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诱导绝经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2-18 11:15高琼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米非司酮临床效果

高琼

【摘 要】 目的:分析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诱导绝经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参选患者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选取患者例数为200例,本次调查按照住院先后顺序进行统一的分组,参照组和调查组各有患者100例,所有参加调查研究的患者均采用药物治疗,使用的药物为米非司酮,其中参照组在本次研究中实施米非司酮的剂量为5mg/d,调查组在本次研究中实施米非司酮的剂量为12.5mg/d,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调查组患者的子宫肌瘤、子宫大小小于参照组;调查组的阴道出血率、月经复潮率、子宫切除率低于参照组,两组参选患者的数据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有差异存在(P<0.05),数据对比有意义;调查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比低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结论: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诱导绝经时对子宫肌瘤以及绝经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大剂量的米非司酮对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有显著优势。

【关键词】 米非司酮;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诱导绝经;临床效果

文章编号:WHR2019042096

近几年我国妇科疾病的患者逐年增加,在妇科疾病中子宫肌瘤比较常见,主要发病人群为育龄期女性[1]。其中绝经期子宫肌瘤的患者占子宫肌瘤的30%,在围绝经期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通常采用药物治疗,采用的药物主要为米非司酮,但是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诱导绝经的效果不同,相关文献记载[2],大剂量的米非司酮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为了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本次研究选取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共200例,所参选的患者均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术,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成参照组100例、调查组100例。调查组参选的患者年龄均在33岁以上,55岁以下,平均(42.5±3.2)岁,参照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33岁,最大的为55岁,平均年龄为(43.5±2.3)岁,统计学分析对患者的年龄等资料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

排除标准:1)本次参选患者均排除有药物过敏的患者;2)排除有精神障碍的患者;3)排除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

纳入标准:本次参选的患者均符合以下几点:1)经过本院诊断均为子宫肌瘤患者,并且所有参选的患者均处于围绝经期;2)对本次使用的米非司酮无过敏现象;3)除了子宫肌瘤以外,无其他疾病。

1.2 方法

所有参选的患者均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子宫肌瘤大小进行诊断。参照组100例患者使用的剂量为5mg/d,米非司酮(生产厂家: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365),使用方法为月经来潮第1天口服,治疗时间为3个月。调查组100例患者使用的剂量为12.5mg/d,使用方法为月经来潮第1天口服,治疗时间为3个月。

1.3 疗效观察和评价

1)观察调查组和参照组患者的子宫肌瘤、子宫大小。

2)观察调查组和参照组患者的阴道出血率、月经复潮率、子宫切除率。

3)观察调查组和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包括:胃肠道反应、下腹痛、潮热出汗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此次调查的患者所有相关数据输入到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予以处理,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计量资料应用(±s)描述,组间经t和χ2检验,当差异在P<0.05时,说明在临床上存在可比意义。

2 结果

2.1 子宫肌瘤、子宫大小对比

治疗前调查组患者的子宫肌瘤、子宫大小与参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调查组的子宫肌瘤、子宫大小小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有对比意义(P<0.05)。见表1。

2.2 阴道出血率、月经复潮率、子宫切除率对比

调查组患者的阴道出血率低于参照组;调查组的月经复潮率低于参照组;调查组的子宫切除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调查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子宫肌瘤属于发病率较高的女性疾病,在育龄妇女中發生的比较多[3]。对于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备受争议的问题,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式有传统的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以及开腹手术。对于子宫肌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创伤比较大,住院时间较长,还会诱发患者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应激反应,对术后的恢复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治疗并非合适的方式,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优势[4]。采用的药物为米非司酮,米非司酮是通过将瘤体血供和子宫动脉血流量减少来促使盆腔充血带存在疼痛坠胀感[5]。米非司酮还能够阻断孕酮受体,能够有效阻止子宫肌瘤生长,在女性绝经以后,机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就会随之减少,子宫肌瘤的生长速度远远降低,甚至很多患者会出现肌瘤萎缩的现象,因此药物治疗比较方便,并且损伤小[6-7]。但是不同的米非司酮剂量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同,大剂量的米非司酮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为了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本次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共200例,分别进行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从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阴道出血率、月经复潮率、子宫切除率三个方面均存在明显优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子宫肌瘤和子宫大小均有明显改善。此结果再一次验证了大剂量米非司酮的优势。

综上所述,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诱导绝经患者有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云.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诱导绝经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18,(07):260.

[2] 王润茹.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诱导绝经的临床效果比较[J].药品评价,2018,15(09):58-60.

[3] 马薇.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诱导绝经的临床效果分析[J].保健文汇,2018,(01):140.

[4] 赵利利.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诱导绝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10):117-118,121.

[5] 王淑梅,于金凤.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诱导绝经效果比较[J].中国药业,2017,26(18):35-36.

[6] Lin Hongdi.Clinical effect of different doses of mifepristone in the treatment of menopause uterine leiomyoma induced menopause[J].Jilin Medicine,2017,38(1):126-127.

[7] Lin Shuangyan.Clinical observation of different doses of mifepristone in the treatment of menopause uterine leiomyoma induced menopause[J].Psychiatrist,2017,23(07):112-113.

猜你喜欢
米非司酮临床效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甲氨蝶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安全应用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