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云南科普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建议

2020-02-21 05:19王乔忠
云南科技管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科普云南发展

王乔忠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云南 昆明 650051)

科普产业在中国目前仍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8 年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达8.47%,较2015 年的6.2%,提高2.27 个百分点。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需要增加科普产品供给,广大人民群众对科普产品需求增大,助推科普产业发展。云南发展科普产业资源,具有一定的优势,应引起重视和思考。

1 科普产业

什么是科普产业?理论界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主要指满足科普市场需求,提供生产、销售、服务,向公众提供科普产品的相关产业。科普产业发展以科普内容、科普服务为核心,包含创造、生产、传播和消费4 个环节 ,为社会创造财富,同时提供就业岗位,并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

2 云南科普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

一是科普产业外部环境还未形成。表现为公众消费观念还比较落后,现有的科普企业“少、小、散、弱”,生产和服务意识不强,文化和科普产业的融合理解不深等。

二是体制机制尚未健全。表现为政策法规虚置或缺位、行业制度、政府规划、政策措施、人才资源环境等。

三是缺乏人才 。表现为专业性科普人才不足,推进科普产业发展的人才非常缺乏等。

3 对云南科普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建议

3.1 要树立发展科普产业的理念

政府主管部门应主动承担科普社会责任,充分认识科普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普及知识、传播科学,更重要的是要推动社会和市场力量的参与,打造科普产业并持续发展,让大众愿意“为科学买单”。

3.2 要创造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对推进科普产业发展政府要作为主导, 要制定支持科普产业发展政策,构建支持科普产业创新创业和产学研用结合的政策法规体系;对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服务创新等加大扶持力度;加大转移科普产业研究机构、科普企业等力度,主动与一些科普企业进行对接;推进云南科技馆、国家植物博物馆等内容建设。

3.3 要大力培育市场主体

政府要做好政策资金引导,主管部门和社会机构要形成政府购买社会力量的构架,以政策资金为引导,带动科普产业发展;要加大项目扶持和政策扶持力度,尽快壮大科普企业规模;发展市场化运营的科普机构,努力建设一批科普产品研发中心。

3.4 丰富产品有效供给

支持中科院昆明分院牵头打造科普作品创作平台,让科学家带头创作科普作品;加大科普网络建设和支持力度,发展数字科普产品和科普服务;支持科普出版发行企业发展壮大。

3.5 创新发展科普产研载体

组建各类科普产业研究院(所),采取“园区+院所”“基地 +人才”等多种模式搭建创新研发、科技孵化、产业服务创新平台。

3.6 拓展科普产业融资渠道

开展金融资本与科普要素融合的探索,推进科普金融发展。设立科普产业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和培育科普企业,以及科普产品开发。

3.7 开展科普理论研究

针对科普产业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完善科普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机制。要学习省外先进科普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3.8 突出云南特色推动科普产业创新

要充分利用云南植物、动物、有色金属、生物多样性和旅游等优势,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等,研发安全可靠适用于科普领域各行业的软硬件解决方案,支持科普与各领域的产业协同创新,通过组建联合创新中心,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科普云南发展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科普达人养成记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科普漫画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