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对颅脑外伤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0-02-22 01:03
北方药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达拉外伤颅脑

林 涛

(浏阳市人民医院,湖南 浏阳 410300)

颅脑外伤脑梗死是临床神经科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其中颅脑外伤的主要并发症为脑梗塞。对于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来说,常规治疗方法显然并无明显效果,但是采用药物治疗对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显得尤为重要[1]。依达拉奉的主要作用是缓解颅脑外伤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症状,可有效保护受损的脑神经[2]。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分析探讨了依达拉奉对颅脑外伤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颅脑外伤脑梗死患者,随机将1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为20~57岁,平均年龄为(38.12±2.41)岁;观察组患者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为21~56岁,平均年龄为(37.79±2.1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

1.2 诊断与入选标准

第一,全部患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脑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第二,患者及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第三,患者在住院后,安排检测头颅CT或是MRI影像,CT检测结果显示血管供血区域中出现密度较低区域;MRI检测结果显示弥散加权成像,两种检测结果都明显显示出梗塞现象。第四,患者同意并接受本次研究。

1.3 排除标准

第一,患者过往患有脑出血、脑梗死、脑卒中等相关的血液系统的病史;第二,患者患有肝肾功能障碍或其他重要脏器出现重要性病变;第三,患者都依达拉奉过敏;第四,患者患有严重的精神障碍或是有家族精神病史;第五,患者是哺乳期或是妊娠期的女性;第六,患者知情但不同意本次研究。

1.4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治疗:对患者进行吸氧、脱水、控制颅内压,进行神经营养、改善微循环等基本的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者则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其提供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患者将依达拉奉20mL和0.9%浓度的氯化钠200mL混合之后进行静脉注射,每天注射3次,共治疗14天,并实时记录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如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红细胞压积以及神经功能评分等。

1.5 疗效指标

第一,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具体判断标准为:患者可进行正常的生活,恢复自我管理能力则表示痊愈;患者存在轻度残疾,但是可以独立生活则表示显效;患者有清醒的意识,但是无法独自生活则表示有效;患者并无清醒的意识则表示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第二,选择对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具体如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以及红细胞压积。

第三,采用神经机能缺损分量表(NIHSS)和BI指数对神经功能损坏程度进行评分。在NIHSS评分标准中,轻度为0~15分,中度为16~30分,重度为31~45分;在BI评分标准中,严重能力缺陷为0~20分,严重缺陷为25~45分,轻度缺陷为75~95分,正常为100分。

1.6 观察指标

对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如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等以及神经功能进行对比分析。

1.7 统计学分析

本文统计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48/50)、52.0%(26/5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在治疗后,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2.3 两组神经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的NHISS评分为(3.78±2.58)分,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13±1.78)分,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的BI评分为(80.24±5.4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28±5.12)分,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调查研究显示,脑梗死是临床神经科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并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外伤损伤血管壁以及血液高凝等有直接关系。临床多采用的治疗方案主要为抗凝、溶栓、改善循环和神经保护等,但是对于颅脑外伤造成的脑梗死患者来说,该患者有较大的活动性脑内出血的可能性,因此现阶段的临床治疗方案并不适合颅脑外伤脑梗死的患者。相关调查研究显示,依达拉奉在临床中主要是作为自由基清除剂之一存在,并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在应用临床之中,可有效缓解神经元、胶质蛋白、血管内皮细胞发生的氧化性损伤,从而可有效缓解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以及减少脑内出血的风险。

根据临床研究发现,对于颅脑外伤脑梗死患者采用静脉注射依达拉奉治疗,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效缓解神经功能的恢复速度。在本研究中,在治疗后,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并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中,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48/50)、52.0%(26/5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在治疗后,对照组的NHISS评分为(3.78±2.58)分,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13±1.78)分,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的BI评分为(80.24±5.4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28±5.12)分,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有效缓解神经功能的恢复速度。采用依达拉奉治疗颅脑外伤脑梗死患者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下降,并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临床治疗效率也相较于常规治疗明显升高,从而可知依达拉奉药物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如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等,以此来使临床疗效得到明显改善[3]。

综上所述,为颅脑外伤脑梗死患者进行依达拉奉注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很大程度上恢复神经功能,使临床疗效显著提高。

猜你喜欢
达拉外伤颅脑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外伤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巨核细胞体外扩散的相关性临床分析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门达拉湾酒店的特色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