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资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2020-02-22 03:09李东晖刘芳金鑫李峰肖佑强
现代信息科技 2020年18期
关键词:系统功能

李东晖 刘芳 金鑫 李峰 肖佑强

摘  要:伴随着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高校的管理手段正逐步由传统管理迈向信息化,在现代人事管理体系中,人事工资管理在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工资管理的效率在高校人事管理中引发了高度重视。互联网时代,建立智能工资管理系统是可以提高人事工资管理工作时效性、可行性的最好选择。文章针对建立智能工资管理系统所需要考虑的工资计算模型、工资管理流程、系统设计和功能设计进行介绍说明。

关键词:工资管理系统;计算模型;工资管理流程;系统功能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0)18-0032-04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software technology,the management methods of modern universities are gradually moving from traditional management to informatization. In the modern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personnel and wage management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work,so,the efficiency of salary management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in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of universities. In the internet age,establishing an intelligent salary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best choice that can improve the timeliness and feasibility of personnel and salary manage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alary calculation model,salary management process,system design and function design that need to be considere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telligent salary management system.

Keywords:salary management system;calculation model;salary management process;system function

0  引  言

自2006年工资改革以来,已经历经多次工资调整,同时,2019年开始的个税新税法的实行,使得工资薪金的计算和发放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日常薪金核算和发放过程一直依赖手工和Excel报表的方式,由于工作量大,难免出现误差。本文提供了一套智能化的工资薪金核算发放整体解决方案,通过人事工资核算、社保福利发放、薪金发放、税务结算等子系统,彻底解决了新制度下工资发放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该系统已在湖南农业大学人事处和计划财务处和其他高校实际使用多年,学校各项相关工作的完成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获得了用户一致好评。

1  计算模型与工资管理流程

1.1  计算模型

在进行工资管理系统设计前,先设计一般的工资计算模型。工资组成主要由三方面构成职务工资、薪级工资和津补贴,如图1所示。按照规定工资计算主要从五方面进行统计:学历情况、参加工作时间、奖惩情况、职务情况、考评情况,形成如图2所示的模型。

将人员分为2006年7月份前入职和2006年7月份后入职。2006年7月份前入职人员薪级工资的确定有两种方案,方案一:根据套改时间和任职年限确定薪级工资,套改时间为:套改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大专以上未计龄-考评不合格年份,任职年限为:套改时间-任职时间;方案二:根据相应的学历取得对应的薪级工资。最后,将两种方案取得的薪级工资进行比较,取高值。职务工资是根据职务与学历取相应的工资,原则取高值,津补贴是根据职务与学历取相应的工资,原则取高值。2006年7月份后入职人员薪级工资是根据相应的学历取得对应的薪级工资,职务工资和津补贴与2006年7月份前入职人员的计算方案相同。

在基礎的工资组成上,后续每年会根据年度考评情况,在上一次确定的工资基础上进行正常的晋级晋档。在相应的职务变动和学历变动情况上,根据职务、学历变动进行职务层次和学历对应职务层次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各项工资情况。

1.2  工资管理流程

1.2.1  用户操作流程

为了减少人事工资业务审核的工作量,工资管理信息系统采取了独立的数据系统,将人员业务数据分为了业务办理、业务上报、业务预审以及业务审核等操作流程,单位政工人员只负责办理业务,工资审核部门只负责预审及审批业务,如图3所示。当业务预审通过后,单位政工人员就可以按照预审通过的数据打印相关审批报表,到工资管理审核部门进行正式审批、盖章。整个业务的审核只需要政工科去一次工资审核部门即可审核完本次的工资信息,避免了业务办理错误增加去工资审核部门的次数。

1.2.2工资审核部门流程

工资审核部门负责预审、审核、驳回操作,工资审核部门登录系统后会提示当前需要审核的数据量,审核流程简单、便捷、与下面单位政工人员上报的业务数据有及时的互动性。如图4所示。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总体设计

通过需求分析得出,工资管理系统主要由智能人事、薪金核算、社保福利、薪金发放、数据分析五大方面设计相应的子系统。系统设计主要分为展示层、逻辑业务层、基础服务层三层设计架构,图5为三层系统设计的总体架构图。

2.2  系统用户设计

系统用户涉及了人事工资部门、社保部门、财务部门、各部门报账员、税务部门、个人用户以及系统管理员。

2.3  系统开发环境

系统开发首先进行对数据库的构建,数据库采用关系模型来保证数据独立、完整和准确,从而提高人事管理信息共享。本项目使用SQL Server 2008 作为数据库,它是一个支持多用户的数据库,适用于中大型规模的数据量需求。

根据工资管理系统需求分析结果,制定核心基础数据表人员信息表,以人员信息表中的关键字为核心构建关联的数据链表,完成数据链表之间的关联,更好地控制数据的准确性和数据完整性,实现数据关联、数据共享、数据交换。通过不同数据链表存储的数据,可以分析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这样的存储方式可以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降低数据库修改频率,减少数据的并发性操作,降低数据阻塞发生,提高程序的流畅性,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其次,对后台进行架构,使用C#作为本项目的后台开发语言,它作为一种现代的编程语言,提供完善的执行控制语句、类与对象的支持及丰富的数据类型,给开发高性能系统提供了保障,并且代码模块化程度的提高,非常有利于系统以后的扩展与修改。

