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化学》教学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2020-02-22 04:44肖秀婵李强林赵二劳
云南化工 2020年4期
关键词:大学化学教学管理教学方式

肖秀婵,秦 淼,李强林,周 筝,赵二劳

(1.成都工业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0;2.忻州师范学院化学系,山西 忻州 034000)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与大学课堂的融合,对高等院校大学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催生了雨课堂、慕课、翻转课堂等一系列新型教育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方式[1],给高等院校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每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必须面临的时代热点问题。本文结合《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在对互联网时代《大学化学》课程教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要更新《大学化学》课教师教学理念,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教学资源整合等具体对策。

1 “互联网+”的提出及发展

“互联网+”在我国,首次由易观国际董事长于扬于2012年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提出。2013年11月马化腾在众安保险开业仪式上的发言中提到:“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意味着什么?其实是代表了一种能力,或者是一种外在资源和环境,是对这个行业的提升[2]”。2015年全国两会上,马化腾提交的一份议案中,呼吁将“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同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7月,国务院正式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3]”。此后,人们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形成“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浪潮,“互联网+”成为一种国家战略,成为一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我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2 “互联网+”时代《大学化学》教学改革的机遇

2.1 教学内容方面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上拥有海量《大学化学》的知识信息,丰富的视频素材和生动的案例,将《大学化学》课本中枯燥、抽象的知识或技能的文字表达,以直观、具体、形象的图片、ppt、视频、音频等形式呈现,为《大学化学》教学提供了多姿多彩、风采各异的知识信息资源。通过网络足不出户,教师就可以筛选相关的优质资源和参考资料,进行《大学化学》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各种《大学化学》相关资源知识,而不囿于课本知识。“互联网+”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为学生《大学化学》知识与技能的拓展提供了资源。“互联网+”从教学内容上为《大学化学》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2 教学方式方面

首先,“互联网+”为交流与沟通提供了更加便利和快捷条件,互联网上丰富优秀的《大学化学》教学视频资源、不但可开阔教师视野,提升教师自身业务能力水平,而且可供教师开展慕课、雨课堂、翻转课堂等教学,创新《大学化学》教学方法。其次,“互联网+”无处不在的移动网络、智能终端和微信公众平台等,打破了时空限制,可为学生方便及时、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以及反复学习提供条件,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力助学生有效学习。最后,“互联网+”提供的大数据技术、课程教学数据化、智能化平台等,有利于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信息,进行个性化教学,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方法,有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4]。“互联网+”从教学方式上为《大学化学》教学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3 教学管理方面

“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和移动终端就能实现教和学,使高等院校《大学化学》跨区域教学成为可能。“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的开放性,改变了教育的透明性,改变了教育资源共享性,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性,缩短了教育水平的差距,促进了教育的公平性[5]。“互联网+”与教学管理的高度融合,为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可能,为教学管理模式由传统教学的结果管理向教学过程管理转变,为教学效果评价考核方式由传统的粗放性结果评价方式向精细化过程评价方式转变,为教学管理水平和效果的提高,提供了条件。“互联网+”从教学管理上为《大学化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贵的机遇。

3 “互联网+”时代《大学化学》教学面临的挑战

3.1 教学内容方面

传统《大学化学》教学,学生对知识获取形式上主要依靠课堂,本质上主要依靠教师和教材。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获得知识受时间、空间和主体限制。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大学化学》既有教材知识,又有互联网上无限拓展的海量知识,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学习资源,可拓展学生知识面。互联网将《大学化学》课堂教学内容在时间空间上进行了无限延展,让知识获取变得十分便捷。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随时随地搜索感兴趣的问题及答案,可以突破时空限制选择国内外顶级教师的优秀课程[1]。然而互联网对《大学化学》教学内容的影响是复杂的,《大学化学》教材知识与互联网知识错综复杂地交织,如何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适合《大学化学》课堂教学内容的资料,如何将互联网知识与教材内容有机融合,以实现《大学化学》课程的有效教学,达成《大学化学》教学目标,是对《大学化学》任课教师的一大挑战。

