敌台、墙台等长城建筑密切配合,遭遇敌袭可以快速的相互联系,传递信息,从而展开对应的军事行动,使得北方防线与河州西、南二面的二十四关隘形成夹角,除此之外,还有若干屯寨分布在河州州城附近地区,构成了以河州为中心的区域性的环形军事防御体系。

2.1.8 军事道路

河州卫西、南设有军事性质的驿递铺,兼具军政两种职能。总铺下辖南铺:十五里铺—三十里铺—四十里铺,其后铺设为六十里—八十里—百里—一百二十里—一百六十里—一百八十里。总铺下辖西铺:十里—三十里—四十里—五十里—六十里—七十五里—九十里—一百里—一百二十里。这些驿递铺主要连通西、南河州二十四关隘和纳邻七站,使河州的外围防线与河州卫保持畅通的联络。

明代河州卫作为明朝西北地区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之一,在军事设置上具有大纵深、立体式的防御特点。河州卫军事戍防体系以州城为中心,内圈环以寨屯兵组成防御带,外圈以数条驿站道路构成点状的据点式战略防守体系,期间分布错落十数个烽墩,以起防御预警作用。再外圈是以自然地理山川河流形胜为基础建立的二十四关和纳邻七站;河州卫东、北向以边寨堡垒控之两河渡口。以上种种,使其形成了一个攻守兼备的四战之地。

3 河州卫聚落变迁研究

3.1 聚落变迁的原因

伴随着元明战争的结束,河州地区一片破败不堪,为了尽快的恢复当地的生产生活,大力刺激当地的经济发展,当时的指挥使韦正以及后续的接替者都按部就班的执行者当朝统治者出台的相关政策,在相对应的政策影响下,河州地区经济逐步上升,同时也促进了周边聚落、文化的变迁与融合。

3.2 聚落变迁的过程

3.2.1 实行移民实边、戍边屯垦政策

朱元璋认为“富国之本,在于农桑”。开发田地不仅可以解决军队的基本需求,同时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产生活效益。所以,在河州地区实行当时的屯田政策,刚开始因为战争因素导致河州地区人口不足,所以当时的统治者将大批安徽、江苏的贫民迁来河州,解决了人口严重缺失的窘状;之后,完善了河州地区的水利,促进农业的发展,逐步让河州地区发展起来,让西番各族看到了明朝的强盛,使得河州地区很快便恢复平静,安定了周边的少数民族,为民族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3.2.2 实行宽容包容的民族宗教政策

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相互融合的大的统治王朝,处理好各民族的关系始终关乎着王朝的强盛。所以在明王朝建立以后,为了避免边陲区域名族冲突,尊重当地的民族文化,设立僧官制度,给予僧人官职,笼络番僧,同时减少了当时河州少数民族的朝贡,统治者在地位与身份方面给他们充分的肯定,从而促进了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

3.3 聚落变迁的结果

随着明王朝出台的相关政策,渐渐的减缓了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在经济、政治、民俗风情的相互影响下,逐步促成了当时的民族融合,在实现防边的基础上,也进一步实现了文化的统一与融合。

4 结论

明朝采用军屯制度,军屯制度对河州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政治方面,都司卫所制加强了西北边陲的稳定性,同时也利于中央集权对于边疆地区的统治,稳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在经济方面,明王朝采用军屯制度,大量的戍边军队促进了和州地区农业的发展,戍边移民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和州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在文化当面,大量的戍边移民改变了和州地区的民族结构,兴办儒学,给河州原有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河州卫城市防御体系与聚落变迁同时作用,促进了和州地区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明王朝军事体系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Anyone Seen the Son of HEAVEN?
明杂剧风格论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给僧道度牒”与“命道篆司造周知册”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