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式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应用研究

2020-02-22 08:05邓湘江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27期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计算机应用基础高职

邓湘江

摘 要:本文首先对分层式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进行解析;其次分析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采用该模式的意义,指出将分层教学和任务教学融合在一起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提高教学效率;最后结合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提出该模式的应用策略,以为推进高职计算机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应用基础  分层式任务驱动  混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9(c)-0208-03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hierarchical task-driven hybrid teaching mode, then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using this mode in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hierarchical teaching and task-based teaching is helpful to promote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personalized learning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finally combines the curriculum content and teaching objectives of Basic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ut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this model,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computer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ic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Hierarchical task driven; Hybrid teaching mode

在互聯网信息化时代,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及操作水平直接影响到其与现代社会的接轨程度,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占据重要地位。不管学生学习哪个专业,其在计算机方面的应用能力都会成为其就业的“加分项”。受到生活环境和个人学习能力的影响,高职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水平方面已经具有明显的层次化差异,教学中,教师既要保障学生个体都达到学习目标,又要为能力突出的学生提供更高阶的教学内容,应用分层式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潜力。

1  分层式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解析

分层式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将分层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融合在一起的模式,其中分层教学是基础,任务驱动教学是形式,在设计任务、驱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须要先做好对学生以及班内学情的分层管理,与此同时,任务设计也必须从易到难,形成递进层次。该教学模式的特色在于关注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成长,每个层次学生都可在课程教学中获得能力的提升,而且通过“花式”任务的设计,学生并不会意识到教师存在“有色眼镜”、“区别对待”的问题,而是将关注点放在“任务”上,去努力完成任务。

2  分层式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应用意义

2.1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需要学生自己进行大量的操作练习,分层式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其可让学生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知识学习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实现无差别地教学和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推进[1]。分层式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落脚点在于“任务”,设计层次化的教学任务能够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具体的教学单元化内容来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解决“目标问题”、完成“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形成知识巩固的自主学习习惯。

2.2 推动学生个性化学习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教师必须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从而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来解决学生个体知识体系完善、操作水平提升的个性化学习难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过于基础化,一些中上游水平的学生会觉得内容枯燥、不符合自己的学习预期,而内容过于困难,一些下游水平的学生则掌握不了这些高阶操作知识,而分层式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解决了这一问题,可通过分层+任务驱动的方式推动班内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每个层次学生在操作练习中都可获得能力的提高。

2.3 解决教学效率问题

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分层式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专注力,让学生将精力放在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和任务上,而且分层式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还可融合分组合作、多媒体技术等其他教学手段,不知不觉,一堂课中学生就掌握了相应的操作知识和应用能力[2]。

3  分层式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应用策略

3.1 分层式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流程建构

3.1.1 学情及任务分层

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展开分层式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先对班级内学生的学情进行摸底调查,因为学生在上高职之前都有计算机基础,但是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在落实新的教学之前要以学生学情的摸底调查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分层。一般来说,教师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但是这个层次划分只能由教师自己掌握。

3.1.2 任务设计及问题驱动

基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设计驱动学生学习的任务,教师可以以“问题”来构建任务模式,而为了实现分层式教学,“问题”应是层层推进的。以演示文稿制作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幻灯片的制作,教师可提出如下递进式设问: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文字、图片以及超链接?怎样让你的幻灯片动起来?如何利用母版继续美化自己的幻灯片?这3个问题层层递进,操作难度也在递增,可检验不同层次学生的操作能力[3]。

3.1.3 发放任务单,组织完成任务

在教师设计完相应的分层任务之后,教师向学生发放任务单,然后组织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或者复习任务。相应的任务单形式可分为个体任务单和小组任务单两种[2]。个体任务单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其中标注好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以及可选择完成的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以“激励”的方式让学生努力向上“攻克难题”。小组任务单由小组来完成具有层次性的任务,但是要求小组成员将递进式任务全部完成,这就要求小组成员的结构必须科学,能够实现“先进带后进”的作用。

3.1.4 分层任务考核

最终由教师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层任务考核,各个层次任务的完成情况需要记录到各层次学生的表现中,教师可以在多次考核之后,检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有所提高,继而重新调整学习层次和任务难度[4]。