3.2 教学方式方面

教学方式涉及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促成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融合,使得教师和学生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让知识和信息在教学系统中高效运转,提高《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大学化学》设课的人才培养的目标[1]。传统意义上的《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是局限于特定时间、特定场所的一种教学活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化学》课程教学一方面可使课堂的时空界限被打破,时空的限制大大减弱,另一方面也可让传统的师生角色发生转变,由教师为主体转变成学生为主体,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变为主动的知识建构者。此外,也可转变课堂的教学功能,由课堂知识学习、课后知识内化变成课前知识学习、课堂知识内化。因此,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教学功能,实现《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实现该课程的有效教学,既是对《大学化学》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又是《大学化学》任课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3.3 教学管理方面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化学》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对高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由于互联网上《大学化学》相关知识信息参差不齐,质量良莠不一,在筛选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存在标准规范的难题。如何规范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先进性?互联网知识信息的融入导致《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开放性的增加,使教学管理的难度增加。这都是需要高校教学管理解决的问题和难题。其次,转变长期养成的课堂讲授教学习惯需要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如何从理念到行为上加以引导?如何从外部政策和制度上予以支持?如何引导教师学习新型的教学方式?也是高校教学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最后,互联网下《大学化学》课堂教学组织方式需要新的评价手段,如何评价任课教师的作用?如何评价与评估《大学化学》课堂教学质量?也是教学管理部门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些也都是《大学化学》教学管理中需应对的挑战。

4 “互联网+”时代《大学化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4.1 教学内容方面

要优化教学资源,充分考虑互联网上《大学化学》相关知识的思想性、系统性,通过合理地筛选互联网上《大学化学》相关知识,使互联网上《大学化学》相关信息知识与《大学化学》课本知识有机融合。首先,要考虑互联网《大学化学》相关知识的思想性。大学课堂不仅承担传播知识技能的功能,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中的《大学化学》相关知识信息尽管丰富多彩,但内容参差不齐,良莠共存,需要仔细加以甄别,确保学生互联网上《大学化学》相关信息知识使用的质量和效率。其次,要考虑互联网上《大学化学》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尽管互联网上《大学化学》相关信息知识极为丰富,但“多”不是“好”,碎片化杂乱无章的知识信息会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和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正确的选择,便于学生形成条理系统的知识体系。

4.2 教学方式方面

《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后,教学方式就是成败的决定因素。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上教学资源获取便利的优势,采用雨课堂、慕课或翻转课堂等进行《大学化学》课教学,以实现《大学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另外,采用雨课堂、慕课或翻转课堂等新型方式进行《大学化学》课教学,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学会自主学习。可以说,“互联网+”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互联网背景下,《大学化学》课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重视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学化学》部分章节教学的实践表明,翻转课堂可很好的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3 教学管理方面

首先,高校要创新教学管理理念。依据“互联网+”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引进新思维、新理念,为教学管理注入活力和生机,促进教学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多交流互动,提升师生沟通的有效性,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需求,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次,高校要创新管理制度,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对《大学化学》课程进行质量和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制定科学可行的课程考核评价和学分制度,通过制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最后,要提升“互联网+”时代教学管理人员、教师的素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定期专业技能培训等各种有效途径,使教学管理人员、教师认识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提升其政治觉悟、管理水平,适应“互联网+”时代对大学课程教学管理的要求,实现对大学课程教学的有效管理。

5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高等院校《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甄别、选择互联网知识,达到互联网与《大学化学》课本知识的有机融合,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提高《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大学化学》的有效教学,完成《大学化学》的设课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大学化学教学管理教学方式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石墨烯助力花卉种植腾飞——访大同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实验师陆慧娟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比较”与“类比”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SCIE的大学化学学科文献计量学研究——以河南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