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感染后喘息疗效及愈后研究△

2020-02-22 01:03魏丽华卢敏君唐飞平
北方药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毛细布地急性期

魏丽华,卢敏君,林 立,周 鸿,唐飞平

(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 东莞 523710)

毛细支气管炎属于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一种,在婴幼儿,特别是2~6个月比较小的婴儿中较为常见,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喘息、三凹征和气促。一些患儿后续可能会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情况,严重的还可能发展成为哮喘[1]。我们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干预2个月,对患儿1年内喘息发生次数的预后影响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4月我院儿科接收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诊断,与《实用儿科学》中“毛细支气管炎”的有关诊断标准相符合[2];②均为第一次喘息发作。排除标准:①早产儿;②有呼吸道先天畸形、免疫缺陷、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等基础疾病;③病情严重需要采取机械通气的患儿。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1.5~10.3个月,平均年龄(4.5±2.9)个月。治疗组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1.3~9.8个月,平均年龄(4.2±2.3)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 治疗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急性期住院时均予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3]。病情好转出院后,对照组不予药物干预,治疗组急性期后仍予布地奈德混悬液0.5mg气动雾化吸入,每天2次,疗程2月。

1.3 观察指标

随访1年,比较2组研究对象1年内喘息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1年内的喘息总发生率上,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χ2=7.18,P<0.05),见表1。

表1 两组喘息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属于一种急性的毛细支气管炎症,其由多种病原菌感染引发,常发于2岁以下小儿,多数在6个月内,常为首次发作,以喘憋、三凹征及喘鸣为主要临床特征,发病与该年龄小儿支气管的解剖相关。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其次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除病毒对气道的直接损伤外,免疫学机制在毛细支管炎患儿日后发生的反复喘息发作中起重要作用[1]。国外随访资料显示,RS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33%~50%发生反复喘息[4]。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性强及抑制免疫的作用,用于治疗非感染性疾病,但外源性的糖皮质激素用量较大,且干扰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调控,易出现不良反应,而布地奈德具有很强的脂溶性和水溶性双重性,易透过细胞膜与激素受体结合,具有所用药物剂量小,副反应少、抗炎性强、代谢时间长的特点,其抗炎作用是980倍于地塞米松,数千倍于琥珀酸氢考。Kajosaari M[5]等探讨治疗类型对RSV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后呼吸状态的影响,认为:RSV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和急性期后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发生。陈运旺等[6]研究发现,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效率高达98%,患儿的咳嗽、哮鸣音、啰音、气促等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缩短,INF-γ、TNF-α、IL-6及IL-8等水平显著降低,而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患儿对药物耐受性好,药物安全性高,仅有3例患儿发生口腔炎症,发生率为2%。杨俊叶[7]将8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显示,通过雾化吸入给药,能够使药物更有效地到达肺部,使药物脂溶性增强,同时提升对支气管的选择性,促使局部抗炎更加有效,能够更好地进行气道修复及使腺体的分泌减少,并且药物在肝脏首过代谢较多,使进入血液循环的含量大大减少,有效提升安全性。在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气促恢复所用时间上,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均更少,说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对患儿的治疗效果更好,能够使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效减轻,使患儿因疾病所形成的身心损伤得到缓解。治疗后观察组潮气量(TV)、呼吸频率(RR)与达峰时间比(TBFV/TE)检测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优,说明此种治疗方法对于患儿肺功能有良好的改善效果。此外,还有很多研究证实,布地奈德混悬液是目前最常用的吸入糖皮质激素,可提高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8-10]。

本研究对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后持续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2个月,患儿1年内喘息总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53.3%。提示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后持续吸入布地奈德可有效减少婴幼儿期喘息发作。

4 家庭雾化指导体会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作为一项新的呼吸治疗技术,实际应用中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1]。正确管理和使用雾化技术对保证疗效有重要作用。在家庭指导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4.1 家长教育

患儿开始雾化前,对家长详细讲解该种治疗方法的目的以及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将治疗过程中有效的配合方法及如何清洁与保养雾化器等向其说明。

4.2 减少婴儿哭闹

呼吸节律也能够影响吸入药雾微粒量,如果婴儿哭闹,那么吸气会变得短促,药雾微粒主要以惯性运动方式在口咽部留存,此外,哭闹的情况下,固定面罩也会存在一定困难,所以需要在安静状态下吸入[12]。可采取多种方式分散婴儿注意力,如玩具、听音乐、看视频动画片等;对于哭闹不止的婴儿可在睡眠时进行雾化。

4.3 雾化体位

尽量采取半坐位、斜坡卧位或母亲斜抱体位,使患儿头部处于高位,提高呼吸深度,有利于雾滴在终未支气管沉降,提高雾化吸入治疗效果。

4.4 雾化后指导

指导家长在雾化后清洗小儿面部、喂温开水,减少药液经面部皮肤吸收,预防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后持续吸入布地奈德可有效减少婴幼儿期喘息发作。同时,加强雾化吸入治疗的家庭指导,提高雾化吸入依从性,保证雾化效果,有利于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反复喘息发作的预后。

猜你喜欢
毛细布地急性期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金属3D打印复合毛细芯孔径配比对环路热管特性影响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喘息性肺炎临床分析
295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特征及诊治策略分析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宇航级平板式毛细泵环路热管研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