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筛查操作前护理配合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2020-02-18 11:15杨燕燕井伟李建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护理配合新生儿

杨燕燕 井伟 李建

【摘 要】 目的:分析护理配合对新生儿听力筛查测试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进行听力筛查124例新生儿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将两组通过率及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初次筛选通过率94.94%和二次筛选通过率87.10%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家长对护理措施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前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新生儿的通过率,保证新生儿的听力健全。

【关键词】 新生儿;听力筛选;护理配合

文章编号:WHR2019051021

目前,对新生儿进行听力测试的主要办法是采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仪和筛查型耳声发射仪[1]。通常新生儿初次检测时间在出生48h后和出院之前,一般采取耳声发射测试(DPOAE或TEOAE),初次测试没有通过的新生儿和遗漏没有进行检测的新生儿在初次测试后的42天之内要进行第2次筛选,第2次筛选的新生儿要进行耳声发射测试(DPOAE或TEOAE),不能通过测试的新生儿要进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测试[2]。本研究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护理配合对124例新生儿听力筛选测试结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进行听力筛选的124例新生儿作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新生儿男性37例,女性25例;日龄3~30d,平均日龄(16.72±2.14)d;对照组产妇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32.12±8.84)岁,对照组中46例产妇自然分娩,16例产妇选择剖腹产。观察组新生儿男性39例,女性23例;日龄3~29d,平均日龄(15.56±2.08)d;观察组产妇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1.89±9.73)岁;对照组中50例产妇自然分娩,12例产妇选择剖腹产。两组新生儿日龄时间和产妇的年龄等基本资料相似,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符合医学伦理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听力测试前给予常规护理,严格遵守注意事项,当新生兒入睡后,在安静的环境里进行测试。观察组新生儿在进行听力测试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1)宣传教育: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与新生儿的家长进行沟通,让新生儿的家长了解并重视听力测试,向新生儿的家长介绍听力检测的办法。2)准备阶段:在测试前,新生儿家长要为新生儿更换好尿布并完成喂养,让新生儿保持在睡眠状态,以此来避免由于吸吮时的噪声导致的新生儿通过率低的问题。3)准备环境:进行测试前,要为新生儿提供安静、温度舒适的环境,并且声音在40分贝以内。4)测试位置的选择:将耳塞正确的放置在耳朵的位置,由于新生儿耳道壁柔软,如果方向或者是位置不准确,对实验结果会造成干扰。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将两组新生儿的初试筛选的通过率和第2次筛选的通过率进行记录和比较;并对新生儿家长发放满意度评分问卷,总分100分,70分以上表示满意,90分以上代表非常满意,否则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资料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作为组间比较,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筛选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初次测试的通过率94.94%和第2次测试的通过率87.1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

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听力测试在临床中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检查,尽早的发现新生儿是否存在听力障碍,有助于第一时间进行相关干预和治疗,显著降低新生儿听力障碍的机率,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由于在实际的操作中,受到外部的干扰以及内部的影响,造成误判[3]。本次探究护理配合对124例新生儿听力筛查测试结果的影响。

本次研究中,根据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新生儿初次测试(94.94%)和第2次测试通过率87.1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统计意义,说明对新生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升听力测试的通过率。原因分析考虑可能是,对新生儿以传统护理为基础并给予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削弱对听力测试的干扰和影响[4]。为新生儿采取科学的护理方式,提供安静、温度和湿度适当的环境,有利于提升听力测试的通过率。并且在对观察组新生儿进行护理时,为新生儿提供了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并根据新生儿的基本资料为新生儿设计最为合适的测试体位,以此来实现降低环境对测试结果干扰的目的;预防新生儿感染,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依照无菌操作,以此来降低新生儿出现感染的几率。听力测试未通过的新生儿只能说明在听力上可能存在异常、耳蜗可能出现异常,耳道狭窄或阻塞造成声音传导受到影响,婴儿的哭闹声或者是环境嘈杂,并且检查人员缺乏经验也会对结果造成干扰[5]。观察组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统计意义,观察组通过加强新生儿家长对听力测试的认知,让家长积极主动的与医生进行配合,进一步证实给予新生儿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提升听力测试的通过率和新生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听力测试前对新生儿给予综合性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新生儿听力测试的通过率,提高新生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郑元香.关于新生儿听力筛查操作前护理配合对结果的影响研究[J].心理医生,2018,24(09):212-213.

[2] 谢余玲.新生儿听力筛查操作前护理配合对测试结果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2017,49(07):874-875.

[3] 苏妹珍.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护理方案分析[J].全科护理,2018,16(36):4539-4541.

[4] 丁秀萍,谢娜,吴新如,等.优质护理应用于新生儿听力和耳聋联合筛查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1):188-189.

[5] 蒙郑敏.新生儿听力筛查操作前护理配合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2019,06(02):105-106.

猜你喜欢
护理配合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冠状动脉旋磨术的护理配合
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护理配合
四手操作法护理配合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与宫腔镜联合应用在妇科手术中的护理配合及体会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