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与修复研究进展

2020-02-22 04:44唐鹏飞
云南化工 2020年4期
关键词:持久性氯苯土壤环境

唐鹏飞

(深圳市国恒检测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101)

土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于自身的特点,对生态环境危害大。作为联系有机生物界和无机环境之间的重要枢纽,有机物质可以吸附和固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果土壤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长期在土壤中积累,会经过农作物长期接力和吸收,通过食物链传递来威胁到人体健康,甚至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迫切的需要进一步控制和修复。

1 POPs概述

1.1 POPs类型

结合相关规定,当前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关于POPs物质,有氯丹、毒杀芬、艾氏剂、狄氏剂、DDT、七氯、异狄氏剂、灭蚁灵、六氯苯等杀虫剂;多氯联苯和六氯苯等工业化学品;二噁英、多氯联苯、六氯苯和呋喃等副产品;全氟辛基磺酰氟、林丹、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商用五溴联苯醚、五氯苯、商用八溴联苯醚类化学物质。

1.2 POPs特性

POPs的特点多样,包括:①持久性。化学键较强,键能大,具有化学分解、生物分解和光解抵抗能力,所以如果POPs直接被排放到自然环境中是很难被完全分解的,会长期停留在水体、大气和土壤等多种环境介质中,不利于动植物的生长。②半挥发性。半挥发性促使POPs可以从水体和土壤中直接挥发到空气中,并以正气形式长期存留在空气中,也可以吸附在大气颗粒物中,远距离迁移,最终在地球表面沉降,污染生态环境[1]。③生物富集性。POPs有着高亲油性,容易从周围介质中富集到生物体中,同时食物链进一步扩大累积范围,捕食生物体中的POPs浓度较之环境更高。④高毒性。POPs的毒性较高,直接会危害到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系统,主要表现为破坏人体肝脏和神经系统等,形成急性或是慢性的毒素,危害生物体健康,并且这种危害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2 POPs对土壤环境的污染现状

由于POPs性能优良,广泛应用在生产和使用中,但是自身的降解性难,所以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中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是土壤POPs的主要来源之一。孙军亚,金星龙,杨瑞强等[2]在《森林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及其影响研究进展》中了解到,POPs还存在工业生产中,多是以工业产品的特性直接在环境中释放,如表面处理剂和阻燃剂等,或是处理不当非故意释放,都会污染土壤环境。

3 土壤POPs的控制与修复

3.1 物理法

物理法是一种常见的针对土壤POPs控制与修复的方法,具体包括换土法、填埋法以及通风技术等。谢淑雅,李彤彤[3]在《表层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采样、分析技术研究现状以及土壤修复技术》中提出,换土法与换填法更多的适用于土壤POPs小面积污染,成本高,清除力度不强,容易存在残留。而通风技术则是依托于气流将土壤中土壤POPs带走,可以起到净化土壤环境的作用,但是本质上并不能彻底清除干净土壤POPs。物理方法整体来看操作简单,对于土壤POPs事故污染处理效果可观,但也仅仅是令污染物形态变化,无法彻底解决POPs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可以当做预处理方法之一[4]。

3.2 化学法

POPs污染治理中的化学方法多样,其中包括化学清洗法、电化学讲解法、化学还原和高级氧化法等等。郑学昊,孙丽娜,刘克斌等[5]在《根际促生菌及木质素对持久性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调控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中了解到,高级氧化法的处理效果较为高效,通过产生大量和羟基自由基,依托于高活性自由基来促进大分子有机物反应,破坏有机分子来实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有着物理方法不具备的优势[6]。

3.3 生物修复法

生物修复法是一种无污染的治理方法,主要是通过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讲解作用来治理POPs污染。廖洋,梁海鹏,黄春萍等[7]在《土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与修复研究进展》中了解到,生物修复法需要发挥自然界的植物、微生物来降解土壤中的POPs,降解成H2O和CO2等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治理效果更佳[8]。

4 结论

综上所述,土壤环境是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如果土壤污染,将会直接影响到大气、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威胁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故此,加强土壤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控制和修复十分必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方法,保护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持久性氯苯土壤环境
试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监测现状
湖北省持久性有机物(POPs)产排特性分析
氧化钙抑制固体废物焚烧过程中氯苯生成
具有授粉互惠关系的非自治周期植物传粉系统的持久性
有机氯农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土壤环境安全及其污染防治对策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环保部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一例
2-(4-氯苯氨基)甲基苯酚降解的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