2.4  系统创新设计

项目在智能人事、薪金核算、社保福利、薪金发放、数据分析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核心关键理论与计算方法,有效地整合了人事工资部门、社保部门、财务部门、税务部门等多个相关部门的数据信息,构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平台,实现了人事、财务数字信息一体化的建设。主要科技创新表现为以下5个方面:

(1)依据国家人事管理机制和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特性,设计人事管理智能算法,规范人员信息数据标准,构建可模块化定制的通用人事智能管理平台。

(2)依据国家规定的相关工资政策,联动人事智能管理平台,设计高效、可持续迭代的薪金核算算法,构建智慧薪金核算平台。

(3)依据国家社会保障厅相关政策文件,设计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社保缴纳费用计算算法,构建社保管理子系统。

(4)根据国家税务机关最新的综合计税法以及个税政策,实现针对税费管理的算法设计、封装,构建薪金收入发放管理子系统。

(5)平台实现多方位信息采集汇聚,依托大数据处理技术、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大数据综合处理以及预测性分析,支撑高效人力资源管理。

3  功能设计

本系统核心业务主要包括在职人员信息管理、业务功能、业务上报、业务审核和工资审批表打印等五个主要功能,如图6所示。

3.1  在职人员信息管理功能

在职人员信息管理功能主要是对人事基本信息的管理,此部分功能的主要流程为,在系统菜单栏中找到“在职人员基本信息管理”菜单,选择具体单位,可以看到该单位的在职人员列表,勾选到具体的个人信息,之后点击“查看详情”按钮,即可打开个人信息界面。

个人信息界面包括:人员信息、工资异动、学历信息、职务/岗位/职称情况、考评情况、奖惩信息、津补贴情况、职级情况、工资起算情况、特殊工资起算情况、人员类别异动共十一类信息分类。较为全面地记录了个人的相关信息和工资评定相关的与主要计算模型有关的信息。确保能够对人员工资评定进行准确的计算。

3.2  工资核算功能

工资核算功能主要是针对单位用户进行设计的功能,业务功能部分分为:新增新近人员业务办理、转正定级、取得后续学历、职务异动、职级异动、年度考评、津补贴调整、军转套改、奖励、处罚、调入、人员流出、三支一扶转正、特岗教师转正、公开招考、招聘、专技转义务教育调整、基本工资调整、停止工资、离退休登记、遗嘱待遇管理、离退休优异待遇比例重新确定,共二十二个部分。

3.3  业务上报功能

业务上报是针对单位用户进行设计的功能,主要流程为,在系统菜单栏中找到“业务上报”菜单,然后输入关键字,按状态、异动原因进行查询,点击“刷新”按钮进行搜索,确认后点击确认即可完成业务上报流程。

3.4  业务审核功能

业务审查是针对工资管理部门进行设置的,主要流程为,在系统菜单栏中找到“业务审核”菜单,选择相应单位,输入关键字,按照状态、异动原因进行查询,点击“刷新”按钮进行搜索,按照人员数量选择单个人员或多个人员,最后观察审核状态即可完成业务审核管理。

3.5  工资审批表打印功能

打印工资审批表主要在两种情况下使用,第一种情况:工资审核部门初审通过后进行报表打印;第二种情况:工资审核部门直接审批通过后打印报表。在第一种情况下,单位上报完业务后,工资审核部门根据业务情况进行初审通过,单位用户可以在“在职人员工资业务管理”中找到“在职人员工资异动上报”菜单,选择审批状态为“预审通过”,根据异动原因进行筛选需要打印的人员信息,勾选需要打印的人员,点击打印报表即可,如图7所示;在第二种情况下,在安装盘中找到打印控件,先进行打印控件安装,之后在“在职人员工资业务管理”中找到“在职人员工资异动查询”菜单,输入异动时间,选择工资性质、异动原因,完成后点击“搜索”按钮。该功能查询打印的数据均为工资部门已经审批通过了的人员工资数据报表,如图8所示。

4  结  论

工资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一方面减少了工资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方便员工即使查看了解自己的工资详情,同时也方便领导对员工的考评,奖惩情况進行了解;另一方面,工资管理系统用计算机代替了传统的人工统计,使信息的更新效率和准确度更高,与此同时,还可以保存更为完整的历史工资信息,可以方便员工随时查看。工资管理系统的实现使得人员工资分配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信息化。

参考文献:

[1] 曹海鹏.大连电务段绩效工资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8.

[2] 李欧.人事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22):41-42.

[3] 黄鹤远.工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00.

[4] 李晖,唐新蓬,汤庸.工资管理与计算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9-41+45.

[5] 田灏,杨艳.高校人事工资管理系统探索 [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6):115-116.

[6] 刘辉,颜超.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在高校工资管理系统中实现的关键技术研究 [J].科技资讯,2010(16):171-172.

[7] 李亚丽,张国平,张青苗.基于Spring MVC的工资管理系统的开发 [J].微型电脑应用,2018,34(11):119-123.

作者简介:李东晖(1973—),男,汉族,湖南邵阳人,教师,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农业信息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

猜你喜欢
系统功能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超市的设计
浅谈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能源管理系统
公路路面现场检测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
基于J2EE的牛奶销售系统设计与开发
基于MATLAB设计学生成绩查询系统
考务平台管理
精炼炉过程生产自动化信息集成系统的设计
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关于数字集群的可行性分析