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0-02-21 18:10马纪伟李乐萍
江西化工 2020年3期
关键词:双键酮体方程式

马纪伟 刘 玉 李乐萍

(1.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58;2.南阳第一高级中学,河南 南阳 473000)

有机化学作为医学专科学校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与其专业课程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密切相关。因此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药学专业的学生奠定坚实的化学理论基础非常重要。有机化学具有化合物种类多、反应类型多、反应机理复杂的特点。这些特点造成药学专业的学生感到有机化学学习困难,此外,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录取的学生是既有文科的又有理科的,化学基础差别较大,文科学生感到有机化学学习非常吃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甚至厌学,更谈不上满足教学大纲中要求熟悉和掌握了。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效地学习有机化学理论知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目前有机化学课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激发学生兴趣

1.1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化学方程式多,反应机理难以理解,所以,学生们在学习时没有信心。因此教师在讲课时,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例如在讲加成反应时,以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为例,给学生们解释,乙烯双键变单键,在双键碳上各加一个溴原子,溶液的红棕色褪去。然后让学生们练习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反应的方程式。这样学生们觉得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规律可循,学习的信心得到了提高。

1.2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高职高专的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的内容,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为此,我们在课前准备一些学生能够解决的重点问题,让他们在课外提前预习,在上课时,让学生试着在讲台上当老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同学们讲授预习过的知识点。如在讲授炔烃时,我们布置以下预习题⑴炔烃的命名规则是什么?⑵炔烃的加成反应与烯烃的加成反应有何联系与区别?⑶如何鉴别烯烃与炔烃?学生们带着问题去预习,然后在课堂上讲授,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1.3 理论与专业相结合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教师适时地将教学内容与医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践,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讲酮酸的性质时,补充酮体的概念,并介绍正常人血液中酮体的含量一般低于10mg/L,通过检查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及是否含有酮体来诊断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检查酮体用的试剂时亚硝酰铁氰化钠,通过联系医药知识,使枯燥无味的化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

2 多种教学模式相互渗透

我们在有机化学教学中一直沿用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和回避了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教学手段应运而生,使用适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2.1 PBL教学模式

PBL教学法最早由Barrows提出,在医学科学教学中获得普遍应用,其核心是“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思路是精选若干与医学相关的问题,由学生组织讨论,实现医学知识与有机化学知识的相互衔接。在讲酚类时我们设计如下问题:⑴醇和酚都有羟基,如何从结构上分析其性质上的异同?⑵如何解释苯酚的水溶液是浑浊的,加入NaOH后溶液变澄清?⑶鉴别苯酚的化学试剂都有哪些?⑷酚类物质在药学中都有哪些应用?⑸查看苯酚软膏的使用说明,利用酚的性质说明其使用的注意事项。显然,通过这些问题将化学与药学问题综合到了一个问题当中,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课下准备材料,上课时由学生讲授,老师点拨,达到了应有的教学目的。

2.2 采取点线式教学模式

所谓“点线式”教学方法,就是对于相关课程内容抓住主要的思路线索诱导启发学生,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我们讲到酯化反应时,以由乙烯为原料来合成乙酸乙酯为例。以乙烯的加成、乙醇的氧化为点,将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为线。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过的知识点,来总结归纳所学习过的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2.3 多媒体教学模式

为弥补黑板平面讲解化学结构的旧模式,增强立体感,我们对于一些重要的化学过程和化学结构,采用CAI课件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对于杂化轨道的杂化过程、有机化合物的构象和对映异构、葡萄糖的氧环式结构等比较难以理解的理论,我们利用Chem office、Chem Windows等软件制作成形象生动的动画展示给学生,满足了学生对立体化学知识学习和应用的需求。

2.4 归纳法教学模式

有机化学反应复杂,教学内容比较多,方程式的书写是学生们学习的一个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教师在讲课时应当适时归纳总结,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归纳的方法。比如在学习烯烃和炔烃的加成反应时,教师就归纳总结出加成反应是双键变单键,在原来的双键碳上分别加上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的过程。通过归纳总结,在后续的含有双键的加成反应时,学生们就能够自己总结写出这类方程式的方法。

2.5 联想教学模式

在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把相似、相关的内容进行联系,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如在学习杂环化合物时,我们帮助学生去联想嘌呤就是吡唑和嘧啶的“组合”,喹啉就是苯和吡啶的“组合”,吲哚就是苯和吡咯的“组合”,通过这样的联想,比较复杂的杂环化合物也就容易记忆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师应从具体的现实需要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仅完成教学内容的讲述,还要完成教学方法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1]。

猜你喜欢
双键酮体方程式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复杂断块调剖提效研究
巧配化学方程式
尿酮体“±”或“+”代表啥
月桂烯的活性阴离子聚合及其“巯基-双键”点击反应
挑战一级方程式
高职生物化学“肝中酮体的生成作用”实验的教学
教养方程式
光化学反应—串联质谱法鉴定细胞中不饱和卵磷脂双键的位置
不饱和单体类型对巯基-烯体系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