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设计创新浅探

2020-02-17 22:00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44
建筑 2020年12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医疗医院

牛 审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4

当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建医疗建筑也呈现出规模大、类型多、标准高等特点。在大发展的背景条件下,绿色医院、智慧医院等理念的发展以及循证设计、疗愈环境设计等应用,使医院建筑设计的理念不断提升,但仍存在设计趋同性、缺少医疗工艺设计等问题。下面围绕这些当前问题,对我国医疗建筑设计创新提供一点思考。

1 医院建筑设计趋同性分析

随着医院建设高潮迭起,出现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医院建筑设计的趋同性,主要表现为医院建筑造型相似:高建筑群楼、集中化布局、植入医疗街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建设主体趋同

在改扩建大潮中,大部分公立医院建筑都是建设的主体,从而造成医院建筑有明显的类型特征,特色相似。尤其是建设初期,很多项目更是做“加法”,将很多其他建筑的亮点植入到医疗建筑中来,使医院建筑的“适用性”被忽视。

1.2 类型化

现在的医院建筑均有统一的建设标准和规范,在此行业管理下的项目,常常出现规范化、模式化、标准化的特点,反而使医院建筑设计缺少了文化性和地域性。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致使设计手法更为相似,这也容易造成设计趋同的结果。

1.3 研究少

随着我国医院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很多项目的前期策划时间大大被压缩,可行性研究报告不够充分,使很多设计机构不得不变通手法,运用模式化进行复制,未能进行深化研究。正是由于工期紧,要求高,也就造成了大部分建筑设计机构在研究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小,致使创新少。

2 医疗建筑设计创新的基础

针对当前医疗建筑设计现存问题,设计要变革,其基础前提是要了解医院建筑使用者的需求。医院的使用者,主要为患者和医护人员。

患者的核心需求是:医院技术诊断高、环境舒适、就医高效率、诊疗低价格;而医护的核心需求是:诊断环境好、设备新、工作高效率、服务收入多、医疗事故少。

可以看出,患者和医生的核心需求里都没有目前特别备受关注的互联网+、移动医疗、网络医院,因为这些只是手段和平台,它们的缺点是不能提供全感官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在医疗过程中是能够降低风险的。所以,未来的移动医疗、网络医院只是为患者提供了一个选择,能够刺激患者的需求释放,它们只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而已。

所以,在未来,医患必须依靠医院这个平台进行体验式治疗,而对于设计师来说,将体验具象化恰恰是关注的重点,也是其应尽的社会责任。

3 医疗建筑设计创新的方式

3.1 总结型创新

随着技术的进步,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的效率大大提高,并且在各行各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设计医院时,完全可以应用数据来满足医院管理者的要求、改善设计方案。

尤其是循证设计的运用,对医疗建筑及整个医疗和建设行业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循证设计的前瞻性可以帮助减免因技术更新或考虑不周导致的后期环境改造,而其多学科多专业参与的决策过程也使其建筑能更好地适用于最优化的运行管理模式,从而节省再建设所需费用及运行开支。

通过这种总结型的设计理念,可以为设计创新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思路。

3.2 落地式创新

由于项目的多样化,在策划阶段,建议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有利于医院经营的设计依据,并深入医院各个科室,将医护人员、患者、管理者的各种需求进行整合,最终实现落地式创新。

3.3 个性化创新

个性化创新就是要突破传统的医院建筑设计模式,运用跨界的设计理念。医院建筑作为最复杂的民用建筑,主要在于其功能性上。如何在保证功能性的同时突出个性化是需要重点考虑的。

3.3.1 从体验感出发

比如荷兰的很多医院建筑,非常注重医院内的视觉设计,建筑师从给患者提供愉悦的体验感为出发点,在内部的处理上,经常运用“模糊设计”和人性化灯光设计手法来淡化患者进入医院和在医技科室检查时感受。有些医院的入口更是与城市相融,使患者进入医院时不会有明显的差别,让患者间接忽视身处医院的事实。

再如法国pont-sur-Yonne 疗养院,是一家典型的法国乡村疗养院,该建筑坐落在山坡上,利用地形高差,将建筑与当地的坡地景观融为一体,通过蜿蜒曲折的道路,将人们自然指引到建筑主入口,主入口前面是一个面向山谷的小广场,建筑外立面由向内凹陷的深色体块和纯白色体块组成,两者融为一体。

3.3.2 从当地文化入手

从融入当地民族风俗、引入地方文化和传统建筑特色为出发点,用以表达医疗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例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明珠湾区起步区横沥岛西侧,总建筑面积为506304m2。其立面方案的设计以“静水南沙、医养身心”为主题,突出滨海建筑特色,并汲取经典、高端滨海建筑的立面特点,以白色横线条为主要元素,局部波动变化,将海景最大限度地引入室内,不仅体现现代的国际化特征,更充分体现岭南、湾区建筑轻巧通透的特点和文化气息。

3.3.3 结合现代科技

“5G”“AI”“MR”等新型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020 年3 月6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还专门召开加快5G 发展专题会,研究部署加快5G 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

新型信息技术已使医院建筑的医疗工艺的规划更加科学,AI 通过基于5G 的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更加客观地推导医院学科的发展趋势,业务总量、运营成本以及相应空间规模的需求。因此,结合新技术,将改变医疗建筑设计的模式和理念。

4 结语

综上,医疗建筑作为民生建筑,备受关注,如何在保证医院建筑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实现设计创新,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尤其是随着新型信息技术的应用,势必将更好地为民众建设出满足健康医疗需求的医疗专业设施。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医疗医院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萌萌兔医院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为县级医院定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