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洽传统 终于育人

2020-02-18 11:14李文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花篮民间传统

李文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大品牌玩具进入幼儿家庭、幼儿园,孩子们的玩具种类、玩具质量都在飞跃提高。现成玩具的出现,使得游戏体现科技、现代的同时,忽略了我们传统的民间游戏所蕴含的不可缺少的价值。最原始游戏所给予的快乐,也只能留在回忆中。在与时俱进的同时,更应弘扬优秀的传统民间游戏,让传统民间游戏与时代接轨,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和精神世界。在游戏中渗透文化价值,感受文化底蕴,尝试文化创新,最终让传统游戏传承下去,是幼儿教师为之努力的目的。我园利用传统民间游戏为媒介,了解和掌握游戏的玩法,研究传统民间游戏蕴含的教育价值,最终形成园所独有的传统游戏特色活动。

一、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价值的定位

1.有助于规则的形成

所谓无规则不成方圆,游戏来自民间,社会性的规则和认知是必备条件。它包括了团队合作、竞争意识等的荣誉感体现。如“编花篮”大家都出同一方向的腿,跳出相同的节奏,齐说同样的儿歌,最终完成游戏才精彩。

2.有助于幼儿的智力发展

传统的民间游戏最为明显的价值体现在幼儿智力发展方面。幼儿在游戏中的动脑、动手、灵活性都离不开智力的健康发展。如“五子棋”、“跳井”等游戏,属于棋盘之上见分晓的竞技性游戏;“冰棍化了”、“三个字”等规则意识的体现;“挑棍儿”需要深思熟虑,多方面观察,手眼协调等。这些传统的民间游戏离不开幼儿思维发展。

3. 有益于幼儿体魄的强健

《纲要》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技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成人应满足幼儿成长发育的需要。”大部分传统民间游戏优势恰恰在于动作量较大,如跑、跳、躲、闪等,有益于幼儿身体的全面运动。如“三个字”“贴人”,属于大幅度的动作,既满足幼儿的运动需要,又锻炼了孩子的协同合作能力。

开展传统民间游戏可发展幼儿的多种能力,是其他游戏无法取代的。这些价值定位和理论的支持,正是我们开展民间游戏坚实的后盾。

二、选择适合的民间游戏内容

在内容选择方面,需要教师理解游戏内容,把握幼儿年龄特点。才能选择相应的适合幼儿的游戏。小班幼儿模仿能力强,思维具体形象,协调差,更适合指令性游戏的开展,以及灵活度、力量、耐力水平低的内容。

中班幼儿思维形象具体,但理解能力、灵活性强于小班,部分个人比赛内容中班幼儿也是可以参与的。如“七巧板”“木头人”等。

大班幼儿灵活性、协调性增强,运动强度也相对增大,除团队竞赛、难度系数较高的游戏内容更适合外,还可以选择灵巧性强的游戏。如大一班“挑棍儿”,可以两人以上玩,小棍儿散落,孩子们需要细致观察小棍儿的错综复杂,小心翼翼的将堆积在一起的小棍儿挑开,变成一根根独立的个体,如果在挑的过程中其它小棍儿动了,就要对方继续玩儿,最后独立小棍儿多的为胜。孩子们每到分散游戏时都会三两个同伴进行此游戏的挑战,老师还与孩子们一同设计挑战墙,排行榜,“下战书”支持幼儿游戏的过程。此外,“跳皮筋”、“翻花绳”等女孩子更喜欢,“滚铁环”、“舞龙”、“推小车”等男孩子更喜欢。

三、将民间游戏融入到适宜环节中

我们将游戏按运动类、语言类、益智类、表演类区分。游戏类型定位好,根据幼儿一日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以及时间长短灵活开展各种传统的民间游戏,使游戏自然地接洽到各个环节中去。

1.环节过渡中开展

环节过渡是幼儿在园一天中经历最多的过程,也是幼儿主体地位体现的重要环节。常要求教师不高控,较少幼儿消极等待,民间游戏的开展恰恰解决了教师这方面的困扰。我们为幼儿提供毛线绳,幼儿可以根据时间长短进行“翻花绳”游戏,还有“石头剪刀布”“翻烙饼”游戏,以及语言类游戏“成语接龙”“点兵点将”等,减少排队等待的困扰,还体现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幼儿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2.区域活动中开展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活动时间的重要部分,此时开展民间游戏,幼儿更愿意接受并自然融入到活动中去。我们开设表演类区域。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内容,教师适时介入与指导,不但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发展了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对老师来说观察力、解读幼儿行为的能力也在此有很大的提高。

3.户外活动中开展

户外活动是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发展大肌肉的过程,适宜的游戏内容能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选择民间游戏在此进行,更直接的达到孩子们身心愉悦和活动量的需求。如运动类游戏“舞龙舞狮”“抬花轿”“踢毽子”“高跷”等。孩子们在游戏中有较强的运动量、协调能力之外,培养了规则意识、合作意识。

4.教育活动中开展

将传统民间游戏融入到五大领域中,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教师把握目标及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内容,制定到活动计划中。我们知道,民间游戏博大精深,他涉及到教育的每一个角落,同时教育活动可通过民间游戏将活动游戏化,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成语接龙”等。

四、利用传统民间游戏挖掘幼儿的学习品质

教育无处不在,幼儿的品质渐渐地生根发芽。而民间游戏的开展,更加凝聚了教师的观察点,很好地发现幼儿的品质。菲菲和其他6名女孩子玩“编花篮”的游戏,大班初期,孩子单脚跳跃能力强,但是大家的腿编在一起,同时跳跃,还涉及到合作、节奏感等多方面能力的结合。刚编好的花篮没跳两下就散了。孩子们尝试几次都失败了。菲菲见状,提出:“我们三个扶着其他四个编花篮的人,一会儿,我们再换人编。”并请来老师帮忙扶着,这样四个人扶着四个人编,大家你帮我,我帮你,花篮成功的编完了。菲菲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说明她善思乐学,同时她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并且让别人先编,自己先扶别人,也体现了她的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最终所有孩子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感。

所谓“接洽传统,终于育人”,即传统的民间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通过有效的组织与实施对接现代教育活动游戏内容,充分发挥了良好的教育作用。幼儿精神世界的满足,身体素质的提高,最终达到让无拘无束的游戏氛围树立孩子们的自尊、自信,使他们真正的擁有一个快乐的游戏的童年。我们也为打造“儿童的花园”为之奋斗。

猜你喜欢
花篮民间传统
精美的小花篮
大花篮
少年力斗传统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编呀编花篮
美丽的花篮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