3.2 分层式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结构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教学目标为基础来完善分层式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结构,在该模式结构中,主要分为教师、学生、任务以及渠道四个板块[5]。

教师板块负责整体把控,而学生层次和任务层次之间需要形成协调对应,基于学生的ABC3个层次,可设计3个层次的任务结构,具体可设计为“主线任务、副线任务、支线任务”3种,任务难度对应为“初阶、中阶、高阶”,教学目标对应为“知识建构、知识拓展、能力提升”,对应C层级、B层级、A层级的学生。以表格函数的学习任务设计为例,主线任务为常用函数的应用,如求和、求平均值;副线任务为难度略有提升的四舍五入、排名函数等的应用,即增加条件设置;支线任务为考验学生逻辑能力的多条件设置函数、嵌入式函数等的应用。在开展教学时,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主线任务,B和A层级学生可继续完成副线任务,A层级学生可继续完成支线任务,从而推进每个能力阶段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目标。

另外,在模式结构的渠道方面,可分为课堂教学结构、“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结构以及在线自主学习结构三种,除了课堂教学中由教师直接监督实施分层任务驱动之外,可借助网络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教师也可实现对学生课下学习情况的监控,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3.3 多元方法创新分层式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

3.3.1 情景式分层任务驱动

为了增强《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参与气氛,教师可设计情景式分层任务驱动,以word文档的教学为例,其不仅仅是可以收录文字、图片,还可以完成多种排版、编辑功能,有许多快捷键可用来提高文本处理效率,但是很多功能学生都不了解,也不会用,单纯给学生讲解应用栏的功能并没有多大作用。因此,笔者在教学时设计了“青春编辑社”的情景,每个学生都是编辑社的编辑,需要比对编辑社的稿件要求,为投稿者进行稿件修订、标注、回复,在学生编辑文档的过程中,就实现了对“修订”、“视图”、“标注”、“文字”、“段落”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应用,还增强了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软件的社会应用意义。

3.3.2 关卡式分层任务驱动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还可设计关卡式分层任务驱动,这种“闯关”形式类似于游戏,教师可将每个单元的学习任务设计成一条完整的任务链,并且在该任务链上完成主线、副线、支线任务的设计,让学生来边学习边“闯关”,每过一个关卡,学生可获得一定的积分,比如在教学“Internet服务功能时”,相应的关卡可设置为所有层次学生掌握Web服务的理念,以及发送电子邮件、传输文件、网上交易及娱乐项目操作等主线初阶任务,此类任务关卡每个完成后可获得1分;接下来完成副线中阶任务如网络搜索、文件下载、信息查询、远程登录等,每项可获得2分;而像难度较高的任务如IP地址设置、共享文件、文档视频上传等操作,每个关卡完成后可获得3分,学生可互相监督,统计分数。最终获得积分前3名的个体或者小组都可获得一定的奖励。

3.3.3 翻转式分层任务驱动

《计算机应用基础》重视上机操作,学生需要大量时间练习,教师可应用翻转式分层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即将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融入其中,拓展课堂教学的容量,集中在课堂上解决问题[6]。在课前,教师可将微课视频学习资源分享给学生,比如在教学“程序结构”这一项目中的分支程序和循环程序时,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所以,教师可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提前基于微课视频教程来自学,之后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可直接设计分层式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上机环境中,围绕相应的任务主题和要求来编写程序,程序的难易度分为3个层次,以考查学生的自学效果,并由教师来帮助學生提升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内容虽然只有几大板块,但是学习项目十分精细,鉴于学生入学前水平的差异,教师可选择应用分层式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所有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并驱动学生能力的阶段式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晓文,缪勇,肖朝晖.基于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课程设计研究——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9):110-111.

[2] 刘香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9,17(20):125,127.

[3] 张晋.职业院校课堂教学中的分组互动策略探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2):216-217.

[4] 曹小颖.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4):242-243.

[5] 尚中君.慕课视野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8):207-208.

[6] 车飞.“10+N+1”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29):127,129.

[7] 周公平.探究在慕课时代中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的创新[J].科技资讯,2019,17(21):111-112.

[8] 郭小雁,雷保锋.基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7,15(24):163-164.

猜你喜欢
混合教学模式计算机应用基础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模式初探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