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氛围:营造生态,增加原动力

2020-02-20 10:32管浩
华东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科创职务科技成果

文/管浩

为激发创新创业内生动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当前,上海正积极推进以科技企业为主线的孵化培育、双创服务、成果转化、区域合作等工作。

在孵化培育上,上海市完善科技企业政策扶持链。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创新需要,建立完善创业团队、小微科技企业、高新技术(含入库培育)企业、科技小巨人(含培育)企业、卓越创新企业的政策扶持与服务链。大力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释放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落实国家普惠性税收政策,减轻企业负担。

同时,上海推动了各具特色的创新示范点和创新发展廊道。主动谋划一体化示范区合作,探索推动青吴嘉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科技创新合作,研究布局重大项目、平台,探索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揭榜制”科研组织等实施路径;推动国家和本市科技创新试点任务在G60科创走廊先行先试,外专处探索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9城市建立外国高端人才互认工作机制。

除此之外,上海市科委还组织举办了2019上海国际创客大赛、2019“创业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第四届中国创新挑战赛(上海)暨第二届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三大品牌活动,有效激活了企业之间的开放创新、服务区域创新转型,同时对接长三角及全球创新资源,打造出充满活力的创新氛围。

our's view我们的视角

氛围是一种无形的导向。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基础、最不可或缺的是营造创新的环境和氛围。随着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不断深入,上海作为科技创新沃土也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的高地,上海集聚了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包括科技企业、大科学装置、顶级大学和研究机构。上海应深化服务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夯实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继续开展创新创业空间专项工作,推进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集聚区建设,在做大优势、补齐短板、精细管理、耐心培育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将科技创新真正从一个口号融入大家的生活中。

《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草案)》

《条例(草案)》提出,要把上海建设成创新主体活跃、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能力突出、创新生态优良、创新治理完善的科创中心;要全面增强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和创新策源能力,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引领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重要支撑。

条例草案有许多亮点,例如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作出突破性规定:科研事业单位通过协议定价、在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确定职务科技成果价格的,依法可以免于资产评估及备案。在不影响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科研事业单位可以将其依法取得的职务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或者知识产权的长期使用权给予成果完成人;职务科技成果未形成知识产权的,可以决定由成果完成人使用、转让该职务科技成果或者以该职务科技成果作价投资。

猜你喜欢
科创职务科技成果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职务纵有“天花板”,干事也没有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数字调查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