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化高流量导管氧疗在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2020-02-18 11:15车波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车波

【摘 要】 目的:对湿化高流量导管氧疗在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收治时间为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其中25例对照组患者经气囊型面罩进行治疗,另25例观察组患者经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进行治疗,治疗完成后比较其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PaCO2与平均动脉压指标变化比较并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PaO2、氧合指数、心率、呼吸频率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患者口腔干燥度与舒适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湿化高流量导管氧疗治疗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效果得到了临床与患者的认可,尤其是经鼻氧疗,不仅有效地纠正了患者缺氧情况,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关键词】 湿化高流量导管氧疗;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应用效果

文章编号:WHR2019042097

氧疗主要是指经提高吸入气体中的氧气体积分数,使氧处于平衡的状态[1]。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方式以氧疗为主,以往临床治疗时选取的是鼻导管法与面罩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氧流量最大值<15L/min,所以吸入氧气体积分数并不是很稳定,极易受到影响,湿化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降低了患者的耐受性[2]。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治疗的氧流量为60L/min,温度与湿度也比较固定,其效果较为理想[3]。此次研究旨在分析湿化高流量导管氧疗在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数据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共计50例,患者收治时间为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对照组中男性10例,女性15例,年龄47~66岁,平均年龄(56.5±3.3)岁;观察组中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47~65岁,平均年龄(56.0±3.1)岁。通过比较分析后得知,可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经气囊型面罩进行氧疗治疗:中心氧气调节流量,湿化瓶与流量表组成氧疗湿化的装置,在进行氧疗治疗之前先通过流量表对流量进行调节,经湿化瓶实施气泡式湿化,然后再将其输送至面罩。

1.2.2 观察组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治疗:使用的仪器为myAirVoTM2呼吸湿化治疗仪,包含空氧混合器、加热湿化器等,气体的流量为60L/min,其温度为31℃~37℃,湿度为100%。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PaO2(动脉血氧分压)、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指标变化。2)比较两组患者口腔干燥度与舒适度,由0~10分表示,口腔干燥度评分越低说明口腔干燥度越低,舒适度评分越低说明舒适度越低。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资料均由同一人录入到EXCEL,并由同一人负责核实,保证所有资料准确、无误。将数据建立的EXCEL数据库导入SPSS 19.0软件,用(±s)来代表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认定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指标变化的比较

对照组25例患者PaCO2、PaO2、氧合指数、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指标分别为(45.3±3.7)mmHg、(74.3±4.0)mmHg、(235.0±9.5)mmHg、(99.8±5.7)次/min、(27.2±2.8)次/min、(100.5±6.1)mmHg;观察组25例患者PaCO2、PaO2、氧合指数、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指标分别为(44.6±3.4)mmHg、(81.8±4.8)mmHg、(272.5±10.2)mmHg、(91.1±5.0)次/min、(22.6±2.1)次/min、(103.6±6.5)mmHg。两组患者PaCO2与平均动脉压指标变化比较并无明显差异(t=0.622、1.555,P>0.05),两组患者PaO2、氧合指数、心率、呼吸频率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显著(t=5.3681、12.031、5.131、5.877,P<0.05)。

2.2 兩组患者口腔干燥度与舒适度评分的比较

对照组25例患者口腔干燥度、舒适度评分分别为(4.5±1.1)分、(6.3±1.3)分;观察组25例患者口腔干燥度、舒适度评分分别为(2.1±0.6)分、(8.9±1.8)分,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8.565、5.236,P<0.05)。

3 讨论

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症状较为严重,在重症科比较常见,及时有效地纠正患者缺氧情况是保证救治成功率的基础[4]。

经鼻湿化高流量导管氧疗可提供较高的吸入气体氧气体积分数,且流量气体可高达60L/min,正压通气也较为稳定[5]。经此研究发现,采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治疗后有效的改善了PaO2、氧合指数、心率、呼吸频率,在降低口腔干燥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口腔的舒适度。治疗后氧合指数提高显著,分析其原因为高流量湿化吸氧增加了咽部的压力,患者口唇在闭合时,与口腔压力比较,咽部的压力比较高,不仅增加了气道压力,也会产生持续的气道压力,具有复张肺泡、增加肺容量的作用,进而改善了患者氧合指标,最终达到改善呼吸困难的目的。气囊型面罩氧疗不能产生气道压力,提高氧合只能依靠氧气体积分数,所以改善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治疗后患者舒适度比较高,主要是因为在治疗时通过加热器湿化器主动进行加温加湿,而气囊型面罩则不具备这一功效,其湿化作用只是靠湿化瓶产生的气泡进行湿化,所以湿化效果比较差,此外通过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治疗患者可进行有效的排痰,将肺部受到感染的痰液引流,更提高了患者舒适度与耐受性。

综上所述,湿化高流量导管氧疗治疗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效果得到了临床与患者的认可,尤其是经鼻氧疗,不仅有效地纠正了患者缺氧情况,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参考文献

[1] 赵林,黄桃.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在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卫生装备,2017,38(09):61-63.

[2] 王睿,孙兵,李绪言,等.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7,40(02):155-157.

[3] 王导新,王珂,何婧,等.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无创通气及高流量氧疗应用[J].国际呼吸杂志,2018,38(20):1529-1532.

[4] 梁舒镇,黄杰富,钟祥柱,等.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对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05):596-598,602.

[5] 陈新龙,赵宏胜,王林华,等.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序贯治疗[J].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网络版),2018,04(03):257-261.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