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减贫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02-22 13:31向德平罗珍珍张和清闫红红陈涛周王瑜
社会工作 2020年6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实务攻坚

向德平 罗珍珍 张和清 闫红红 陈涛 周王瑜

主持人语: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社会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等先后提出“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贫困地区计划”“制定出台支持专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力量参与脱贫攻坚专项政策”的要求。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对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做出安排部署。《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每年引导10万名左右优秀教师、医生、社会工作者等到老少边穷地区工作或提供服务”。

广大社会工作者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投身于脱贫攻坚的具体实践。他们运用专业价值、专业理念、专业方法向贫困群众提供心理疏导、精神关爱、关系调适、能力提升等社会服务,在帮助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自我脱贫信心、拓宽致富路径、提升自我脱贫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工作专业院校和机构组织实施了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计划、三区计划、牵手计划、易地扶贫搬迁服务等计划,在脱贫攻坚中大展身手。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新兴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改变了传统的物质性扶贫形式。它主要立足于人的能力发展,不仅为贫困对象提供救助服务、物质帮助,更要遵循接纳、尊重、真诚、同理心等专业价值理念,为贫困群众提供心理疏导、社会融入、团队互助、社会支持等专业服务,帮助其改善家庭和社区关系,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

本专栏3篇文章,尝试在总结中国社会工作参与反贫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反贫困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和理论成果。向德平、罗珍珍在《反贫困社会工作的发展:专业取向、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中,分析了社会工作参与反贫困的优势,总结反贫困社会工作的专业取向和价值意蕴,提出了推进反贫困社会工作发展的实践进路。张和清、闫红红的《乡村振兴背景下社区经济的乡村减贫实务模式研究——以西南少数民族村落反贫困社会工作项目为例》,以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村落推动的反贫困社会工作项目为例,探讨社区经济的乡村减贫实务路径及方法策略。陈涛、周王瑜的《反贫困社会工作的理论向度》,分析了四种理论范式下的反贫困社会工作实践,总结了发展性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务经验,提出了综合干预的反贫困策略。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实务攻坚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工作条件、家庭支持与职业发展:中国社会工作者离职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O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